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敦多更是四处撒欢儿。富饶的印度北部,成了他和他的三千残兵手下最为温驯地猎物,最为美味的大餐。
    而等到于中好不容易平定下尼泊尔的乱局,用威逼利诱,大棒加葫萝卜的方式跟尼泊尔的几个实力派诸候订立了一系列的条约,使得尼泊尔实际上又分裂成了几个更加弱小的势力,终于又重新又追上来之后,敦多已经凑齐了一万人马在等着他了。
    除了本部的两千多将近三千人之外,另外的七千多人,全都是敦多硬拉来的“炮灰”。这些人,都是敦多准备用来消耗于中的弹药的。
    身为一名常年征战沙场的将领,敦多对火器的优劣之处自然是十分清楚。而且,他尤其明白火器对后勤的依赖。没有了弹药,那些犀利的武器就连一把匕首都比不上,更遑论准葛尔人锐利的弯刀了。所以,他要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将于中的弹药给耗个一干二净,然后???一次又一次让他蒙受耻辱的人一个绝对残忍的报复。而于中已正是看到了这一切,才会说出上面的话。
    “我看他们也不过尔尔!”
    听到于中对敦多的“赞赏”,随众将一起站在于中身边的鄂伦岱不屑地撇了撇嘴。
    “别瞧不起人嘛。我们要正视别人的能力和成绩!不要嫉妒!”于中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开起了玩笑。
    “敦多此举果然不出我们所料。军门,要不要让咱们的雇佣军出马?”隆科多暗暗扯了一下鄂伦岱,让这个好惹事的家伙闭嘴,然后又向亍中问道。敦多烧了阳布,灭了尼泊尔国王满门,尼泊尔人自然不能让其逍遥自在。再加上又有于中这个清朝大佬常头鼓动,并且许下了谁能为尼泊尔国王一家报仇雪恨,就上奏清廷赐谁为尼泊尔国王的诺言,那些有点儿实力的尼泊尔诸候无论是愿意与否,在情面上都得表示表示才成,再加上于中明里暗里的威胁。所以。虽然在阳布留下了两千兵马用来“稳定”尼泊尔的局势,可是,加上尼泊尔的五千军队,以及于中又向达赖、班禅要来支援的三千藏兵,清军的整体兵力反而是又涨了一大截。而且,虽然翻过喜马拉雅山地时候他也没有带多少粮草辎重之类的东西,可于中的士兵却是一点儿也不用担心挨饿。
    “不急。等他们进攻再说!”于中嘴角上扬,看着对面的敦多大军,就像是在看一块大蛋糕。
    “大策零。进攻吧。再这么等下去,这些黑皮鬼就要散架了!”
    敦多依然是骑在自己的战马上,不过,这一次,他却是打死也不会再呆在最前面了。他并不知道上一回是于中故意“手下留情”,李石头“蓄意”饶了他一命,他只知道,上一回是长生天保佑,这一回却未必会有那么好的运气,如果再靠前。呆会儿两军交战,说不定他就真的交待在阵前了。而且,他这一回是成心“挨打”来的。更是打死也不能向前。所以。他摆在前面的军队,都是强行拉来地印度人,他自己和准葛尔的本部兵马却是藏在了最后面。
    “再等等。那个于中比最聪明的狐狸还要狡猾。明明看到我们的前军都是些充数的家伙也没有动静,说不定是有什么诡计。”敦多这两个月虽然过得比较“滋润”,可是,当他真正面对于中的时候,还是有些心中惴惴。对面的那个家伙,已经在他的心里造成了一定的阴影。
    “大策零,不能再等了。这些黑皮鬼再站上一会儿,非得炸了不可!”那名蒙古将领又向敦多说道。从尼泊尔一路逃到印度。两个多月来,因为准葛尔军队的“光荣事迹”,造成了大批印度人地逃亡浪潮。这次的七千多人是临时拉过来的,马马虎虎训练了几天,就摆到阵前吸引于中地弹药。可是,这些毕竟都只是普通人,没有经历过什么战斗。在这种几万人对敌地情形的压力下,已经隐隐有人快受不了了,如果不是因为准葛尔军队的凶威有那里摆着,恐怕早就四散奔逃了。可是,即便如此,这种情形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嗯……缓步进攻。命令那些黑皮鬼,一边走,一边给我喊进攻号!”敦多缓缓呼了一口气,点了点头,下令道。那些被强拉来地印度人肯定是已经吓得有些不行了。缓步进攻可以缓解一下这种情绪,同时还能给清军准备炮火的时间,此外,喊口号可以发泄心里的郁气,稍稍加强一下那些印度人的“士气”。敦多根据自己多年的沙场经验,选择了比较正确的做法。
    “命令督战队,若有后退脱逃者,杀!”敦多又下令道。
    七千印度人并不是一下子就放上去的。敦多十分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初次遇到于中的连环排炮,在那种近乎覆盖整片大地地轰击下是如何的狼狈。那种威势,是连久经沙场的准葛尔军士都要感到无比恐惧的,就更加不用说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印度黑佬了。所以,他要把这七千人分拨派上去,这样,就算出现逃窜的现象,也不会使得七千多人一下子都跑干净。再加上督战队在旁监督,他的“炮灰耗敌”计划总能起到一点儿效果。就算于中也想到节省弹药这一节,七千印度人,怎么也得消耗掉他的一部分兵马吧?
    可是,敦多的算盘虽精,又怎么能比得上于中的计算?
    就在敦多派出军队逼着那一千多印度人出战,同是等待着于中开炮或者是派出士兵短兵相接的时候,在他对面的清军阵营里,突然响起了阵阵“哞哞”声。
    游牧民族出身,敦多自然是十分清楚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牛!
    “其实,打仗就是这么容易!”
    于中又一次朝自己下的将领们说起了这句话。
    马德以前看过一篇网文,说的是中印两目如果交战,中国该当用什么样的战术来对付印度军队。结果,有位仁只提出了一各高级妙论:带着一群牛和一群猪就可以了。因为牛是印度教中的神物,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是在吃了猪肉以后死的,所以猪在伊斯兰教里是被认为是不洁的。一个神圣,一个肮脏,绝对够印度人喝一壶地。如果带着一群牛和一群猪一起朝印度军队进攻。印度教徒是肯定不敢开火的,而穆斯林想杀猪,又肯定会引起印度教徒的误会。再加上两教之间的斗争向来激烈,说不定,印度军队自己首先就会先来上一场火并。到时候,中国军队自然可以轻轻松松解决一切敌人。
    这篇文章虽有些异想天开。可是,不得不承认,如果真的有战争暴发,牛和猪如果搭配在一起。绝对够印度军队难受几回的。而知道于中会向印度进军之后,马德就把这篇文章别有用心的寄到了成都,并在信中开玩笑说,如果于中在印度遇到了麻烦,可以用这一招解决敌人。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招还真就有了用武之地。
    于中因为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找到什么猪,只是弄了几十头牛。虽然他并不认为跟在牛后头就能让印度军队束手无策,不过。敦多既然派来一些平头老百姓,他自然也不必保持什么太过于郑重的态度。有闲空先练练手也无妨,说不定哪天还真就能用得到呢。虽然手生。他地牛阵也无法跟战国时田单的火牛阵相提并论。可是,让这些牛着急上火的向前面猛冲还是能做得到的。
    可是,就是他这随便的一招。却让敦多险些气炸了肺。
    虽然已经进入印度两个多月了,可是,一因为语言不通,二因为总是在四处抢掠交战,敦多根本就不知道印度人的习俗。见到几十头牛冲过来,那派出去的一千印度人立时散了架,不顾督战队的杀戮亡命奔逃,他还以为是印度人太过于胆小。可是。当他的手下射杀了几头牛,却立即引发了剩下的六千印度人地暴乱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可能是哪里出错了。
    可是,于中却没有给他机会进行反省。就在他全军大乱的时候,尼泊尔士兵和藏兵在于中地命令下朝他进攻了。虽然他并不惧怕这些敌人,可是,他地手下正被六千多印度人纠缠着,又哪里再能去面对将近三倍于己的对手?何况,远在异国他乡,他也损失不起。所以,他只得下令全军杀出一条路,向后急退。不过,虽然这次本就没打算胜利,可是……败在几头牛的蹄下,敦多觉得自己这辈子恐怕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这年头,打仗,讲究地就是一个信息!什么都不清楚,光知道拼蛮力,哪能成什么大器?”
    虽然这一次败的又是敦多,可是,整场战事,于中的大军和准葛尔的军队其实都没有真正出手。两个真正的敌对方也都没有损失什么实力。于中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所以,在看到尼泊尔军和藏军驱散了那些拦在路上的印度人,继续向准葛尔军追击之后,他又对着众将得卜起来。
    “军门,准葛尔人恐怕不好对付。要不要叫咱们的人回来?”赵大河原本在后面主持炮兵阵地,以防万一,现在战事已毕,他也就跑到了阵前。
    “不急。尼泊尔连都城带国王都叫敦多给弄没了,西藏也被敦多给打了一回,咱们怎么着也得让人家出出气不是?”于中不在意地说道。
    “出出气?敦多岂是那么好惹地?再追上去,我看他们十有八九会挨上敦多的一记,回马枪,!”鄂伦岱冷哼道。
    “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我可没让他们继续追击!”于中微笑着摆了摆手,转头看了鄂伦岱一眼,结果,鄂伦岱立即变得沉默起来。
    “军门,咱们接下去怎么办?”隆科多也没好气地瞪了鄂伦岱一眼。这家伙怎么就是死性不改呢?非得再让人把他弄到哪里呆上几年才能彻底老实了不成?不过,虽然心中对鄂伦岱的不识相感到不满,现在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所以,隆科多只有尽可能的不让于中太过于注意鄂伦岱,免得一下子看不顺眼,真的又发配了这小子。
    “……先找个地方驻扎下来,再看看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土王之类的家伙,然后,咱们大家伙一起去找他们聊聊天儿!”于中笑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二十二章 分裂
     更新时间:2008…12…29 13:21:48 本章字数:8120
    于中不用去找别人聊天,别人就已经找上门来了。
    突然被超过万人的大军“攻入”了自己的领土,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皇帝又岂能允许?他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可他却知道,如果任由这只不明来历的军队在自己的国土之内肆虐,他本就不稳的统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分崩离析。所以,他必须将这支军队赶出国境。然而,不幸的是,奥朗则布刚刚打了一场败仗。
    这一场败仗当然不是跟敦多打的,前文说过,因为奥朗则布本身的某些原因,再加上一个王朝统治过久之后,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莫卧儿帝国正在走下坡路。在十数年前,位于印度南部的马拉特人于在一个叫罗者拉姆的人的领导下起义反抗,奥朗则布亲自率军进剿。本来,奥朗则布实力雄厚,一路凯歌高奏。可是,马拉特人的坚韧却是出乎意料之外。十几年中,一位君主被俘,一位君主病死,可是,马拉塔人却是依然不住的反抗。并且,由弱势的一方渐渐开始了反攻。奥朗则布年纪大了,自己也被迁延不决的马拉塔战争拖得得了重病。敦多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正是他正意图率军撤退,摆脱马拉塔那个战争泥潭的时候。这也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