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门提督府和步军统领衙门的大权,还兼管着康熙的亲军善扑营,实实在在是京城武将第一人!而他这个人好战,好血,好杀,又是一副暴躁脾气,京城之中,除了康熙,谁也压不住他,所以,就是索额图,在对着他的时候,心里也是经常犯怵。前些日子他刚刚奉康熙的命令去了一趟南京(即江宁),最近才回来,只是,谁也没想得到他一回来就先拿索额图这个第一权相显了显威风!
  “徐乾学,你既然不同意李光地出任上书房大臣,想必心里有其他的人选吧,说说看!”索额图被“镇压”了下去,康熙又问起了徐乾学。
  “回皇上,臣想举荐大学士陈廷敬!”徐乾学答道。
  “嗯,廷敬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康熙不置可否。
  “皇上,陈大人学识恐有不及!”索额图退下了,却并不代表着他这一党的人也退下了,李光地是索额图的门生,为了独掌大权,索额图可以说是铁了心地要把李光地给推上宰相的宝座,所以,在他的眼色之下,户部侍郎陈锡嘉出班反对起徐乾学的提议!
  “哦?廷敬啊,有人说你学问不行啊,你怎么看?”康熙笑着向陈廷敬问道。
  “回皇上,臣自认学识确实不及李晋卿,也无意上书房大臣之位,还是请皇上另选贤能!”陈廷敬回奏道,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这样啊……徐爱卿,既然陈廷敬无意此位,你还推荐他吗?”康熙又问向了徐乾学。
  “皇上,臣只是觉得陈大人最为合适,既然他自己无意,臣也无话可说!”徐乾学说完,也退了下去,他并不是真心地想推荐陈廷敬,怎么说以前也是敌对方,他只是为了阻挠索额图而已,自从明珠去后,他和余国柱等另外几个明珠党的残徐分子也想过投靠索额图,可是,先前积怨太深,索额图又是一个骄横的人,竟派人想取代他们,就像那个户部侍郎陈锡嘉,就是索额图用以取代户部尚书余国柱的人选,为了自保,他们明知对手强大,也只好出手反击,而如今索额图举荐门生李光地进上书房,如果让他成功的话,整个朝廷岂不是真的都成了索老三的?那样的话,他们再反击也没有用,所以,为免日后倒霉,他也只好拼了。
  “唉,李光地不行,陈廷敬不愿,众位爱卿还有人选吗?”康熙又向下问道,他这一句,明确表明了不同意李光地当宰相的意思,这么一来,无论是还心存侥幸的索额图,还是其他人,都明白了过来,只得另动脑筋。
  “皇上,臣举荐前户部尚书梁清标!”思考了一下,户部尚书余国柱出班奏道。
  “臣举荐太子少傅汤斌!”
  “臣举荐……”
  “臣……”
  ……
  “臣举荐江苏巡抚于成龙!!!”
  最大的候选人被否决了,百官沉思之后,便纷纷举荐起自认为合适的人来,不过,热烈的举荐声潮在这么一声之后都停了,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个出言举荐于成龙的家伙,结果,把那名官员吓得立即缩了回去!……叫于成龙来当上书房大臣,那不是等于招来了一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这个提议就是皇帝同意了,百官也要坚决表示反对!
  “皇上,臣想举荐一个人!”
  众人都闭嘴之后,高士奇出马了!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四十三章 冷门
     更新时间:2008…8…30 13:18:35 本章字数:4373
  高士奇一出马,所有的官员都看向了他,这位高相爷上一次举荐了张廷玉这个六品小官,结果,皇上准了;现在,他既然开口了,想必又一次摸到了皇上的脉搏,那么,能让这位高相爷看中的,这次会是谁呢?
  “你高士奇已经举荐了一个张廷玉了,这次又想举荐一个,难道你想结党?”出乎众人的预料,康熙却是如此回答的高士奇。
  “臣不敢,臣只是……”
  “什么只是?朕今天许别人举荐,就是不许你举荐,今天朝会,你高士奇的嘴巴就给朕消停一下,不许开口!”康熙轻斥道。
  “是,臣遵旨!”高士奇带着那些品秩比较低的官员的无限希望退了下去。
  “还有没有人想举荐?”康熙又朝下问道。
  ……百官这一回选择了沉默,现在,就是傻子也能想明白了,康熙并不同意他们所说那些人!可是,除了这些人,还有谁能来当这个上书房大臣呢?
  “没有了吗?”康熙又问了一声。
  “皇上,臣……臣还有一个人选!”一个显得有一些怯生生的声音回应着康熙,众人都向这人看了过去,原来是御使白明经。
  “哦?你想举荐谁?”
  “臣想举荐……步军统领佟国维!”
  佟国维?!
  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一下子都被这白明经给镇住了!
  佟国维是谁?康熙亲生母亲、“慈和皇太后”佟佳氏的小弟弟,堂堂正正嫡亲的国舅!想那佟佳氏虽是贵妃,可是,顺治却专宠董鄂妃,虽然让她生下了康熙,后来却不闻不问,到康熙继位的第二年,这位刚刚当上太后的女人就抑郁而死,所以,无论是孝庄,还是康熙,都对佟氏一族很好,而且佟氏一族是最早投入努尔哈赤麾下的部族之一,在清朝多年的征战之中,立功无数,族里光是一等公就有好几个,只是自从四大臣辅政之后,佟氏一族才大不如前,然而,这白明经这一次却突然在朝堂之上推出了佟家的人来入上书房,想想康熙跟佟家人的关系,任何一个人都要想一想这里面的文章了!
  “佟国维?”康熙没有理会百官的诧异,他咂摸了一下嘴唇,又朝白明经问道:“你为什么举荐他?”
  “回皇上,”当然是听您的吩咐了!白明经心中暗道,不过,这种话当然不能胡乱说,所以,他只是小心的奏道:“佟国维大人自掌步军统领衙门以来,京城治安便井井不条,由此可见其才,且佟大人生性耿直,兼是武将出身,可弥补上书房武风之不足,何况佟大人还是皇亲国戚,入上书房之后必会尽心尽力,为皇上鞠躬尽粹,所以,臣才举荐他入上书房!”
  “嗯,也有道理,佟国维可在朝堂之上?”
  “奴才在!”一名三十多岁,身躯挺的笔直的官员迈步走了出来,向康熙跪道。
  “你可愿入值上书房?”
  “为皇上效力,是奴才的本份!”
  “好!这话朕爱听……只是,你数年来一直在步军统领衙门,能担当得起上书房大臣这个担子吗?”
  “回皇上,奴才自知才疏学浅,所以多年来一直留心学习,虽不敢认能比得过现任的诸位上书房大臣,却也敢保证不会误了国家大事!”佟国维说道。
  “哦?你的口气很自信啊!……你真的认为自己能当吕蒙?”康熙微笑着问道,满人大多爱看三国,当然也大多知道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并且整死了关公的那位吕子明了!
  “皇上,奴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吕子明,不过,奴才敢保证绝不会让皇上失望!”佟国维朗声答道。
  “好!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朕就信了你!……你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一下,明日就到上书房报到吧!”
  “……奴才谢主隆恩!”佟国维大喜叩头!    
  满朝文武,愣呆呆的看着康熙和佟国维一问一答,然后,佟国维就把相位给拿了过去……
  可是,尽管心中对康熙轻易的把相位送给了一个没怎么出过彩,而且也不怎么服众的家伙有所不满,却没有人敢说出不同意见!现在谁还看不出来啊?佟国维的后台就是皇上!所以,所有人只有老老实实地接受佟国维成了宰相的事实!
  “今天就先到这儿,高士奇还有张廷玉今日当值,随朕去上书房,其他人都退下吧!”新的上书房大臣已经确定,康熙便决定退朝。
  “恭送皇上!”百官高呼口号送康熙离开乾清宫大殿,然后一个个轻手轻脚的退出了大殿,而一出来,他们便有的找上了索额图,有的拥上了佟国维,只有高士奇和张廷玉二人留在后面,等康熙走后,被李德全领去了上书房!
  “廷玉啊,你对佟国维怎么看?”一入上书房,康熙便朝张廷玉问道。
  “皇上,臣对佟大人不熟……”张廷玉皱了一下眉,又接着躬身说道:“只是臣尝听说,佟大人似乎对索相有些不满!……而且,在其署理步军统领衙门的这几年,也没听说出过什么错儿!”
  “嗯!”康熙缓缓的点了点头,这个张廷玉果然猴精猴精的,什么不熟?一张口就先说出自己选佟国维入值上书房的主要原因,在后面又指出佟国维没出过什么错,暗谕这位新宰相也没怎么有过出彩之处,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才能,想来也是想告诉自己,凡事还是先考虑好再交给佟国维,以免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小年纪就如此老成,虽然不错,可惜过于明哲保身了!“年轻的老油条!”康熙暗暗对张廷玉下了这么一个评价。
  “高士奇!”康熙又看向了另一个。
  “臣在!”高士奇躬身道。
  “今年的粮食再有几个月就要收上来了,你记着要让户部做好准备,争取早些把这些粮食运往榆林(在陕西)!”
  “臣遵旨!”
  “……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等民间俗语倒是说得十分恰当,想我大清幅原辽阔,物产丰饶,可谁又知道我们的粮食总是不够用呢?平常还好,一遇兵事,总是要左筹右措,……真是苦了百姓啊!”康熙叹道。
  “皇上能这么想,实是我大清万民之福!”高士奇和张廷玉齐道。
  “……你们别拍朕的马屁了,如果光是想想就能让朕了子民吃饱穿暖,朕倒是宁愿一整天都这么想!……可惜啊,朕没那画饼充饥的本事!”康熙道。
  “皇上,……”高士奇小心的看了一眼康熙,“那费迪南不是在奉天种稻吗?皇上何不……?”
  “何不什么?……下令推广?你想得太容易了!”康熙摇了摇头,“朕何尝不想能多一片土地产粮,可是,我大清以武立国,弓马刀枪的功夫是绝对不能搁下的,所以,太祖皇帝的敕令不能废除!……何况,那费迪南在奉天种稻子还不知道能不能行,这等没有结果的事情,朕岂能轻易下决定?”
  “皇上……”张廷玉突然插了进来。
  “廷玉你又有什么事?”
  “皇上,臣在奉天之时,好像听到费都统讲过一些重塑旗人武风的方法,只是当时臣心思不在那里,未能注意,皇上何不下旨问一问费都统呢?”
  “有这等事?”康熙看着张廷玉,眼光闪烁!
  “臣只是依稀记得,当时,费都统刚刚提起了一点儿,就因为打听到了戴梓的下落而急勿勿地出去了,后来,臣也就没有再多问!……”张廷玉沉稳地说道。
  “戴梓!……朕倒还记得这个人!……”康熙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张廷玉。
  “戴梓?皇上,臣怎么不知道这个名字?满朝文武之中,臣不记得有过这个名字啊!”高士奇说道。
  “戴梓在高相为官之前便已经获罪被流放了,下官也是在奉天见到此人之后,回来查了一下才知晓的!……当年,御使陈宏勋,还有钦天监正南怀仁弹劾他‘私通东洋’,皇上念其有过一些功劳,着刑部从轻发落,将其流放到了奉天!”张廷玉为高士奇解说道:“这位戴梓擅造火器,费都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到处找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