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的!更重要的是,于成龙那个人不仅不领这些“老百姓”的情,还敲诈敲上瘾了,整天这事儿那事儿的找他们,一会儿修筑河堤啦,一会儿围湖造田啦……就是不让人好过!这算什么?要不是看这个家伙在那些小百姓之中的清名太响,算得上是朝廷的一面旗帜,康熙肯定不会同意撤他的职,可就不是只奏请皇上削减税赋了,而是直接就把那家伙一撸到底,去他娘的了!……当然了,请他索相爷出马,自然是付出一定代价的,一百万两纹银,也还算可以!再说了,这笔钱往那么多富豪身上一摊,每个人也用不着掏多少,而且只掏一次也比每一年都要掏的好!    
  “不管你们是什么理由,朕就是……不准!”康熙没理索额图,只是对着陈廷敬说道:“朕知道做事不能涸泽而渔,可是,大事将近,朕需要足够的粮饷,江苏是鱼米之乡,不在那儿筹上哪儿?魏东亭每年要为朕筹集一千万两银子,他都没有说话,于成龙就更加没有理由!……廷敬啊,你去告诉他,再等一段时间,等朕的事情做完了,朕不仅要免去这七百万石的皇粮,还要减免江苏几年的税赋,足够让江苏回过
  元气,绝不会让他难做的,你让他放心就是!”
  “这……臣领旨!”看到康熙态度坚决,陈廷敬知道康熙已是打定了主意不会松口了,既然如此,就先抓着他说的会减免江苏几年税赋的话吧,这样也算对得住那里的百姓了!而索额图,钱已经收了,事情没办成又怎么样?那些人敢来找他吗?
  “还有什么事吗?”挥挥手,让索额图和陈廷敬站回去,康熙又向百官问道。
  ……
  “既然你们没事了,那就轮到朕了!”康熙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索额图,心里突然闪过了一种报复的快感,“看你小样的给朕找麻烦,明知道朕要对葛尔丹用兵需要粮饷,居然还敢为了一点儿好处来说项,哼,真是不把国家大事当事儿,好啊,既然你分不清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奴才,朕就给你提个醒!”    
  “上书房大臣供奉军机,议理政务,为朕不可或缺之左右手,如今,熊赐履告老,上书房四大臣中少了一个,朕决定从百官之中再选一人担任上书房大臣一职,诸位爱卿看,谁最合适呢?” 
  ……
  “哄……”
  短暂的寂静之后,乾清宫在突然之间就像变成了一个菜市场!
  文武百官几乎一齐讶然……康熙居然现在就要“选相”!
  熊赐履才刚刚告老两天啊,人还没离开京城呢,怎么就急着选人接替他了呢?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到底什么人能当上新的宰相!
  文武百官,都心动了起来!
  没错,确实是全都心动了!
  一个小小的张廷玉,六品微末之吏,年不过二十许,就能在一夜之间鱼跃龙门,窜升到上书房,位居宰执之位,现在呆在这乾清宫里的,
  哪一个不是四品以上?凭什么会比他张廷玉差?
  “我想当宰相!”
  是在这一刹时,几乎所有官员共同的心声!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四十二章 举荐
     更新时间:2008…8…30 13:18:34 本章字数:4240
  “咳咳!乾清宫乃皇上问政重地,诸位大人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看到康熙说想选一个新宰相之后,大殿上的场面有些乱,索额图重重咳了两声!于是,很快的,大殿上又静了下来,不过,虽然表面上安静了,文武百官的心里,却依然在起伏不定!
  ……
  “启禀皇上,奴才想举荐一人!”满意地看着自己造成的安静局面一眼,索额图第一个站出来,向康熙奏道。
  “哦?索额图你这么快就有人选了?好吧,讲,你想举荐谁?”
  “皇上,奴才想举荐的是:李光地!”索额图自信满满地答道。
  “李光地?”
  “正是!皇上,李光地忠君爱国,学识渊博不在熊赐履之下,且任直隶总督多年,极有干才,由他任上书房大臣,绝对是最佳人选!”索额图道。
  “嗯!这话倒也不错,无论从资历,还是学识,能力,李光地确实是上上之选!”康熙也是点头道。
  “是啊,是啊,李大人确实是最佳人选!…… ”
  “没错,李晋卿(李光地字晋卿)任上书房大臣是名至实归……”
  ……
  看到索额图举荐,康熙点头,一些心热的官员马上就冷静了下来,虽然脑子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可是,他们的嘴巴却已经在第一时间表示出了他们的意思——李光地,确实,也理应是第一候选人!满朝文武,确实是没有人能比李光地更有资格来争这个相位了!
  也难怪这些人会有这种随大流的想法!因为李光地确实有服众的本钱!
  李光地是理学名臣,学识号称直追“朱子”,虽然这种赞誉有些夸大其辞,可是,却也表明了他在理学盛行的清朝学术界的地位,虽然没法跟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些不肯效忠清廷而真正潜下心来做学问的大宗师相比,可因为他的一品大员身份,却让他对那些醉心于科举的读书人更有影响力!
  而且李光地也很有才干,立过很多大功,在官民之间的口碑也是极好!三藩叛乱之时,派人由福建潜回北京,献平定福建策略;收复台湾之时,以湖头李氏全族身家性命举荐施琅;任直隶巡抚之时,治理子牙河、漳河、永定河,并大范围纠正了清初数十年的“圈地”弊政,设常平义仓,灾年救助百姓……等等!康熙曾多次公开地表彰他的功绩!可以说,李光地早就是一名“简在帝心”的能臣,几年前就已经是呼声极高的宰相候选人,要不是突然间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了个高士奇,李光地恐怕早就是宰相了,现在索额图提起他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顺天应人!这架势,要不是现在李光地还在通州的总督衙门,恐怕就可以先行谢过君恩了!
  “皇上,臣反对李光地出任上书房大臣!”
  就在文武百官几乎都肯定的认为李光地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在了朝堂之上!
  “徐乾学?!”众人无不诧异!这人是明珠一党的余孽啊,康熙没有严查他们,让这家伙和另外几个人逃过了一劫,不过,他还是被从刑部尚书降为了侍郎,只是暂行尚书事罢了,可现在明珠一党早就烟消云散,这个徐乾学竟然敢在没有任何后盾的情况下反对索额图,他不想活了?
  “哼,原来是徐大人,只是不知徐大人你凭什么认为李光地不能当上书房大臣?他不能,难道你能?”看到朝堂上居然有人敢朝自己挑刺儿,而且还是先前明珠一党的余孽,索额图立即大怒,当下便怒喝了过去。
  “索相,卑职并不是认为李光地‘不能’当上书房大臣,而是认为他‘不配’!”     
  “哦?李光地他怎么不配了?难道他贪过污,受过贿?难道他蠹国害民了?……哼,他总比你徐乾学徐大人‘配’得多吧!”索额图冷笑道。
  “呵呵,索相请放心,卑职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认没资格跟李晋卿比,可是,这上书房大臣位居宰执,地位尊祟,且长居吾皇身侧,需要德能兼备之人方可任此职,李晋卿论学识、论能力自然是不二人选,可是……他‘德行’有亏!”徐乾学亦是冷笑道。
  “你?!……”索额图募得伸出一根手指指着徐乾学,差点儿就想动手打人。
  李光地“德行”有亏的事情已经传了好些年了,从十几年前的“卖友”案(陈梦雷案),到几年前的“夺情”案、“外妇之子来归”案,每件事都是不清不楚,可是,说不清楚就更让人浮想联翩了,要知道,这三案代表着“不义”、“不孝”、“不仁”三样大罪,早就成了李光地身上最大的三根软肋,如今被徐乾学在朝堂上提出来,如果不能当场就把事情说清楚,那么,李光地这个上书房大臣是甭想做了!……朝廷毕竟是要脸面的!
  (夺情案:李光地老妈死了,按规矩他应当回家守制三年,可那时他正在争取进上书房,便匿丧不报,结果被人揭发,为了弥补,他不得不上表请求回家守制,而康熙却给了他一张圣旨,夺情起用!
  外妇之子来归案:李光地居丧期间,跟一个青楼女子有了私情,后来这女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便变卖了家产去他老家认亲,可他的族人却不认,这女子那时已经是身无分文,一家三口像乞丐一样找到了京城,可李光地仍然不认。)
  索额图也是一时没想到有人会提起这个茬儿,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李光地都是最为合适的宰相人选,而且又是他这个当朝第一权相举荐的人物,一般来说,都不应该有人反对才是,因为反对的话就要面对他和李光地这个直隶总督的报复,这对在场的这些官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可是,徐乾学这个本应夹起尾巴做人的明珠余孽怎么就有这个胆子了呢?
  不过,索额图却没有时间去想徐乾学这么做的原因了,在朝堂上,当着皇帝的面用手指着大臣怒声斥骂,这么嚣张的行为,已经惹火了一个人!
  “索额图,这里是乾清宫,不是你家,你嚣张什么?”
  “……”居然有人敢训自己?这声音不像是皇上啊!索额图气怒之下,立即转头看向了那个声音的来源,可是,看到喝斥他的人之后,他乖了,忍着气,老老实实的退回了自己的位子!
  “武丹,退下!”
  “是,皇上!”
  慢条斯理的一问一答,表明了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康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目光掠过索额图,让后者心中募然冒出了一股寒气,再也不敢昂着头,小心翼翼的耷拉了下去,只是偶尔翻翻眼皮偷瞧一下康熙身边那个穿着黄马褂,佩着宝刀的高大身影,心头不住愤恨。
  武丹!本名不知道,只晓得以前叫做“犟驴子”,曾是江洋大盗,康熙擒鳌拜之前,他和穆子煦(另有一个称呼叫“李煦”)等人受魏东亭之召,抛弃旧日身份,出任大内侍卫,并且在康熙对鳌拜的最后一击中,奋力死搏,立功不小!后来,康熙成功之后,他和魏东亭、穆子煦还有另外一位狼(目覃)成为了康熙的四大侍卫!……再后来,三藩造反的时候,有一个伪称是前明“朱三太子”的人,拉起了一个钟三郎教,想趁乱在北京闹事儿,还联络了皇宫里的很多前明留下来的太监,结果,发动的时候,这些太监围攻坤宁宫,皇后赫舍里不顾即将生产,叫犟驴子带领侍卫出宫平叛,并且为了激励他,将他的名字由犟驴子,改为了武丹!而就是那一次,武丹的恶名传遍了北京城,因为他为了镇慑住那些叛贼,表演了一场:生吃人心!……
  三藩之乱平定以后,魏东亭这个康熙身边的第一侍卫出任江、浙、闽、粤四省海关总督,成了清朝最大的一个封疆大吏;狼(目覃)去蒙古喀左带兵,手握七万雄兵;穆子煦则任了江苏布政使和江宁织造,既是肥缺,又负责监督江南文武;唯有他武丹,不愿出京,结果,继魏东亭之后当了大内第一侍卫,不过,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侍卫统领,武丹却同时拥有辖制九门提督府和步军统领衙门的大权,还兼管着康熙的亲军善扑营,实实在在是京城武将第一人!而他这个人好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