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点黄君汉体会得更深。
  这时杨元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而至,杨元庆催马上前,微微笑道:“黄将军弃暗投明,令人钦佩!”
  黄君汉上前几步,单膝跪下,两手抱拳高高举起,大声道:“末将黄君汉幡然醒悟,愿向楚王殿下效忠!”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三十章 饮恨弘农
  李孝恭的军队在陕县西南约二十里的桃林镇被两支隋军追上,唐军被迫应战,而寡不敌众而大败,被歼灭五千余人,李孝恭率领余部继续向南撤离,而此时弘农县城已被秦琼率一万军占领,李孝恭无奈,只得绕过弘农县,率军向弘农郡纵深撤退,同时,他又紧急派人向潼关的李元吉求救。
  潼关,赵慈景一路小跑,焦急万分地向城头奔去,李元吉站在城头,凝望着远处的雄峻起伏的山川以及二十余里外隐约可见的阌乡县,再远处,黄河俨如一条玉带,从北方流淌而来,就在这里折弯向东而去,一条蜿蜒绵长的小路从远处伸展而来,一直延伸到潼关,这里是进入关中的唯一陆路关隘。
  “殿下!”
  赵慈景气喘吁吁跑来,急声道:“李郡王紧急求援,为何不去救援他们?”
  李元吉转过头看了赵慈景一眼,眼睛里充满了嘲讽之意,“赵长史认为我会去救他吗?”
  赵慈景呆了一下,他一下子想起黄君汉事件,心中顿时又气又急道:“殿下,那件事只是私事,而现在是事关社稷的国事,你不能因为一已之私就毁了数万唐军的性命。”
  “闭嘴!”
  李元吉恼羞成怒,怒斥他道:“我是潼关主帅,保卫潼关才是我的本职,现在杨元庆兵屯阌乡县,李孝恭的求救人居然没有被拦住,这就是杨元庆故意放他前来,诱引我们去援救,若我兵败阌乡,潼关丢失,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这……”
  赵慈景一时语塞,但他知道,李元吉只是借口隋军在阌乡县驻兵,而实际上是李元吉怀恨李孝恭,而不愿意去救他。
  “可是殿下按兵不救,没有一点救援的意思,怎么向圣上交代?”
  李元吉阴阴地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五千军队,命你去救援李孝恭,做一做姿态吧!”
  “我去救?”赵慈景张大了嘴。
  “对!我就以潼关主帅的名义,命令你去救援,你敢违抗我的军令吗?”李元吉冷冷道。
  ……
  半个时辰后,万般无奈的赵慈景率领五千军队向阌乡县方向奔去,他心中却想着,一旦遭遇隋军阻击,就立刻撤回潼关,他虽然希望李元吉去救援李孝恭,但前提是他自己留在潼关守城。
  赵慈景一路谨慎,率军向东而行,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军队渐渐靠近了阌乡县,赵慈景更加小心,他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片刻,士兵回来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情报。
  “启禀长史,阌乡县城是座空城,一名隋军也没有。”
  赵慈景一下子愣住了,怎么会?不是有报告说有大批隋军从这里渡河了吗?
  士兵又禀报道:“听县里人说,隋军是去参与围堵李郡王的军队了,所以他们放弃阌乡县城。”
  赵慈景心中想了想,不管怎样,先占领县城再说,他立刻令道:“全速前进,占领县城!”
  队伍加快速度向县城疾奔而去,而此时,在唐军南面数里外,杨元庆率领两万军队埋伏在一片森林中,杨元庆也注视着阌乡县城,那座空县城是他放下的一颗诱饵,就等着潼关的军队被诱引上钩。
  这时,一名斥候骑马奔至,翻身下马,向杨元庆禀报道:“启禀总管,敌军五千人正向阌乡县城奔去,已经快到了。”
  ‘才五千人!’
  杨元庆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以为至少是一万援军,看来,李元吉此人确实是心黑手狠,不管李孝恭死活,他已从黄君汉口中得到了整个事件的始末,李孝恭弹劾李元吉,引来了御史监察。但李元吉却死活不肯承认,李孝恭和李元吉之间已经有了极深的仇恨。
  其实潼关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须五千军便可以将潼关牢牢守住,根本不需要三万人驻守,只能说明今天就是李元吉对李孝恭的报复,不肯派主力去援助,李氏家族内部出现了裂痕。
  “出兵,截断敌军后路!”
  杨元庆一声令下,两万隋军发动了,向数里外的潼关道杀去。
  ……
  赵慈景率五千军队一路疾奔,离阌乡县城还有两里时,一股冰冷的河风迎面吹来,赵慈景忽然反应过来,不对!就算隋军去参与围剿李孝恭的军队,县城内也不可能一个士兵没有,一定会有少量军队镇守县城,这么重要的县城,隋军怎么可能完全放弃,这一定是诱饵。
  “全军停止前进!”
  赵慈景心中疑惑而紧张,又命一名士兵前去探查,片刻士兵奔回来禀报,“长史,阌乡县城又关闭了,城头上出现了千余隋兵把守。”
  “不好!全军火速退回潼关。”
  赵慈景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这是敌军的引诱之计,敌军要截断自己的退路,赵慈景心急如焚率军向潼关撤离,但走了不到两里,山道两侧忽然传来一声梆子响,顿时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从两边山林里射出,五千唐军措不及防,被射得人仰马翻,惨叫声响成一片。
  赵慈景惊得魂飞魄散,他抽出战刀嘶声大喊,“冲出重围,冲出去!”
  山道两边喊杀声震天,前后道路都被隋军堵住,中间箭如疾雨,唐军被在逼在狭窄的山道上,进退维谷,死伤惨重,无数巨大的火球从两边山岩上滚落,滚入人群中,唐军士兵无处躲避,被烧得哀嚎惨叫,哭喊连天……
  赵慈景军队被伏击处离潼关只有十余里,虽然从潼关上看不到,但潼关的斥候却将这个情报紧急禀报了齐王李元吉。
  一名斥候校尉在李元吉面前跪下,哀哀央求道:“殿下,赵长史被数万隋军围困,死伤惨重,危在旦夕,恳请殿下紧急去救援!”
  李元吉脸上面无表情,其实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局,五千人去救援李孝恭,不就是送上门去的美餐吗?可如果不去救援,他确实无法向父皇交代,既然赵慈景急于去救李孝恭,那就让他去做一个替死鬼吧!不彻底堵住他的嘴,难保他不向父皇告自己的黑状。
  李元吉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狰狞的冷笑,他迅速瞥了一眼哀求的斥候校尉,猛地拔出刀,一刀刺进校尉的心脏,校尉惨叫一声,倒地而亡,李元吉在他身上擦去刀刃的血迹,冷冷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来命令我出兵?”
  他随即下令道:“隋军即将大举进攻潼关,不准再开启关门,胆敢开关门者,立斩无赦!”
  ……
  被围困在山道上的唐军已经死伤过半,战死者的尸体填满了沟壑,投降者不计其数,赵慈景本人也身中三箭,都是要害重伤,他已奄奄一息。
  赵慈景躺在一块大石后,从怀中取出一封血信和一只玉珮,交给身边的书童罗佩儿,吃力地断断续续道:“你要……活下去,把信交给……我妻,让她告诉圣上,我是……是被齐王所害……”
  赵慈景一口气接不上来,就此闭目长逝,几名亲兵都痛哭失声,就在这时,两万隋军从山上冲了下来,将士剩下的两千余唐军团团包围,唐军无路可退,纷纷跪地投降,一场伏击战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了。
  杨元庆骑马出现在战场上,视察降卒和隋军们收拾战场,到处是被烧焦的尸体,沟壑里尸体堆积,杨元庆心中也忍不住叹息一声,吩咐手下将士,“尽量救治伤者,战死者就地掩埋,埋深一点,不要被山豺吃掉。”
  一名偏将将十几名赵慈景的亲卫带上来,后面一副担架上放着赵慈景的尸体,十几名亲卫跪下泣道:“求楚王殿下饶我等一命,让我们把赵侍郎尸首送回长安。”
  这时,一名士兵将一封信和一块玉佩递给杨元庆,“这是从一名亲兵身上搜到,好像是赵慈景的遗书。”
  信没有封口,杨元庆抽出信看了一遍,是赵慈景控诉齐王李元吉强夺大将之妻,心怀私恨,不肯出兵救援李孝恭,杨元庆沉思片刻,如果这封信落在李渊手上,李元吉就死定了,而形成不了李氏集团内部的裂痕,绝不能让此信落到李渊手上。
  杨元庆把信揣如怀中,把玉佩递回,“把玉佩还给亲兵。”
  他又对十几名赵慈景亲兵道:“念你们对主人一片忠心,我且饶你们一命,也准你们把赵侍郎尸体送回长安,不过不准走潼关,你们会泄露我的军机,你们绕道武关,走上洛郡回去吧!”
  十几名亲兵含泪磕头谢恩,便抬起装有赵慈景尸体的担架向山下走去,杨元庆一直目送他们走远,这才下令道:“整顿军队,回阌乡县。”
  ……
  弘农郡卢氏县,李靖率领数万联军一路南追,李孝恭的军队五战五败,死伤惨重,只剩下残军不足三千人,正仓惶南逃,离他们只有十几里,再加快速度,今晚便可追上李孝恭的残军,将他们彻底歼灭,活捉李孝恭。
  数万联军在卢氏县城下休息半个时辰,准备起身继续追赶,这时,十几名骑兵从后面疾奔而来。
  “李司马!”后面骑兵大喊。
  李靖回头望去,他认出来人,是杨元庆的几名亲兵,他立刻勒住了战马,片刻,几名亲兵奔至,取出一命杨元庆的金牌道:“总管有令,穷寇勿追,让李孝恭回长安。”
  李靖一怔,“这是为何?”
  亲兵又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这是总管给司马的亲笔信,司马看了便知。”
  李靖接过信打开,匆匆看了一遍,脸上渐渐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还是总管目光长远,他当即下令道:“军队停止追赶,返回弘农县。”
  ……
  隋军的停止追赶最终使李孝恭逃脱大难,他率领不到三千残军一路南逃,从武关进入了上洛郡,在上洛县遇到了赵慈景的亲兵,才知道是被齐王李元吉所害,李孝恭满腔悲愤,从上洛郡返回了长安。
  争夺弘农郡的战役以两隋联军的大捷而落下了帷幕,李孝恭率领的三万唐军几近全军覆没,这次惨败,使李渊的东进野心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三十一章 丹阳来客
  战争结束,弘农郡又渐渐恢复了常态,官道上开始有行人往来,在大战结束三天后,弘农县南面的官道上驶来一辆牛车,几名身材魁梧的骑士护卫在牛车两旁。
  牛车宽大,在官道上缓缓而行,走得十分平稳,这时,车窗里露出一张少女清瘦的脸庞,她长得很瘦小,脖子细得一只手便可以捏住,但她一双眼睛却异常灵活,富有神采,她眼珠转了一圈向两边看了看,尖着声音问车夫:“刘老汉,弘农县到了吗?”
  车夫是个六十余岁的老汉,眯眼着眼睛,悠闲得快睡着一般,他反应很迟钝,半晌才‘哦!’了一声道:“快了,还有一两里。”
  旁边一名护卫牛车的年轻骑士忍不住笑道:“玉儿姑娘,你就不能伸出头看看吗?”
  少女略略探头,立刻看到了县城城墙一角,原来县城就已经在她们眼前了,她微微脸一红,白了一眼年轻侍卫,头缩回去小声道:“公主,弘农县已经到了。”
  牛车里还坐在一名少女,身着一身白裙,头戴帷帽,帽上纱巾掀起,年纪约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