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危险的航线-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有什么打算能让我们输的慢点。”

小矶跟在上将身后,“可以把大机群单路攻击改成多波次,小机群,分路进攻,多点进攻,中国没有多少KJ-2000飞机,我们的E-2C和E-767很多,把战场扩大了,这样中国的预警机就不够用,他们没多少机会提前发现我们,我们能提前发现他们,即使打不过也能撤出大部分。”

“这个想法不错,我们的机载雷达和他们的差不多,可以利用中国战机,尤其SU-30战机敌我识别器作用距离小的缺点,抵消掉R-77导弹的威胁,到近距离战斗中,R-27导弹和我们的麻雀差不多么。”贺屋幸一很喜欢这个方案,至少比单纯的去送死要好很多。

“几十年前,在支那战争中,美国人使用了一种野小子战术,能打就打,打不成就迅速逃跑,这让使用P-40的美国飞行员面对技术优势的零式也不会显得很差,我们目前也可以用一下,可以用廉价的干扰丝消耗他们的R-77导弹和霹雳12导弹,另外战机可以增加干扰物和干扰吊舱,E-767发现中国战机,就不断提示己方飞行员注意保持距离,始终处于他们导弹的射程外,不知道这样做效果如何?”小矶的想法十分多,就是没用过,他需要一个试验的机会。

“你组织4架战机试验一下,要真能引诱敌人消耗导弹那是最好不过,要是不行,这个就算了吧。”贺屋幸一走入第二航空队司令部里,这里目前也是空军西南战区司令部。

贺屋幸一上将和小矶大佐进了一间会议室,小矶随手把门关上。

“你佩带大佐军衔多久了?”贺屋幸一刚才一进司令部就发现,几个联队长也佩带的是大佐军衔。

“出国进修以前就是大佐,已经戴着军衔4年。”小矶大佐如实回答。

“现在新建的联队都是甲等部队,指挥官也是大佐,你也是大佐,这样大家在一起很尴尬吧?应该让你佩带将补军衔(通常各国都叫少将军衔,鬼子跟人不一样,少将叫将补,上将实际上叫将一),这样能显示出你是空军西南战区长官的身份,和你的实际职务也符合。”贺屋幸一拉把椅子坐下,看着会议室里的挂图,图上已经标出新编的三个联队的番号,图上还有中国东部地区的部队位置和番号,其中海航独立98团被醒目的血红色标了出来。

“还是先把战斗计划做好,那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小矶大佐顺着参谋长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血红色的98团的番号,这个团也是他的一个心病。

“一直有不确切的情报说,敌98团拥有5架以上的重型战斗机,据说可以躲避我们部署的雷达的跟踪,开战之后他们也是我们重点监控目标。”贺屋幸一说完,又问:“新装备的R-1侦察机到位没?”

“接受了一部分原来西南航空团的R-1侦察机,还有些新的也到位,操作员和养护员正在抓紧时间熟悉这种侦察机,这东西真能躲避雷达么?”小矶在美国上空军战争学院的时候接触过美国研究的无人侦察机,他亲眼见过X-45C和X-47B两种比较先进的无人机,它们出了侦察外,还能完成打击任务,因为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航空电子技术以及飞机设计能力都是世界第一的,制造高科技新概念武器还是比较成熟的,可以马上投入使用。日本航空电子技术排在美国和欧洲以后,欧洲好几个国家才搞出一款还不能飞的‘神经元’无人飞机,日本单靠自己,如何能克服航空电子技术的不足,克服发动机技术不足,搞出无人隐形侦察机,这有点像个神话。

“你放心,我们曾经把它派到有爱国者导弹连的地区飞行,也让金刚级护卫舰搜索它,可测验结果很让我们满意,这种东西隐形能力非常好,侦察半径为一千五百公里,目前我们还在改进它,希望他能携带2吨武器,我们在购买美国一些小直径炸弹,就能派它直接轰炸支那军队的要害目标。”贺屋幸一现在把R-1当成日本的救命稻草,以后侦察、防空、纵身轰炸、近距离支援,全指望这种雷达难以发现的无人机,如果真的买不到造不出有人驾驶的四代战机,就拿这东西代替有人飞机,去承担国土防空的任务。

R-1这种飞机的气动布局就是执行侦察任务设计的,可以保持长时间高亚音速飞行,但不能像战斗机那样多次打开加力,或超音速巡航,它并不是一种可以执行多任务的飞机。

第四十八章即将开始的军备竞赛

“为是改进R-1,而不是组织人去设计R-2呢?”小矶很不理解技术部门为什么只搞出一个东西来,日本军费这么充足,应该有防卫省技术研究总部去牵头,带领那些军工企业的设计所去研究更好的东西。

“哎。”贺屋幸一叹了口气,“都是桥本德和铃木次郎无能,两大情报部门一起出动人员,都没把这个设计师看住了。”

“阁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人难道跑到外国不成?我们国家还有这么不爱国的人?”小矶追问道。

“他不是日本人,是内阁授权情报部门从海外搜索到的人才,给了他们不少钱,还派女间谍跟在他身边,到底还是让他给跑了,他逃跑的那天有人接应他们,而且还准备了很多武器,一天之内就死伤了上百名东京警事厅的警察,情报部门反应迟钝,他们几乎动用了全首都的警察协助他们,还是让他们离开了日本。”贺屋幸一把这个事情的大概经过说了一遍,因为发生这个事的时候,小矶刚刚离开日本,去美国留学,不知道这个事儿。

“桥本德和铃木次郎为什么不派人追查此人,即使不让他们为我国做事,也不能让他们落入中国军队的手里,他既然能设计出这个东西,还能在未来设计出更好的东西,必须干掉他,要不支那军队的技术优势会继续扩大。”小矶说出自己的担心的事儿。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后来反过来一想,支那人的制度,他根本得不到重用,支那人一向死板,死抱住他们的条条筐筐不放,他们不懂什么叫灵活,也不懂的叫发现人才,他们的制度,注定这个人不能在死以前成为支那军工部门的设计人员,支那人有种地球人难以理解的病态规矩,他要找人才之前,要订一堆死制度,自己限制死了他们寻找人才的范围,更可笑的是支那人需要某个人从事A种技术,就会在招募人才前考察这个人对B技术的掌握情况,如果你不懂B技术只懂A技术,就不让他从事与A技术相关的工作,这个设计师就因为无法进入军工部门工作,才生了气去了美国,正好被我们搜索到。退一万步说,即使支那军工部门录用他也不会重用他,他们只尊重技术权威不尊重技术创新,这是他们的传统,另外他们的军工项目的发展,要一级一级的层层批示,他们的歼十战斗机从六十年代开始搞,到现在还没批量生产,另外立项前的论证还要拖个几年,这次战争,他们别想使用这个设计师设计的东西。”贺屋幸一从加入自卫队的那天起,就密切关注中国,他对中国的制度非常了解,也是中国通,他当上空军参谋长,就是因为对敌人很了解。

听完长官的讲解,小矶也明白,中国在十年之内,不可能有隐形飞机,更不可能有无人驾驶的隐形飞机,这样对他来说是个喜事,说不定日本能进口到欧洲的先进战机,取得对中国的技术优势,这样就好办。“那我们尽快用R-1加强对支那军队的侦察,希望我们的空袭能歼灭他们的航空力量。”

江南造船厂内,一群海军将领站在干船坞旁边,看着一艘白色的导弹艇准备下水。这艘导弹艇就是第一艘批量生产型的双体高速导弹艇,和早期暴光在媒体上的2208型导弹艇有所不同。

前主炮的炮塔的隐形设计更为出色,艇身上的明显的棱角比以前更少,干扰火箭弹有所增加,有源干扰机装的功率有所提升,数据链天线也到位。

海军将领和军工企业领导短暂的讲话,并没有吸引在场的林盛,他只站在参加导弹艇下水典礼人群的最后一排。他被军方从家里接走之后,先是住了几个月招待所,为军队提供了他们及其需要的情报,然后他被军方推荐去了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一个设计所,整天趴在宽大的绘图桌上画着军舰外形图纸,不过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从新设计一下2208型快艇的前主炮,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

主炮塔在装艇之前进行了雷达反射面对比测试,的确比原先的炮塔的雷达反射截面更小。这并没让情绪不高的林盛太得意,他不喜欢住在研究所简陋的招待所里,更不想住面积狭小的职工宿舍,他只想回到自己家里。

林盛听着振奋人心的讲话,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知道2208不是一艘真正合适的导弹艇,双体船建造起来实在麻烦,成本高,吃水比单体艇要大,全世界还没有那艘隐形导弹艇采取如此另类的设计。

这艇在技术上没的说,200吨的艇身在大洋上航行十分稳定,比500吨的单体艇还要好,极高的速度为导弹艇机动摆脱鱼叉1型导弹成为可能。唯一不足的依然是艇的用途单一,火力单一,导弹携带量不如俄罗斯为越南制造的毒蜘蛛2型导弹艇,甚至不如70年代建造的斗士级。

他现在想的问题是,在即将开始的东海战争中为中国设计一款适合远洋作战的导弹艇,耐波性适航行要不低于2208,内部空间要比2208大一倍以上,这样好装载多种武器和传感器,也方便升级。导弹艇大了以后优势就多,可以搭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攻击,并可以单艇实施立体反潜,并有良好的隐形能力和防空能力,因为美国介入战争的可能性很大,设计武器的时候要把对手考虑进去,2208那单薄的防空火力也只能一次对付两枚鱼叉导弹,对敌国空中打击平台侦察平台没有任何威胁,这不符合未来战争的实际需求。

林盛在想设计出一艘比西北风导弹艇厉害的武器时,雅茹轻轻的走到他身边,拿小手轻轻的碰了他一下,林盛顿时一惊,转脸看过去,雅茹正穿着一身职业套装提着名牌手提包站在他身后和他笑,他马上小声问:“你怎么进来的?”

“我还不是想去那就去那,来看看你,这周忙么?”雅茹很关心的问,她每次问他的时候都很小心,她也是搞安全工作的,知道军工科研部门的内部纪律,所以有很多东西她不能问,免得老公尴尬。

“我没事做,这不,我弄的东西装上去,我也可以放心,这段时间没白忙活。”林盛叹了口气,看着导弹艇从干船坞滑进大海,导弹艇入海之后,东海舰队的拖船马上拖着导弹艇前往舟山基地。

林盛发现参加导弹艇下水仪式的还有个熟人,尹端华回头的时候,他俩正好互相看见,林盛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好。”

“不太好,不过以后很好,我不在郁闷的情报部门混,现在我又到艇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坐上你设计的艇。”尹端华认识林盛很久,不过在认识他之前,他已经见识过他设计的西北风导弹艇。

“你很喜欢西北风级么?”林盛一辈子就设计过这么一种大型导弹艇,很希望有人夸奖他。

“要是西北风是中国的,我就喜欢他,至少它比萨尔四点五火力凶悍,几乎达到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