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歃血大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父前两天来信,说是要我也去拜访一下徐陵,弄一个批语,为以后仕途的顺利做铺垫,但是我心中又甚是不安,所以想要萧大人陪同去一趟,顺便也可以帮萧大人看一下啊,机会难得啊,这批语对以后的影响可是巨大的,听说陛下对于徐陵的批语也是很信服的。”柴绍说完后从石桌上面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水。
    “你是说要我也去弄一个批语?”萧守仁吃惊的问道。萧守仁已经是朝中的大臣了,所以他倒是觉得有没有批语已经是没什么必要了
    “嗯,我是这么想的,萧大人刚来,也许还不知道那徐陵的批语有多么的重要,弄到一个之后肯定是没有坏处的。”柴绍笑着说道。
    萧守仁听完柴绍的话后,不免就独自思考了起来,柴绍很明显是想要和自己结交的,要不然这些天也不会和萧守仁走这么近,还把萧守仁他们留在柴家,柴绍这番话倒也是有些道理的。
    “那想必那徐陵就是许邵的后人了,今天正好是初一,柴少等我一下,我进去换套衣服就随柴少一同前往拜访那徐陵徐大家。”萧守仁思考片刻后发现这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于是乎也就答应了下来。
    换好衣服后,萧守仁和柴绍一起骑马去找那徐陵。后面跟着三三两两的几骑,那是柴绍早就约好的一起去找徐陵挨批的。大都是京中权贵之后,但是萧守仁一个都不认识,他们也没有上来结识的意思,柴绍也没有要为其介绍的意思,所以一路上萧守仁也就只和柴绍说说笑笑。
    “柴少啊,难道我们这次还要出城不成?”萧守仁看到柴绍领着大家往城门方向走去,所以跟随在柴绍马后面不解的问道。
    “呵呵,兄弟你有所不知啊,徐陵这是那月旦评的老头的俗家名字啊,这老头是一直在城外的玉佛寺里头修行啊。”柴绍笑笑解释道。
    “哦?我还不怎么了解徐陵这人呢,柴少能帮忙介绍下这人不?”萧守仁一听这人竟然还是一和尚不由的勾起了好奇心来。
    换谁都会有好奇心啊,你想啊,一个和尚,本来就是抱着修行不过问凡尘事的和尚竟然弄了个月旦评,竟然还在洛阳城中影响很大。
    真的是身在佛门,心向红尘啊!
    “嗯?这个嘛,说实在话,为兄还真的是不怎么清楚,幸好我早就知道你会有此一问,所以特意介绍了个人来帮你解惑啊。”柴绍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说完一拉马缰绳,回头对着后面的公子哥们中那穿黄色锦缎的少年郎唤道:“长孙小弟,过来,过来,快点啊你,有点事要你帮个忙。”
    “长孙无忌你该知道吧?长孙家的三公子。”柴绍一脸期待的看着萧守仁。
    “说句实话,我还真的是不知道了解他,不如柴少先介绍下啊。”萧守仁当然知道长孙无忌这个人啦,当时也就是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左臂右膀,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未来的国舅爷,但是也就知道这么多了,难道说自己知道这就是以后的国舅爷?
    柴绍一说完,就看见后面的少年打马上前来。
    趁着长孙无忌和他们还有那么段距离的样子,柴绍赶忙为萧守仁介绍起长孙无忌的身份来。
    “哎!我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来到这京都这么久了竟然连长孙家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你是不是从山里面来的,这长孙无忌他父亲就是当年的大将军长孙晟。
    两年前长孙大将军去世了,只留下三子一女,大儿子长孙行布,多谋略,像他老爸,现在在京都守城呢。二儿子长孙恒安,少子长孙无忌,及留下的小女长孙无垢。
    因为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和大哥长孙行布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两年前就遭到长孙行布的排挤,现在已经是被挤出长孙府了,一直寄居在舅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
    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无忌“好学,该博文史”。”本来柴绍还想再为萧守仁介绍下长孙家的,但是看下那长孙无忌已经快到身边了也就不再作声了。
    (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啊!!!!)

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山古寺一卧佛(下)
    对于长孙晟萧守仁当然知道是谁了,隋朝的开国将领*之一啊,虽然在大将军位多年没有打过什么打胜仗,但是凭借自己那超人的智慧,硬是把突厥给弄得半点生气也没有,长孙晟在其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二十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可以说一个强大的突厥帝国,从根本上就是毁于长孙晟之手,此功非常人所能及也!为以后李靖扫平突厥打下了基础啊!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萧守仁在草原的时候问尉迟恭和李靖才知道的,穿越之前他还真的是不知道长孙晟是哪尊大神,经过尉迟恭和李靖的介绍之后萧守仁一下子就被长孙晟给深深折服了。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在后来突厥进犯的时候也发出:“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的感慨,意思是如果现在长孙晟还在的话,匈奴(突厥)也就不至于这么嚣张了。
    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后来更是凭借那千里追风骑和五神飞钩枪在塞外扬名,成为千古名将。
    长孙无忌听完柴绍说完萧守仁想了解下徐陵的事后也不客气,立马就讲起来了。
    “不知道萧大人弟知不知道达摩这个人呢?”长孙无忌一开口就问道。
    求收藏求票票求留言
    开玩笑,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不知道主席是谁但是肯定是听说过达摩祖师的传说的。
    但是萧守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于达摩的事情还是挺明白了解的。
    “哦?萧大人既然知道达摩大师,那要向你介绍徐陵就不难了,这徐陵佛门名字叫道信,要说这道信那就一定得从达摩祖师说起了,他是达摩一脉的嫡传啊。”长孙无忌笑笑问道。
    一路上长孙无忌一直向柴绍和萧守仁介绍徐陵和达摩的关系,一直介绍者道信和尚的事迹,这一路来倒也是不烦闷,萧守仁和柴绍倒是听的挺有味的。
    终于来到了长孙无忌嘴里的卧佛寺,所谓的卧佛寺其实就是因为那后山上的那形似卧佛的大石而得名。
    说来其实也蛮奇怪的,碰上下雨天,尤其是蒙蒙细雨时,那卧佛上面竟然有一层莹莹的玉色,于是乎也有人帮其取名玉佛寺。
    还在山脚就看见好多朝佛的男女老少潮涌似的朝山顶拥去,萧守仁等人也下了马,和这些虔诚的教徒一起慢慢朝山顶爬去。
    途中闲来无事,萧守仁和身边的长孙无忌聊起天来。
    聊着聊着竟然不知不觉的就已经爬到了山腰了,不愧是京城第一名寺啊!山脚那蜂涌的虔诚信徒,还在山腰就可以听见的钟声及沿途的小贩叫卖声,无不在诉说着这卧佛寺的香火鼎盛。
    估摸着三四盏茶的功夫,萧守仁一行人终于爬上了山顶,大家约好等到徐陵给大家伙点评完之后,一起去那后山见识下那闻名天下的卧佛。
    一到山顶,那些朝佛的信徒都往那佛堂去朝佛去烧香去许愿,其中好多人都是自带供品及香烛,也有人嫌麻烦就在山腰上的小贩那买好后再带上来,当然山顶其实也有这些物品的,但是山顶的价钱比起那比山腰上的价钱确实贵了约摸两倍,本来山腰上的价钱已经是比市价贵了好多,没想到山顶吃斋念佛的和尚比山腰上的百姓还要狠山几分呢!
    山腰上的小贩一般都是寺院傍边的居民在摆个小摊,这是不用交摆摊的费用的,如果要去山顶摆个小摊的话那那就还要额外交给寺院一笔不少的摆摊费,当然如果和寺中的哪位高僧关系很好的话也可以酌情的少点的。
    所以只有很少的几个小贩有能力去山顶摆摊,山顶上的摊位大多数是寺院中的小沙弥在帮寺里打理,所以说其实还是寺院赚的最多了。
    说也奇怪,其实大家都知道明白这钱事实上就是入了和尚的腰包但是大家还是使劲的在佛主面前做冤大头,仿佛只要买的那些香烛多公德就多似的。
    指引的和尚一看见萧守仁一群人上来后一眼就发现了萧守仁等人的不同,常年在这特殊的位子上早就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本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不是肥羊,一眼就可以看出身份的不寻常来。
    萧守仁一行人一看气度一看穿着就知道是京中的贵公子哥们,指引的和尚赶紧迎了上去,一番交谈下来得知是过来拜访道信和尚的,心中不由得大喜。
    每个月的月初一都是寺院香火钱最多的一天,无他,只因为有一个道信和尚在这,道信和尚现在已经是与后山那卧佛一样成了寺院的招牌了,也许来这烧香的人不知道寺院的住持是谁但是一定知道道信的大名,道信简直就成了卧佛寺的摇钱树了。
    萧守仁他们随着那和尚来到后院中一栋小茅屋前,那指引和尚一路上并没有说话,萧守仁他们也没有问,等到带到地方了后,双手合十后便退下了。
    看见那和尚径自退下后,萧守仁他们真的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是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正左右为难时,那茅屋中传来个沧桑的声音。
    “既然已经来了就进来吧!”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道信和尚了,于是乎大家喜形于色,连忙整理了下衣着就进去了。
    房中的摆设就像那外面的小茅屋一样,并没有那大堂上的雄伟堂皇,只有一张木床和一张木桌,桌子上面有些竹简,床上有个蒲团上面盘膝坐着个须发雪白的老僧。
    那老僧脸色苍白的有些吓人,双眼紧闭,如果不是刚才他出过声的话,大家都会怀疑这人是不是已经睡着了。
    长孙无忌不愧是名家之后,看见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就知道大家肯定是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情形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晚辈长孙无忌,特意来见大师,想请大师为晚辈品评点拨,能得到大师的只言片语即可。”
    长孙无忌一开头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开口了,争先恐后,大家都是述说自家背景然后说明来意,更有人将家里写来的的信也拿出来了。
    萧守仁和柴绍从头到尾都是在上下打量这得道高僧,并没有开口。
    一番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后,房中终于又恢复到了开始的平静,大家见那道信和尚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开始有人恼了。
    大家都是京中的公子哥,哪个不是娇生惯养的,哪受过这个气啊,但是毕竟道信和尚是受人敬仰的高僧,不好得罪。
    不好得罪难道还要一直在这破茅屋子里受这鸟气不成?
    来的十个人当中其中那个身着白色华锦的青年带头摔门而去,本来还在犹豫观望的那几个也就随之而去了,就这样弄一下屋里就只剩下萧守仁柴绍以及长孙无忌三个人了。
    三个人在房间里静静的等着,约摸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大家都有点饿了,但是看见那道信还是老僧入定一动不动的,大家也不好意思先出去斋堂吃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