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歃血大隋-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南一北在*厥对立着。”阿塔慢慢的解释着,深怕萧守仁他们听着迷糊了,所以还用眼神询问了一下。
    看到阿塔飘过来的眼神之后萧守仁对着阿塔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是理解消化了,没有疑问,都已经是捋清楚了关系了,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传弟不传子的事情以前在中原也是有过的,也有人企图那么办,但是这都是引起动乱的缘由,这传位的事情就应该有个章程可以遵循。”萧守仁点完头之后也发表了下自己的看法。
    “嗯?中原也有过这样子的事情?”葳蕤头有些晕了,刚才光是理清楚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和名字就已经是让她的脑袋有些大了,有些吃不消了,现在萧守仁却说在中原的历史上面也是有过类似的事情,她在脑海中想了想之后表示怀疑。
    “当然有啊,汉武帝时就有过类似的事情啊,在其父亲汉景帝刘启的皇子当中算是有背景的,不出意外的话那天子之位也是囊中在握的,但是事情的变数却是出现在他的奶奶窦太后的身上,那时候窦太后就是想立小儿子梁王为储君的,你不知道?”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对葳蕤说道。
    “嗯?继续。”葳蕤眨了眨眸子然后示意萧守仁继续讲下去。
    “那时候汉景帝刘启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应该立谁为储君,太子的人选也是没有定下来,但是经过王贵妃和长公主的一番谋划之后汉武帝刘彻成功的被立为太子了。金屋藏娇你应该是知道的。”萧守仁笑着说道。
    “你说的是那司马相如那篇赋里面的金屋藏娇?”葳蕤笑着问道。
    “没错,就是那金屋藏娇,汉武帝年幼时见到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当时他说是要把阿娇娶回家的,长公主问她凭什么娶阿娇,娶回去之后会怎样对待阿娇,小刘彻那时候还不是叫做刘彻的,王美人称呼为彘儿,那时候的彘儿说是要把阿娇用金屋子养起来,也就是后来的金屋藏娇了,就是在那个时候长公主把阿娇许配给了彘儿,为以后的同盟建立了基础。”
    “别说那些没用的,你还没有那立嗣的事情呢。”葳蕤听完之后催促道。
    “嗯,那窦太后存有私心,景帝的身体状况一向不怎么好的,把彘儿立为太子,并取名刘彻之后身体的状况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窦太后那时候就在谋划后事了,如果是刘彻继位的话,那太后就是王美人了,她这太后就没什么权利了,但是如果是梁王继位的话,那她的权利只有增加并不会减少丝毫,所以他当时就起了心思,一个劲的鼓动窦婴,要这侄子去劝说景帝立梁王为储君,但是这侄子是深明大义,没有听她的,还和她对着干了几回。这就是立弟还是立子的典故了。”萧守仁笑着说道。
    “哦,这还真的是荒谬,都那么大的岁数了,还握着呢。”葳蕤不屑的说道。
    “呵呵,权利二字最是诱人啊,当时窦太后就是借着汉武帝不懂事,不能掌控大局的说法,想立小儿子梁王的,但是却是没有得逞啊,没想到这*厥却是上演了这么一出好戏啊。”萧守仁笑着说道。
    “呵呵,萧大人倒是对历史蛮了解的,那我继续讲了哦。”阿塔也是在一旁听萧守仁讲着那些历史的典故。
    “行,你继续吧,我们都听着呢。”萧守仁冲阿塔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这都蓝可汗和启民可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对于对待大隋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都蓝可汗没什么主见,遇见事情都是听大臣的,那些个谋士都是为着自己的私利说事情,并不是围着他都蓝可汗的利益说事,但是这启民可汗却是很有远见,对于大隋也是尊敬有加啊。”阿塔叹了口气,分析了一下这两位可汗的性格特点。
    “哦?那都蓝可汗难道和大隋交恶了?”萧守仁从这字里行间听出点不同寻常的味道来了。
    “没错,这都是他没主见的缘故啊,也是你们那中原的一个姓裴还是姓什么的大官儿惹的祸啊。”阿塔又叹了口气。
    萧守仁很明白,他说的估计就是裴矩了,姓裴的能这这些事情里面插一脚进去的估计也就是这裴矩有能耐了。
    “你说的应该是裴矩了,那裴矩做了什么事情呢?”萧守仁把裴矩的名字说了出来。
    “没错,就是他,都是他惹的祸啊,当时的都蓝可汗娶后母为妻,好像是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千金公主,后来被隋帝改为大义公主。据说是大隋灭了陈国之后,你们的大隋皇帝以陈后主宫中屏风赐大义公主,这大义公主因为宗国之覆灭,心中是常有不平,牢骚之言也是不少,那次她竟然是在屏风上面写诗句,那些诗句竟然是叙陈亡以自寄,你们大隋皇帝知道后非常的不高兴,后来又有裴矩在旁边煽风点火,搞得大隋皇帝是担心大义公主煽动都蓝可汗入侵,所以才打算铲除公主。此时正好启民可汗向隋请婚,文帝派裴矩对其使者说:“当杀大义公主者,方许婚。”那时候启民可汗和都蓝可汗还没有翻脸,都蓝可汗还是听从于启民可汗的号令的,启民大可汗的话一传过来,都蓝可汗那时候已经是有了反意了,但是还在犹豫不决,竟然是真的杀了大义公主,杀了之后又紧接着反了启民可汗,当真是愚蠢啊!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都蓝可汗从此之后就对大隋充满了敌意,和大隋的关系也逐渐交恶了。”阿塔有些惋惜的说道。
    “阿塔你对于这些事情倒是知道的蛮多的哦,这些可都是一般人都不可能了解的啊。”萧守仁似有深意的说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草原权利变更史(中)
    萧守仁从阿塔的口中知道了许多的*厥高层私密了,这些事情都是很私密的,不可能一个平平常常的人随随便便的人都能够似阿塔这般随意地就能够一一道来,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萧守仁心中对阿塔的身份,准确的来说是阿塔以前在*厥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萧大人问的可是*厥那些个可汗的事情,怎么一下子把话题牵到我阿塔身上来了呢?每个人都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事情,你说是不是呢?”阿塔竟然还之乎者也的回复了萧守仁一句。
    “当然,我也只是好奇而已,阿塔你要是不想说的话我们可以绕过去的,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好了,你还没有讲启民可汗呢。”萧守仁看见阿塔神色中带点子凄楚,所以也就不忍心问下去了,把话题绕过去又回到了正道上。
    “这启民可汗和都蓝可汗是不一样的,都蓝可汗和大隋朝是交恶的,但是启民可汗就不一样了,他与大隋朝打交道的时候是抱着敬重和讨好的成份居多的,甚至于想通过和亲的方式来巩固自己和大隋朝的友好关系。”阿塔一扫刚才的低迷,又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面来了。
    “哦?和亲?”萧守仁脸颊一收缩,绽放出笑容来。
    “嗯,大约是十五年前,那时候现在的大隋皇帝还没有继位,还只是晋王,启民可汗向大隋遣使求婚。你们的大隋老皇帝以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了他,做他启民可汗的妻子。当时在大草原上面是一件大事情啊,这不仅仅是一次嫁女的事情,这事情在当时是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阿塔头扬起来,看着那苍穹,回想着当年的往事,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看出来了,那次嫁女应该是先帝跟你们启民可汗共同达成协议的一个见证,也是给大草原各个部落的一个信息:大隋支持启民可汗,认可启民可汗的大可汗地位。对吧?”萧守仁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分析道。
    “没错,你说的没错,那次嫁女之后,启民可汗的声望就是达到了极点了,草原上的那些小部落都是承认大可汗的,只有少数几个好战的部落不是很承认大可汗的权威,因为他们老想着到大隋来打草料,如今与大隋交好的话,教他们如何是好呢?”阿塔点了点头表示萧守仁的说法是正确的。
    “打草料?”葳蕤有些听不懂了。
    “很通俗的一种说法,其实就是抢东西杀人了,大草原上又不适合种作物,所以他们都是靠放牧为生的,没有粮食怎么办?那就秋收时分到中原来抢呗”萧守仁倒是听得懂,所以开口帮忙解释道。
    “没错,萧大人说的没错,就是那个理,后来我想了想我又想出来一些东西,其实那次嫁安逸公主吧,大隋朝应该还有那么一层意思在里面,离间都蓝、启民两人,厚赐启民,扶持一个,打压一个,当时的启民可汗势力和都蓝可汗是旗鼓相当的,甚至是启民可汗还要弱小一点,那番动作果然是激怒了都蓝可汗,那个刚愎自用的可汗竟然真的是与隋绝交,甚至是大逆不道地联合立盟西突厥达头可汗企图合攻启民可汗。”阿塔笑着说着当年的往事,不知道他笑什么,是笑都蓝可汗的愚蠢呢还是笑他自己。
    “又过了两年,启民可汗打败了,被都蓝可汗死死地打败在了塞下,只剩下部众数百人。那时,启民可汗想降隋,想向大隋朝投降,然后依附于大隋朝,期望大隋朝出兵帮他夺回来以前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启民可汗当时又恐自己不被大隋朝的皇帝重视,属下也有人出主意说是去投奔当时的西突厥达头可汗,启民可汗就这样犹豫不决,就在那时,安义公主出了大力,她一个女子,出身联系大隋朝的使者,然后一力促成饿了启民可汗与大隋朝的结盟。”阿塔说这话的时候萧守仁注意到,每次阿塔一说到安义公主阿塔的脸上都是浮现出一丝的柔情,感情这阿塔跟大隋朝嫁过来的安义公主有什么故事啊。
    “而当时的大隋朝估计也正是要利用启民可汗的名号,势力弱小,利用起来更方便。所以是一拍即合,女有情男有意,当真是天意啊。”萧守仁并没有过多的在阿塔的柔情上面费功夫,而是点头同意的推测一些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没错,估计也是这样,当年你们大隋朝说是要启民可汗亲自去长安投降,表示愿意臣服,我们大草原上面的汉子当然是不愿意的,那些底下的臣子也是极力的反对,周边的部落也是不同意,但是那时候也真的是没办法,启民可汗也是犹豫了,不知道自己是该去呢还是不该去,去的话可以解决当前的难题,但是却会失掉人心,也许那长安也不怎么安全,但是不去的话,那肯定是死路一条,这时候你们的长孙大将军出现了。”阿塔说着当年启民可汗的心情。
    “长孙大将军?长孙晟?”萧守仁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当年的事情,大隋只有两个人参与过多,这俩人就是裴矩和长孙晟了。
    “没错,正是他,当年他守关的时候我们草原上的人都很惧怕他的威望,不敢侵犯他周边的领土,可见他当年是怎样的勇猛了,威震突厥应该是当得起的,当年就在启民可汗犹豫的时候,那长孙晟大将军设计挟启民可汗到长安归降。也不知道他是怎样进的可汗牙帐,反正就是启民可汗失踪了,后来才发现已经是给长孙晟带到了长安,启民可汗入塞降隋后,被隋封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启民可汗以前是叫做突利可汗的,启民可汗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可是改过来的。你们的大隋朝皇帝赐启民可汗带着部族的人在朔州定居。但是都蓝可汗却是不想放过启民可汗,一路上都是紧追猛打,由于都蓝的侵逼,启民可汗迁居于黄河以南,夏、胜二州之间。”阿塔对于当年投降一事似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