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沉思片刻,笑道:“如果父亲是希望他们恶斗,那么我倒有一计,让杨元庆直接去找元寿,就不知他现在到哪里了?”
  “听说他押了几万突厥妇孺东来,已经到关中了,估计他会提前过来,再过两三天吧!他就该进京了。”
  李渊看了儿子一眼,“你有什么计策?”
  李建成淡淡笑道:“是一条有点上不了台面的计策。”


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十五章 京城谶语
  洛阳进入了十月,一路上的柳枝大多已变得枯黄,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偶然有农民在田地里查看着已经播下的冬小麦,天空一片蔚蓝,排排白云如鱼的细鳞般整列在蓝天,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
  杨元庆率领七名铁卫及三十余名士兵一路疾奔,他有两名铁卫留在西域,大郎化名李珠留在敦煌为都尉,而二郎则改名周胜留在伊吾,同样也是担任都尉将。
  在经历近两个月的漫漫东行,他押送数万处月妇孺终于抵达关中,隋帝杨广命纳言苏威和户部右侍郎许善心前去安置数万处月妇孺,将他们安置在陇右和关内各郡,改汉姓、学汉语、习汉礼,立籍给田,杨广随即又下令杨元庆即刻进京述职。
  中午时分,杨元庆一行人从定鼎门进入了京城,时隔半年,京城内再没有当初流民入京时的混乱和紧张,车来人往,从容闲定,一派繁荣富贵的景象。
  “我们先找个地方吃午饭,休息一下!”
  杨元庆回头给手下们说一声,便带着他们进了左边紧靠城门的宁人坊,坊内一样热闹异常,一群群孩子在坊街上奔跑,坊门两边站满了进城卖菜的农民,进坊仅二十余步,他们便在坊街旁看见了一座两层楼的酒肆,一杆旗幡在空中飞扬,名字就叫宁人酒肆。
  早有一名伙计迎了上来,满脸笑容施礼道:“军爷们要吃饭喝酒吗?小店有上好的大利蒲桃酒,其他山珍野味应有尽有。”
  杨元庆听见‘大利蒲桃酒’,心中顿感亲切,便笑道:“那就上二楼吧!
  “军爷们请!”伙计慌忙请他们上了二楼,心里却有点发毛,这可是四十几人啊!不知二楼还有没有这么多空位子了?
  一群军汉浩浩荡荡上了二楼,还好,东面五六桌都空着,这是有人请客预订,军士们也不管,纷纷占据了座位,杨元庆在一处靠窗的位子前坐下,背靠窗子,他笑着对几名伙计道:“不要问了,把酒菜肉食都端上来,还有胡饼,尽管上菜。”
  几乎所有的伙计都来服侍他们,酒菜如流水般地端上,士兵狼吞虎咽,开怀大嚼,却没有人敢放声喧闹,不敢打扰将军的沉思。
  苏烈和沈光也坐在桌前,苏烈有点闷闷不乐,他想留在伊吾,杨元庆却不肯,又将他带了回来,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杨元庆知道他需要一个过程恢复心态,也就不管他,而沈光却是第一次来洛阳,左盼右顾,他对洛阳新都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杨元庆端一杯酒慢慢喝着,却在想着心事,他在关中见到苏威时,苏威给他说了一件事,他的妻子敏秋竟然封了从一品诰命夫人,引起京城很大震动,这也出乎杨元庆的意料,他也以为最多是从四品。
  从一品诰命只有开国老臣的妻子才有这种礼遇,连当年的贺若云娘因为是续弦,才拿到了正二品,这还是独孤皇后的特别关照,敏秋才十六岁便封为从一品诰命,这让杨元庆想到了上次他封银青光禄大夫之事,连杨丽华都劝他,少年高位易遭人嫉,不是好事,但似乎杨广就愿意让他少年高位,为他树敌,他到底是怎么想?
  杨元庆又想到当年自己年轻气盛,甘做先锋,被杨广利用,成了他对付关陇势力的利刃,自己却因此得罪了关陇贵族,虽然自己一直圣眷有加,但谁又知道明天会怎样?
  想到这,杨元庆不由苦笑一声,他并不惧怕什么关陇贵族,君心难测,这才是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就在这时,他隐隐听见窗外街道上有一群小儿在唱儿歌,‘荆襄羊,元日生,走西域,要称王!’
  他愣了一下,再要细听,一群小儿已经跑远了,正好两名伙计抬着酒上来,杨元庆招招手,将一名伙计叫上前,问他,“刚才我听见一群小儿在唱歌,什么‘荆州羊……’我没有听清楚,他们在唱什么?”
  伙计挠挠头笑道:“哦!他们在唱最近两天京城里颇为流传的一首儿歌,叫‘荆襄羊,元日生,走西域,要称王!’反正很多孩子都在唱,琅琅上口,我也记住了。”
  这下,杨元庆听清楚了,他暗吃一惊,这不就是在说他杨元庆吗?他出生荆襄郢州,元日生就是指他的名字元庆,走西域,要称王,这才是关键,暗指他要谋夺西域自立,这是谁在背后暗害他?
  应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杨元庆意识到,已经有人在暗中对他动手了……
  吃罢午饭,杨元庆没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皇宫,他要觐见杨广,然后才能回家,这是当年他祖父教他的一些细节,这些貌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是一种态度问题,往往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他不能在这种细节上犯错误。
  士兵们都在皇城端门外等候,他进了皇城,直接向宫城而去。
  ……
  御书房内,杨广刚刚用完午膳,今天正好是旬休,但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全年没有什么休息的日子,杨坚虽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但在隋朝时还并不完善,相权和君权的界线还不是那么明确,再加上杨广本身是个权力欲望极重之人,他把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上,上至相国的任命,下至县令的升迁,他都要过问,事无巨细,皆亲力而为。
  可这样一来,繁重的国事压得他几乎喘不过起来,尽管耗费巨资修了显仁宫,又按照礼制广置嫔妃,可事实上他并没有享受的机会。
  所谓惰君必出权相,但终杨广一朝,始终没有出现李林甫或者杨国忠那样的权相,由此可见杨广的勤政,或者说他将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用罢午膳,是他短暂的午休时间,大约半个时辰不到,一般他喜欢眯眼打个盹,但这两天他却有点心事。
  在他桌子有两本奏折,一本是刑部尚书张瑾弹劾杨元庆在伊吾杀戮处月部人,几近将其灭族,毫无仁义,弥见残暴,要求将杨元庆治罪。
  而另一本是内史令元寿联合百名大臣上请愿书,他们认为杨元庆之妻诰命太重,不符惯例,要求削减诰命,后面有上百名大臣联合署名,这些署名大臣绝大部分都是关陇系官员,此外还有部分皇室成员,如杨雄和杨达兄弟,以及民部尚书韦霁(注:民部就是户部)和礼部尚书杨玄感。
  但山东士族系却没有一个人签名,两大派系泾渭分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杨元庆之妻是裴氏嫡女,而裴氏是山东士族首领,她得从一品诰命,山东士族当然不会有任何异议。
  从两本奏折,杨广便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端倪,元家要对杨元庆动手了,或者说,是关陇势力要对杨元庆动手,而杨元庆的背后是山东士族,关陇贵族对阵山东士族,这倒是一场精彩的对决。
  杨广虽然一直在打压关陇贵族,但他又不愿打压得太过份,使朝中势力失去平衡,尤其关陇贵族子弟控制着大部分府兵,这就使杨广多少有点投鼠忌器,一方面打压他们,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用他们,一直保持着一个度。
  另一方面杨广对山东士族其实也没有好感,山东士族维护九品中正,是科举的最大反对者,他们的势力主要在地方官府,北方大部分郡县的长官都是山东士族。
  杨广重用裴氏兄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需要一支力量和关陇势力抗衡,而南方势力始终成不了气候,杨广便不得不倚重山东士族。
  这次元家准备对杨元庆动手,必然会牵扯到裴家,继而波及整个山东士族,杨广便意识到,这必然是他登基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官场斗争。
  杨广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如果能两败俱伤,那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一声云板叩响,这是他的午休结束了,杨广慢慢坐起身问道:“可有人在外等候觐见?”
  他刚才看见一名宦官欲言又止,便知道外面有人在等待觐见,当值宦官连忙上前禀报:“陛下,左骁卫将军杨元庆在外等候召见!”
  “他终于来了么?”
  杨广笑了起来,他原以为杨元庆明后天才能到,每想到他这么快便到了,也好,正有话要问问他。
  “宣他觐见!”
  片刻,杨元庆快步走进御书房,单膝跪下行一军礼,“左骁卫将军杨元庆参见陛下!”
  “杨爱卿,一路辛苦了,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杨元庆站起身,杨广又笑问他,“杨爱卿,回家看看妻子了吗?你们新婚十日便分手,一别半年,朕也有点愧疚啊!”
  “回禀陛下,臣刚进城门,当先公后私,先国后家。”
  “这句话说得好,朕也是一向主张国家,而不主张家国,为表彰你为国弃家,朕特地放你三天假,好好和妻子团聚吧!”
  “臣谢陛下之恩!”
  杨元庆又躬身道:“陛下,臣的奏折陛下可看过?”
  “嗯!朕看过了。”
  杨广点了点头,从左边一叠重要的奏折里,取过最上面一本,这就意味着,杨元庆上的这本奏折最为重要。
  他又翻了翻,笑问道:“杨爱卿一共上了两本奏折,第一本是取伊吾国,第二本是攻打处月,朕手上拿的是第二本,你说的是这一本吗?”
  “正是!”杨元庆躬身道。
  杨广打开奏折又看了一遍,微微笑道:“你奏折上说西突厥内讧,无力攻打伊吾,便派处月部来进攻伊吾,被你抢先下手,灭了处月部,你能确认处月部真是要进攻伊吾?”
  杨广虽然嘴角带笑,但目光中却十分冷肃,这涉及到张瑾的弹劾,屠杀弱族,谋取军功。


卷九 青海长云暗雪山 第十六章 伴君如虎
  “回禀陛下,臣有证据。”
  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一名宦官连忙端着一只金盘上前,盘子里盛着杨元庆的几件随身之物,杨元庆将盘中的一只金箭和一封竹筒信呈给杨广,“这是西突厥射匮可汗给处月部的金箭令,命他们攻打伊吾,臣在他们可汗大帐中得到,另外,臣之所以决定攻打处月,是因为他们先出兵三千伏击隋军巡哨,造成隋军三十余名士兵阵亡。”
  杨广拾起金箭看了看,便随手放在一边,他其实对这个并不感兴趣,也对张瑾的弹劾不认可,大隋帝国开疆辟土,屠杀胡族又如何?
  他更关心处月控制的土地情况,杨广起身走到墙上的西域地图前,用木杆指着伊吾以西的大片土地道:“你奏折中说处月人西遁,伊吾以西已成一片无主之地,建议朝廷尽快占领,朕很感兴趣,你再详细说一说。”
  杨元庆也拾起木杆,指着伊吾以西的土地道:“这一带位于时罗漫山北麓,蒲类海以西,西汉灭轮台国后建立了金满戍,有戊己校尉率军在这一带驻军屯田,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路,原本是处月部落的栖息之地,现在处月部西遁,这一片土地便空出来,臣已派八百军队前去戍卫,现在西突厥内讧,无暇顾及,正是我们再建郡县的良机。”
  杨广久久凝视着地图,开疆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