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倒想见一见此人。
  “两位令郎也在幽州吗?”
  “长子罗诚在我身边为校尉,次子罗信在京城。”
  两人又说了两句,罗艺便起身告辞了,杨元庆把他送出门,此时天已经黑了,杨元庆草草吃了晚饭,在一名家仆的引导下,带了几名亲兵来到了太守崔弘升的府邸,却正好遇见崔弘升把裴晋送出府门。
  三人撞到一起,你看我,我看看你,彼此都有点尴尬,最后三人一起笑了起来,杨元庆拱手笑道:“我是来混顿晚饭,看来还是来晚了一步。”
  崔弘升呵呵一笑,“有,酒菜都有,老夫就陪杨总管再喝几杯。”
  杨元庆又看了看裴晋,笑问:“不一起来喝一杯吗?”
  裴晋犹豫一下道:“我和药师约好今晚去喝酒,我怕他等急。”
  “好吧!下次再来。”
  杨元庆走上台阶,拱手笑道:“今天就打扰了。”
  “说哪里话,杨总管第一天就来我府上,是我的荣幸,请!”
  崔弘升将杨元庆请到他的书房,两人坐下,下人端来一点酒菜,崔弘升给杨元庆倒了一杯酒道:“我三天前接到家主的一封信,也就是我兄长,他希望我能全力助你,我猜得出你是奉密旨来清除元家势力,说实话,我对大隋的前景并不看好,从我内心来说,我并不喜欢隋朝,不仅是我不喜欢,山东士族几乎都不喜欢,除了闻喜裴氏,其他士族,你看有几家热衷于官禄?”
  杨元庆没有听懂他话的意思,只感觉到他似乎在发牢骚,杨元庆笑了笑,没有说话。
  崔弘升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走题了,连忙歉然道:“抱歉,我偏题了,兄长写信让我助你,我当然会尽力而为,其实我有点奇怪,圣上既然有心要清除元氏在幽州的势力,他直接下个调令,把赵元眳调走,这样你不就省了很大的力吗?可他为什么不调走赵元眳?我感觉这里面有点蹊跷。”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八章 突发事件
  博陵崔氏从汉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而不倒,历经无数王朝,依然是五姓七望之首,对于崔家,各朝各代的朝廷利益都是浮云,只有家族利益才是永恒,这也是各大名门世家的共同特点,他们经历了太多了王朝,对朝廷利益已经看得很淡,就像一个女人经历无数次婚姻后,会更看重自己一样
  正因为这样,杨元庆相信崔弘升真是帮助自己,因为自己身上有着崔氏家族的利益。
  此时,崔弘升的怀疑也使杨元庆心中有点犯疑了,崔弘升的分析确实有道理,杨广既然要自己来清除元家势力,那赵元眳这么明显的阻碍为什么不调走,难道仅仅是想留下他稳定幽州的局势吗?
  杨元庆本来是这样想的,但崔弘升的提醒却让他意识到,这不符合杨广的做事风格,既然有了李景,又何必再留赵元眳,这里面确实有点蹊跷。
  “明公以为这其中的蹊跷在哪里?”
  崔弘升轻捋胡须,眯眼道:“我以为这个赵元眳其实是圣上安插在幽州的一根眼线。”
  杨元庆沉默了,崔弘升的这句话使幽州的水陡然间深了十丈,半晌他缓缓道:“据说这个赵元眳是窦家的人。”
  “你是说窦抗?”
  崔弘升摇摇头道:“那是何时的陈年老账了,怎么可能还和窦抗还有关系,虽然赵元眳是窦抗提拔,也和窦家有姻亲关系,但窦家对幽州的影响已微乎其微,本来窦抗就只做了两年的幽州总管,现在又时隔七年,赵元眳还有什么必要再效忠窦抗?”
  崔弘升看了杨元庆一眼,又道:“皇帝的心机不是我们能度测,他其实早就开始监视元弘嗣了,我一直在找监视元弘嗣的人到底是谁?现在我明白了,十有八九就是赵元眳。”
  杨元庆的心有点发寒,他想起杨广给他看过一份报告,独孤氏控制京城的米市的报告,几年前他就关注独孤氏,那么元氏呢?杨广一直在打压关陇贵族,既然如此,难道他会对元弘嗣不加关注?
  杨元庆也回过味来,杨广肯定在幽州安有探子,那么这个暗探是谁,真是的赵元眳吗?
  ……
  离开太守府,杨元庆骑马在大街上缓缓而行,八名亲卫手执巨盾,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形,此时天已黑尽了,严寒笼罩着幽州城,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然从某个角落里传来野狗的哀鸣。
  杨元庆还在考虑崔弘升的话,他早已不是人云亦云的年龄,崔弘升说得话虽有几分道理,但他也只是推测,并没有证据,而且杨元庆也知道关陇贵族各有势力,如果窦家在幽州建立势力,也完全正常。
  更重要是人心之复杂,赵元眳可能是杨广的眼线,但他也可能同时效忠窦家,或许他还可能再效忠元弘嗣,做一个三面人,来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他杨元庆不就这样吗?帮杨广打压关陇贵族,又为山东士族效力,但根本却是为了自己,他杨元庆能这样做,为什么赵元眳就不能?
  杨元庆在综合了罗艺和崔弘升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观点,他的思路便渐渐清晰起来,赵元眳极可能就是一个三面效忠之人。
  杨元庆思路豁然贯通,他抬起头,可就在这时,他的眼角余光感到一线光芒闪过,伴随着‘咔!’的一声,这是弩机声,在寂静的黑夜中格外清晰。
  一种在战场上千锤百炼出来的第六感觉,使杨元庆忽然意识到了危险来临,他几乎是一种本能,猛的一低头,整个人趴在马上,头部向下降低了半尺,只见一支蓝汪汪的毒箭强劲地从他盔缨上穿过。
  “有刺客!”
  他的八名手下同时拔刀,两边围墙上跳下三十几名黑影,有人大喊一声,“杨元庆,把命留下!”
  三十几名黑影猛扑上来,杨元庆勃然大怒,他拔出战刀,催马冲上去,迎面一刀劈下,刀势凌厉,‘喀嚓!’一名刺客的人头被一刀劈飞。
  他反手又是一刀,刀速快如闪电,另一名刺客措不及防,被他迎面一刀劈开脑门,鲜血四溅,惨叫声在夜空回荡。
  “点子硬!一起干掉他。”
  竟然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声音从墙头方向传来,杨元庆目光一扫,迅速找到此人,蹲在屋顶,身子娇小,手中端一把弩。
  十几名刺客缠住八名亲卫,其余二十几名刺客从四面八面向杨元庆扑来,杨元庆一催战马,左右劈死两名拦路的刺客,冲出一条血路,战马疾奔,奔出二十几步,他脑后有破空之声,杨元庆反手一刀劈去,将一支毒箭劈飞。
  他已奔出三十余步,将刀插回鞘,摘下弓箭,抽出两支箭,回头拉弓射去,两支箭强劲无比,射穿了两名已追至七八步外的刺客的胸膛,他箭如流星,又连续拉四弓,霎时间八支箭射出,箭无虚发,八名刺客惨叫倒下,八名亲卫也奋力杀敌,杀掉了六人,向杨元庆冲来。
  一切都发生在兔起鹘落间,三十几名刺客被杀掉二十人,屋顶上的刺客女头领见势不妙,大喊一声:“速撤!”
  剩下的十几名刺客跳上墙要逃,杨元庆冷笑一声,抽出一支铁箭,拉弓如满月,箭去似闪电,射向刺客女头领的后心,时间只在一眨眼,女刺客也一样武艺高强,她听见了身后的破空声,她惊得脸色惨白,猛地向左边一扑,企图躲过这一箭。
  但箭速太快,她还是慢了一拍,铁箭‘噗!’地从她右后心射入,箭尖从前胸透出,她哀叫一声,翻身从屋顶滚落,其他刺客都吓魂飞魄散,分头向黑暗中逃去。
  杨元庆并没有追赶,他收了弓箭,回头问八名亲卫,“弟兄们情况如何?”
  八名亲卫都心有余悸道:“大将军,我们没事。”
  “看看刺客还没有活口!”
  八名亲卫分头上前查看刺客情况,杨元庆催马来到屋檐下,他翻身下马,将滚翻在地上的女刺客揪了起来,铁箭射穿她的身体,鲜血将她后背和前胸都染透了。
  杨元庆扯掉她脸上的面巾,是一个脸颊十分削瘦的年轻女子,眉眼间有一种戾气,他从未见过这个女人,女人脸色乌黑,嘴角流出一缕血,胸前除了杨元庆的铁箭外,还插着一支她自己的毒箭,她一只手紧握箭杆,看样子她摔下来并没有死,但也自知逃不了,便用毒箭自尽了,杨元庆摸了摸她的鼻息,已经没有了气息。
  刺杀就发生在总管府衙门旁,相隔军官不足百步,这时驻扎在总管府后面的士兵纷纷赶到了,竟然是总管被刺,士兵们迅速将整条街道封锁起来,杨元庆的亲卫也闻讯赶来。
  “大将军,都死了,没有活口!”
  杨元庆有些恼火地将女人尸体扔到一旁,今天他是第一天来幽州,便遇到了行刺,亲兵首领张胜更是自责不已,大将军竟然只带八名侍卫出门,这是他的失职,主要是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遭遇刺客了,人已变得有些麻痹。
  鹰扬郎将韩驰匆匆赶来,他听说总管在军营附近遇刺,而衙门周围百步范围内,包括几座官宅,都是他的安全责任区,现在总管竟然在他的责任区内遇刺,他难辞其咎。
  韩驰顿时脸色刷地变得惨白,慌忙上前请罪,“卑职保护不周,请总管降罪!”
  杨元庆脸色铁青,一言不发,这时,长史赵元眳也闻讯赶来了,他看了一眼满地的尸体,眼中有一点复杂,上前问:“总管,没有伤着吧?”
  杨元庆冷哼一声,“堂堂的幽州城内,就在总管府前,两千军队的眼皮底下,我竟然被刺杀,若不是我还学过几天武艺,现在躺在地上的就是我了,赵长史,你怎么给圣上交代?”
  赵元眳半晌道:“这个……确实只是一次意外!”
  “可是人的性命却没有第二次。”
  杨元庆冷冷瞥了一眼韩驰,又对赵元眳道:“赵长史,这件事是你来处理,还是我来处理?”
  赵元眳心中一跳,不会是杨元庆准备拿这件事来对韩驰发难吧!他慌忙道:“总管刚来幽州,情况不熟悉,这件事就由卑职来处理,卑职一定会追查到凶手!”
  “那责任呢?谁为这件事承担责任?赵长史该不会把责任推给县衙吧!”杨元庆似笑非笑道。
  赵元眳看了一眼韩驰,忽然一声呵斥道:“韩将军,今天是谁当值?”
  韩驰明白赵元眳的意思,他回头怒视一名校尉,“张校尉,今天是你当值吧!”
  校尉吓得魂不附体,扑通一声跪倒,颤抖着声音道:“卑职……有罪。”
  “来人!”
  韩驰一声厉喝,几名军汉上前一步,“在!”
  这时杨元庆却摆了摆手,“算了,这件事的责任我就暂不追究了。”
  虽然这是一个罢免韩驰的很好借口,但杨元庆却不想用这种借口来立威,他目光又投向赵元眳,淡淡道:“虽然我不追究,但我要知道这件事究竟是谁干的,既然赵长史主动要调查这件事,那么我希望三天后,赵长史给我一个答复。”
  杨元庆又叹了口气,对赵元眳道:“刺杀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能逃过第一劫,却未必能逃过第二劫,所以我决定,我还是搬到军营去住。”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九章 临危下船
  幽州四座城门已闭,一队队士兵在大街上奔跑,挨家挨户敲门盘问,所有客栈的住客都要去县衙登记,青楼和酒肆的客人也一样要被逐一盘问,幽州城内乱作一团,全城被一种紧张的气氛笼罩。
  几名刚进城的男子惊讶地望着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