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肆中发生的一切,都有人在绘声绘色述说,包括元家和杨元庆的私怨,很快,几乎京城人都知道,‘荆州羊,元日生……’指的就是杨元庆,而编这个歌谣之人,正是元氏家族。
  ……
  走廊上,李建成心事重重地走过一座亭子,来到一间屋子前,他敲了敲门,“父亲,是我!”
  “进来吧!”房间里传来李渊病态的声音。
  李建成推门进去,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药味,只见李渊头上裹着病带,面色蜡黄,躺在病榻上,微微呻吟,他见李建成身后无人,这才松一口气,坐了起来,苦笑道:“装病也是一件劳累活。”
  “父亲,出事了!”李建成忧心忡忡道。
  李渊一惊,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李建成便将他所听说的,发生在酒肆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父亲,李渊呆住了,半晌,他慨然长叹,“传言杨元庆最善于捕捉战机,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
  【有兴趣的书友不妨可以分析一下,杨元庆为何要打断元敏的腿?】


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二十一章 匪夷所思
  元寿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乱如麻,杨元庆的反击速度和反击手段令他始料不及,一下子打乱了他的计划,而且他的儿子被打成重伤,令他的心恨得要滴血。
  “二老爷来了!”
  随着管家的一声高喝,元寿的弟弟元谡匆匆走进院子,元谡是大理寺少卿,和京兆府衙有点关系,他受元寿之托,去京兆府打探消息,元寿精神一振,连忙迎了上去。
  “京兆府怎么说?”
  “他们不肯放人,说是出了人命要调查。”
  元寿顿时勃然大怒,“不就死了个乞丐吗?难道还要我儿子给乞丐偿命不成!”
  他怒气冲冲向外走去,“我去找崔伯肃!”
  元谡慌忙拦住他,“大哥,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不是因为乞丐,而是敏儿杀死了证人。”
  元寿停住了脚步,一股寒意从他脚底冒起,这才是要命的事情,他渐渐冷静下来,他开始领教到了杨元庆的风格,从一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着手,一下子将他拖进了漩涡。
  他想起了张瑾的话,‘杨元庆很擅长利用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抓住对手的弱点,然后通过一些阴谋而获胜。’
  他虽然理解张瑾的话,却没有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雷厉风行,而且那个谶语,倒是是谁做的,他现在开始怀疑就是杨元庆自己所为,编了一个套子,让自己儿子钻了进去。
  元寿想到了儿子,他又猛地一惊,儿子双腿被打断了,他怎么还能在监狱里呆着?
  元寿心中又焦躁起来,急匆匆向外走去,元谡在后面追着问:“大哥,那今晚的会议怎么办?”
  元寿心乱如麻,他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今晚开会能说什么?
  他再次放慢脚步,要不然把会议延期?这个念头刚一起就立刻被他自己否决了,如果延期会严重打击士气,而且还是寿宴,请柬已经发出,他只得叹口气道:“晚上的会议正常召开,假如有人来问,就说这是杨元庆之计,让大家不要相信。”
  说完,他便急匆匆向京兆府衙而去,无论如何,他也要把儿子先保出来治伤。
  他刚走到门口,却见一辆马车停在台阶前,张瑾正从马车里出来。
  “浦台兄!”
  元寿迎了上去,“我正要去京兆府衙。”
  张瑾看了他一眼,便微微点头,“那就一起去吧!”
  他又坐回了马车,元寿也上了车,马车启动,迅速向丰都市方向而去。
  马车里,还是张瑾先开口了,“元兄,你给我说实话,杨元庆的谶语究竟是不是你所为?”
  元寿摇摇头,“事到如今,我不会瞒你,确实不是我所为,我也不知是谁干的,我怀疑会不会是杨元庆自己编造,设下了圈套?”
  张瑾沉思片刻,否认了元寿的猜测,“不可能是他,这种谶语很危险,如果圣上相信了怎么办?他岂不是自掘坟墓,只能说他利用这个谶语,把它反栽在我们头上,这也算是他的一贯风格,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是我们自己大意了。”
  元寿叹了口气,“确实是我大意了,我应该明确告诉敏儿,谶语和我无关,这样他就不会去杀了那个乞丐,他是一片好心救父,却中了杨元庆的奸计。”
  张瑾却在想另一件事,他在想崔伯肃,很明显,崔伯肃今天中午是在配合杨元庆,以最快的速度,最雷厉风行的手段,而且把小事放大,据说这个崔伯肃和杨元庆的私交很好,这就让张瑾有一点疑惑,崔伯肃究竟是以私人关系在帮助杨元庆,还是山东士族已经联手。
  想到这,张瑾缓缓道:“崔伯肃的京兆尹非常关键重要,他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能把小事放大,能把大事化小,杨元庆有他协助,如虎添翼,我们首先必须要除掉崔伯肃。”
  “浦台兄,先一步步来吧!当务之急,是要把眼前这件事处理妥当。”元寿语气里微微带着一丝不满。
  张瑾笑了起来,他能体会元寿心中对儿子的担忧,便安慰他道:“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刻,我们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实不相瞒,我刚才去面圣,我想告诉圣上,谶语与你无关,敏儿只是因为误会才杀了人证。”
  “那圣上怎么说?”元寿有些紧张地问。
  张瑾摇了摇头道:“圣上不肯见我,不过有趣的是,我遇到了杨元庆,圣上也同样不肯见他,元兄,你猜到这里面的蹊跷吗?”
  元寿想了一想,便道:“浦台兄的意思是说,圣上不想过问此事?”
  张瑾略带苦涩地笑了笑,“准确说,他是不想表态,让两派继续厮杀!”
  ……
  中午发生在酒楼里的斗殴事件终于被皇帝杨广所知,是京兆尹崔伯肃的一份奏折,仅仅一个时辰,崔伯肃便将这件事整理得清清楚楚,宫廷侍卫的口供,歌姬和伙计以及食客们的证词,前因后果,足足写了数千字。
  事情很清楚,杨元庆找到了传播谶语的乞丐头子,指证是元家所为,却被元敏当场杀人灭口,双方因此大打出手,元敏被杨元庆打断了双腿。
  尽管杨广朝务繁忙,但他还是仔仔细细地将这份奏折看了一遍,又将证词和口供都略略看了看,最后不由摇了摇头,兵贵神速,杨元庆显然是深悟其髓,在第二天便雷霆出击,一下子掌握了主动,而元家还在纠结于关陇贵族内部是否团结,结果陷入极大的被动。
  不管谶语是不是元寿所传,他都说不清楚了,除非他能找到真正的幕后人,否则他很难自圆其说,如果不是他所为,他儿子为何灭口。
  元寿的表现令杨广有些失望,大乐才刚刚开场,元寿便被杨元庆迎头一棒,就看他们怎么应对了,杨广眼中充满了兴趣。
  ……
  黄昏时分,十几名随从护卫着崔伯肃的马车缓缓停在裴府门前,崔伯肃今年约四十余岁,出身清河崔氏,裴矩的妻子崔老夫人便是他的族姑母。
  相对于关陇贵族在隋王朝的鼎盛,山东士族在中央朝廷的势力却相对较弱,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隋王朝轻视儒学,废除山东士族赖以生存的九品中正,使山东士族普遍心怀不满,大都专注于文学教育而不愿从政。
  另一方面,发生在数十年前的河阴之变,尔朱荣将北魏朝廷中的山东士族屠杀殆尽,使山东士族各大名望世家都遭受重创,数十年都未能恢复元气。
  但最关键的原因却是隋王朝是北周的延续,由宇文泰的关陇势力建立,而山东士族主要效力于高欢的北齐,杨坚得位不正,他需要关陇贵族的支持,因此中央朝廷中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来自于关陇势力,尤其军队几乎都被关陇势力所控制。
  皇帝杨坚的不信任,关陇贵族的排挤,几乎使山东士族在朝廷中无立锥之地,只能通过九品中正的延续,广泛分布于地方官府中。
  尽管杨广即位后大力扶持山东士族对抗关陇贵族,不惜让内阁宰相出现了两个闻喜裴氏,但杨广登基毕竟只有数年,山东士族在朝中的势力还是很微弱,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基本上都没有出任朝廷高官。
  崔伯肃的崛起也是一种偶然,若不是因为齐王事件,他还只是京兆少尹,正是齐王给他的一记耳光,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崔伯肃还有一个兄弟崔君肃,也在朝中为官,担任司朝谒者,年初曾出使西突厥。
  崔伯肃走下马车,他远远看了一眼远处拐角处的几名可疑人,裴矩正好迎了出来,裴矩是他的姑父,原本是他在朝中的后台,现在则是他的盟友。
  “小侄参见姑父!”
  崔伯肃深施一礼,裴矩呵呵笑道:“我就知道你今天会来,正等着你呢!”
  “姑父,你看那边!”
  崔伯肃又向那几个可疑人看了看,裴矩瞥了一眼几人,冷笑一声道:“已经五六天了,一直在监视我的府邸,估计是元家的人,别理会他们。”
  裴矩将崔伯肃请到书房,侍女给他们上了茶,裴矩有些急不可耐问道:“中午是怎么回事,给我说一说。”
  裴矩也听说了中午之事,他事先不知,这件事令他比较错愕,也更加关注。
  崔伯肃歉然道:“本来应该先禀报姑父,但时间比较紧张,事发前半个时辰,元庆才找到我。”
  崔伯肃便将中午发生之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裴矩眯起眼睛细听,不断推敲这里面可能出现的漏洞,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是杨元庆的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和崔伯肃的职权,出奇兵使元敏落入套中,胆大而慎密,可圈可点,但毕竟时间匆忙,裴矩更关心这件事可能出现的漏洞,如果有漏洞,他就需要及时补上。
  “那个被杀的乞丐头子到底是什么人?是真的谣言传播者吗?”
  裴矩的细心还是使他发现了端倪,杨元庆是昨天中午才回来,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传播者?
  崔伯肃苦笑了一声,“这也是最让人匪夷所思之处,我事后反复问了杨元庆,他最后承认这人是他花十吊钱从街上随便找的一名乞丐。”
  裴矩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二十二章 心理毒箭
  天刚擦黑,一辆辆马车便陆续停在元寿的府前,今天是元寿之妻侯莫陈氏的寿辰,元寿要小小庆祝一番,发出去了三十余张请柬,宴请三十余家重要的关陇贵族。
  大门口站着元寿之弟元谡和长子元尚武在迎接客人,这时一辆马车停下,车辕上挂着灯笼写着‘窦府’二字,这应该是窦抗来了,元谡连忙迎了上去。
  窦抗和元寿族弟,现幽州总管元弘嗣关系极好,也是元寿寄予希望的重要关陇世家,不料,从车里低头走出一名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年轻男子,元谡一下愣住了,不是说好窦抗亲自来吗?怎么变成了他的长子窦衍?
  前幽州总管窦抗自从涉嫌跟随杨谅造反被抓后,便一直赋闲在家,等候重新出仕的机会,本来今晚窦抗要亲自上门,但临时改变主意,让长子窦衍替他前来。
  窦衍拱手笑道:“父亲本来要来,结果出门时脚踝扭了一下,疼痛难忍,只好命我替他前来祝寿,失礼之处,请世叔多多包涵!”
  元谡心中异常失望,却又没有办法,这时,另一辆马车也到了,元尚武迎了上去,很巧,是李建成代表父亲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