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对方打出的是假旗呢?”李元吉紧张问道。
  “不可能!”
  常何摇了摇头,“隋军军纪极严,这种犯上之事不会做,再说杨元庆本来就在宜阳县大营,他亲自领兵来追击我们,也完全有可能。”
  李元吉心中生出了怯意,如果杨元庆亲自领兵,这一战自己就凶多吉少了,他不能留下来被隋军抓住。
  在太原,李元吉便逃过一次,他绝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中,那一次太原逃跑父皇并没有责罚他,使他有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底气。
  而且一旦他被抓住,就会给父皇、给大唐造成极大被动,他是嫡亲王,保住他的性命对大唐而言才是最为重要。
  想到这,他从怀中取出主帅金牌递给常何,“从现在开始,三万军由你全权指挥。”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五章 两万诱饵
  常何心中苦笑一声,他明白齐王是想逃跑了,无奈,他只得接下金牌,“多谢殿下信任,卑职一定会守住大营!”
  当然,这种豪言壮语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常何又低声道:“殿下是万金之躯,保住龙体要紧,但卑职劝殿下现在不要离去。”
  “为何?”李元吉一愣。
  “殿下,如果卑职没有猜错的话,隋军一定在后面布下了拦截之兵,如果殿下现在离去,必然钻进隋军罗网,最后趁军队混乱之时,隋军无暇辨别,可以逃脱。”
  李元吉在太原便逃脱过一次,他有经验,常何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话却不能说得这么明显。
  李元吉脸一沉道:“我是亲王,怎么可能临阵逃脱,你不要再胡言乱语。”
  常何吓得连忙躬身道:“是!卑职不敢再胡言乱语。”
  李元吉重重哼了一声,调转马头走了,常何望着他背影走远,才阴阴冷笑一声,如果李元吉太早逃脱,等乱起来,他就会成为隋军关注的重点,他可没有这么傻。
  就在这时,隋军的战鼓声‘咚!咚’地敲响了,这是进攻的鼓声,鼓声震天,只见一支千人步兵正列队向唐军大营走来。
  一步一步,动作极慢,但每走一步都凝重如山,这千余步兵就仿佛泰山压顶一般。
  他们单手执长长的战刀,另一手执盾牌,身披重甲,杀气冲天,就仿佛钢铁浇铸而成的士兵,他们的气势压迫在唐军士兵心中,令他们喘不过气来。
  无论是主将常何,还是普通将士,他们都没有见过这种重甲步兵,他们心中顿时慌乱起来,纷纷后退,常何举刀大喊:“不要慌,射箭!”
  八千弓弩军一齐放箭,顿时箭如暴风骤雨,密集地射向百步外的一千陌刀重甲士兵……
  在百步外,一千重甲陌刀军已经排列阵型,五十人一排,一共二十排,进攻的鼓声已经敲响,重甲陌刀军一步步向唐营杀去。
  在百步外更远处,唐军的箭矢无法射到,两万隋军骑兵已列队就绪,他们手执长矛,勒住跃跃欲试的战马,每个士兵眼中都有按耐不住的兴奋。
  杨元庆远远冷视着唐军的最后疯狂,但过于密集的箭矢还是让他有些担心,他立刻喝令:“骑射反击!”
  令出即行,鼓声雷动,谢映登率领五千弓骑兵应声奔出,弓骑兵在月夜中奔行,密集的箭矢射向唐营。
  箭如疾雨,漫天飞射,隋军突来的箭雨顿时使唐军士兵纷纷中箭,惨叫声响成一片,死伤无数,唐军弓弩手纷纷后撤,唐军的箭阵被压制住。
  唐军密集的箭雨使进攻的重甲士兵还是遭受不小损失,前两排重甲士兵手中的盾牌已被箭雨射碎,他们身上的重甲经受不住高强度箭雨的打击,已千疮百孔,前两排的重甲士兵已死伤七八十人。
  但随着唐军弓骑兵的反击,重甲士兵的压力顿时减弱,他们开始重新整队,继续向唐军大营发动攻势。
  唐军大营外围的矛刺宽约五十步,矛尖向外,配合弓箭,确实能起到一定防御作用,但当弓箭对重甲步兵失效后,这五十步宽、密集的矛刺便成了摆设。
  第一排重甲步兵杀至,雪亮的陌刀劈过,数十根矛刺被连根斩断,碎屑纷飞,矛刺阵瞬间便被杀破一个大口。
  唐军弓弩手惊恐万分,纷纷后退,这时常何满头大汗,心中大骂齐王愚蠢,将大营驻扎在平坦的旷野里,给隋军骑兵冲击的便利,一旦缺口被打破,隋军骑兵必将大举杀入。
  眼看着隋军重甲步兵即将杀开一个缺口,常何立刻高声下令,“长矛军列阵!”
  他身边偏将惊声问道:“请问将军,多少士兵列阵?”
  常何恶狠狠瞪了他一眼,“所有的长矛军,全部列阵!”
  几名偏将飞奔而去,常何霍地扭头,几近绝望地盯着隋军陌刀军,一万长矛军便是他最后的一线希望,如果长矛军和兵车也阻挡不了隋军,那此战唐军必然将崩溃。
  一万唐军长矛军迅速被调集而至,他们也列队二十排,每排五百人,前方放置数辆兵车。
  这也是两晋隋唐时期步兵对阵骑兵的传统战法,用兵车为阻挡,以长矛军列阵密集对抗。
  唐朝新军毕竟经历过近一年的训练,一万长矛军在东大营前迅速列阵,一万根长矛密集如林,但不等他们列阵完毕,一千重甲陌刀军已经杀开了唐营缺口,杀进唐军大营中。
  ……
  杨元庆并没有下令骑兵进攻,他还在等待另一处的战况,两万骑兵只是正面进攻,但这不是他杨元庆的风格,他的风格是正奇结合,只有正面进攻而无奇兵相辅,难以保证大胜。
  就在陌刀军进攻唐营的同时,在唐军大营的西南角,一支由二十名骑兵斥候组成的奇兵也慢慢靠近了唐军大营。
  为首校尉正是萧延年,他和二十名手下都是唐军骑兵服饰,唯一的区别便是头盔上插一根白色翎毛。
  数百外,他目光注视着一座高达两丈的哨塔,哨塔上隐隐有哨兵晃动。
  萧延年一摆手,止住了骑兵对上前,他策马疾奔,向哨塔奔去,哨兵早已发现了一名骑兵奔至,此时唐营内已是一片混乱,一名骑兵奔至已不值得大惊小怪。
  哨兵举起军弩瞄准了奔来的骑兵,可就在这时,一个小黑点在他眼前出现,不等他反应过来,‘噗!’地一声,一支利箭已射穿了他的头颅。
  连惨叫声都没有,哨兵尸体从哨塔上滚落下来,萧延年冷冷收起弓,向远处一挥手,四五名士兵飞奔而至,他们没有骑马,在空旷的原野里显得格外渺小。
  他们只有二十人,不能让大营内的唐军发现他们存在,目标必须越小越好。
  此时唐军已被东大营的隋军进攻转移了注意里,三万唐军几乎都集中在东大营,而在西南角只有千余守军,稀稀疏疏的分布在数里长的防御线上。
  如果隋军是数百人出现,肯定会被发现,从而引起守军警觉,而四五名隋军士兵的目标实在太小,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
  五名隋军斥候一起动手,迅速拔掉了部署在西南角的一片矛刺,短短的一盏茶时间,便开辟出一条宽一丈的通道,推开围在内圈的大车。
  这时,萧延年再次挥手,后面的十五名骑兵策马飞奔而至,五名隋军飞身上面,和众人一起奔进了唐军大营。
  他们的装束和唐军完全一样,他们在唐营中奔驰,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竟然是混进大营的隋军斥候。
  隋军的突然杀至使唐军没有准备,他们来不及拆除营帐,而外围的唐军哨兵已撤离,这便留下了一个隐患,如果是屈突通,他会很清楚这种隐患。
  但对于较为平庸的常何,在忙乱中,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隐患,而没有一点作战经验的齐王,他更是意识不到,但对身经百战的杨元庆,他却非常清楚这种隐患的存在,并且要充分利用他。
  杨元庆用两万骑兵作为诱饵,吸引唐军防御东营,就是为了给萧延年率领的斥候小队创造机会。
  二十名隋军斥候穿过一座座营帐,一直奔至东大营处,三万唐军几乎都密集在此处,最东面是一万密集的长矛兵,已经列阵就绪,喊杀声震天,正和冲进大营的一千陌刀重甲步兵鏖战。
  在他们身后是撤下来的八千弓弩兵,然后是三千骑兵和五千刀盾兵,还有五千守军则零零星星分布在大营各处。
  萧延年见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他一声低令,众人策马向一座大帐奔去,大帐外插着几根火把,萧延年纵马奔过,侧身拔起火把,向大帐上扔去,
  大帐迅速被点燃了,二十名隋军骑兵在密集大帐中一路疾奔,不停地将照明火把扔向军帐。
  转眼间便有数百顶大帐被火点着了,火势越烧越旺,渐渐连成一片,而且大火开始向纵深延伸,二十名骑兵所过之处,大帐便是一片火海。
  已经有唐军注意到他们,一名偏将率领百余人向他们杀来,萧延年却不慌不忙,命令手下继续放火,他翻身下马,将三十支箭倒插在地上。
  他执弓半跪,拉弓放箭,箭如连珠,例无虚发,一连射杀十几名唐军,领队的偏将也被一箭射穿咽喉,翻身落马。
  剩下的唐军不敢上前,他忽然发一声喊,四散逃去,萧延年冷笑一声,他翻身上马,从马袋中摸出一壶火箭,背在后背,隋军士兵纷纷效仿,改用火箭。
  战马疾奔,侧身在燃烧的大帐上点燃火箭,一支支火箭向四面八方的大帐射去……
  杨元庆见唐营火光冲天,知道奇兵已得手,唐军大势已去,他随即对手下大将令道:“不必攻营,各率骑兵围剿败兵,以生俘记功!”
  众人领令,各带数千骑兵向外围奔去,杨元庆随即下令,“重甲兵停止进攻!”
  钟声响起,这是停止攻击,逐渐撤兵的消息,八百余重甲陌刀军停止了向前进攻,开始逐步后撤。
  此时唐军大营内已是一片火海,烈焰腾空,浓烟滚滚,巨大的火舌吞噬天空,炽热的大火炙烤着三万唐军,不等隋军攻击,唐军已自乱。
  狭小的营盘内没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大火已吞没了整个大营,唐军士兵军心已崩溃,他们争先恐后拔掉矛刺,向大营外四散奔逃,迎接他们的是隋军骑兵布下的天罗地网。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六章 士信之择
  唐营的大火在夜空中熊熊燃烧,火势越烧越猛,已吞没了整个大营,大营内已经无法停留,几乎所有的唐军都逃出了大营。
  旷野里,唐军丢盔卸甲,在月色下四散奔逃,但一队队隋军骑兵却拦住他们的逃路,唐军士兵们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
  ‘俘获齐王者,赏金千两,封开国县公!’
  厚赏之下,隋军将士发疯地四处寻找齐王李元吉的下落,将抓获的士兵拷问,但都一无所获,李元吉很可能已经事先逃跑。
  罗士信率领六千骑兵负责西南方向的围剿,他又将军队分散,五名偏将各率一千骑兵去不同方向拦截逃兵。
  他自己则亲率一千人堵在西南方向的官道旁,但大部分唐军败兵都是随意而逃,并不走官道,而在旷野中狂奔。
  只片刻功夫,罗士信便率领手下拦截了上千逃兵,上千逃兵兵甲都已丢弃,身着薄衣,蹲在地上,挤成一片,一个个害怕得瑟瑟发抖,罗士信纵马高喝:“尔等不必害怕,只要投降,就不会伤害你们。”
  这时,一名隋军骑兵飞奔而至,大声禀报道:“将军,发现李元吉行踪!”
  罗士信大喜,连忙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