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靠外一点儿的地方的时候,他才一边暗中问候着胤礽的老子康熙,一边甩开马蹄袖,朝着胤礽跪了下去。
    “于爱卿不必多礼。平身!”
    虽然康熙不在,胤礽身为监国太子有权启用乾清宫,不过,他依然只能在龙椅一侧站着,或者走到龙椅前面站着,反正,龙椅依然还是他的禁位所在。
    “谢殿下!”于中跪在地上朝胤礽抱了抱拳,重新站了起来。
    “于爱卿,本宫听闻你率部攻伐日本,连日本的国都都打下来了,可有此事?”胤礽倒背着双手,又朝于中问道。
    “……回殿下,奴才确实是跟日本人打了一仗,不过,并没有攻下日本的国都。”于中耳朵根子动了动,抱拳答道。
    “哦?难道是有人谣传?本宫也看了你呈给皇阿玛的那个《江户条约》,上面明明是说你打了一场大胜仗呀!”胤礽又问道。
    “奴才确实是打了场胜仗。不过,这并不能算得上什么大胜。而且,虽然奴才逼得日本掌政的幕府将军德川纲吉与奴才定立了条约,却并没有打下幕府所在之地,而且,江户虽然是日本第一大城,却并非日本国都,日本的京城是在一个叫京都的地方!”于中答道。
    “如此也十分了不得了。自隋唐之时,日本以‘遣隋使’、‘遣唐使’入学中原,到元代忽必烈派十万大军东征,再到前明倭寇乱华,日本一直逍遥于汪洋之外,更是多有不服王化之举。如今…手机小说站wap。。c N,于大人以满洲水师一己之力直捣其老巢,逼得倭人求和,扬我大清国威,着实是功在社稷!”于中话音刚落。就有人出面说了起来。于中不认识他,可是,其他的官员却都知道,此人正是新晋户部侍郎尤明堂。
    “不错。于大人此次确实为朝廷立功不小!”佟国维半眯着眼睛,微微扫了一下尤明堂这个敢抢在他面前说话的小子,也接着说道。
    “呵呵,于大人确实有功。不过,日本不过区区一岛国。能有多少实力?于大人伐之虽胜,恐怕也算不得什么大功吧?”兵部侍郎邵穆布出面反对道。
    “邵大人所言有理。区区日本,不过尔尔,我朝能臣武将遍地,随便派个人过去也未必不能建功立业!……大家说是不是呀?”原为户部左侍郎,现在已经调为内阁学士的阿山大声说道。他的话立时在在场官员之中引起了一片赞同的声音。
    “哼!说得轻巧,既然阿山你如此厉害,为何当年平定台海之时不见你上表请战?”于中本以为也会出现的胤禔等人并不在,不过,在大殿上依然有人帮着他说话。就像阿灵阿!
    “不错。这世上有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也就是指一些人只会嘴上痛快。真干起来却什么都不行。这渡海之战如果真的那么容易轻巧,当年皇上又何必非要让靖海候施琅领兵出战?随便派个大将不就行了?”工部尚书王鸿绪也笑咪咪地说道。
    “二位大人又何必长他人志气?日本怎么能与台湾相提并论?当年郑氏拥兵数万,据有海峡。占有澎湖天险,自然是难以对付。可那日本不过是一小小泽国,据本人所知,其国大将领兵也不过数千,如此实力,难道还不能轻易剿灭?”又有一名官员出列说道。
    “呵呵,日本大将只能领兵数千?牙图,你这个副都统还真是了不得,孤陋寡闻的也算可以呀……”揆叙朝着那人呲了呲牙,讥笑道:“不如你写道奏章。去向皇上请道旨意,准你过海与日本一战如何?我倒是很想瞧瞧,看你能不能打败日本!对了,我先提醒你一声,那日本国的人丁有一两千万,你可要记住了!”
    “一两千万?……”
    揆叙的话音一落,乾清宫里立时“嗡嗡”成了一团。很显然是震惊于日本的人口数量。毕竟,在许多官员的心中,日本这个时候不过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蛮夷小邦。
    “揆叙。你可不要夸大其辞!”阿山看以牙图被揆叙打掉了气势,立即站出来说道。
    “呵呵,阿大人,你以为我敢在这乾清宫上乱说话么?”揆叙笑道。
    “诸位大人!”一个老头又从队列里站了出来,朝着众官员说道。而他一出面,乾清宫里的“嗡嗡”声立即就消停了,这种局面立即为这老头增加了不小的气势。
    “王老夫子难道也有什么话要说?”佟国维朝这个老头问道。
    “虽然老夫并不知道这日本国是不是有一两千万人口,不过,据老夫所知,日本实力确实不弱。前明之时,其首领丰臣秀吉就曾领兵二十万寇犯朝鲜。后来虽败于朝鲜与前明联军之手,却也是让两国元气大伤。于大人今日竟能反克日本,确实是让人大为意外。老夫佩服!”这老头对于中拱手说道。
    “老大人过奖了!”虽然不知道这老头是谁,不过,于中也没有兴趣知道,只是朝这个老头拱了拱手,算是表达谢意了。
    “老夫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于大人,还请于大人能不吝赐教!”这老头又说道。
    “老大人请问!”
    “于大人,此次与日本开战,虽然得胜,可是老夫想知道,我朝能否继续制住这日本?会不会再像前明那样,再闹出来一个倭寇之乱来?”老头问道。
    “不错不错,倭寇扰乱海疆,其害万万不可等闲视之!”邵穆布插嘴说道。
    “诸位大人请放心。虽然日本实力也还算强,不过,我朝还不至于制不了它。只要我水师多加注意,日本纵是倾尽全国之力,也绝对出不了那几个小岛!更不要说威胁我朝沿海。”于中说道。
    “于大人能如此说老夫就放心了。”老头颌首点了两下,就要重新退回队列中去,不过,他才刚迈开步子,就见在列首站着的佟国维突然间站了出来。朝他拱手说道:
    “王大人果然是虑及深远,佩服,佩服!”
    “佟相过奖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两国征战并非等闲,老夫不过是尽一点儿身为臣子的本份罢了!”那老头也朝佟国维拱了拱手,答道。
    “呵呵,王大人虽然考虑的不少,不过。您老难道忘了?皇上早就下过旨意要建五大水师了么?如今于大人领着一个满洲水师就能打得日本告饶投降,到时五大水师齐集,难道还怕区区几个倭寇能闹出什么风浪不成?”佟国维笑问道。
    “话虽如此。可是,倭寇来去无踪,诡异难防,并不是好抵挡的。就像那前明,他们也有水师,却依然无法从海上决胜,反而还要靠步兵与倭寇争战。由此可见,虽然于大人此仗胜了。可还是要预防万一的好!”那老头并不买佟国维的帐。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还以为这老头有点儿见识,看来也尽是从书本上知道的东西。连什么叫做‘海军’也不清楚!”于中心中一动,想了想。终究还是放弃了趁机“教育”一下这些大臣们的打算。
    “王师傅确是老成谋国。我国虽胜了日本一仗,却也须得防着那倭人狗急跳墙,效法当年倭寇扰我海疆。此事本宫定当拟成奏折,送呈皇阿玛,请他定夺。”胤礽从头看到尾,终于又重新开口说道。
    “王师傅?原来这老头就是太子的师傅王琰。”于中又看了一下那王老头,暗暗心道。这王琰王老夫子,据说学识渊博,为人正派,深得康熙的信任。汤斌之后。胤礽的师傅里面就数他最德高望重了。……只是人太迂腐,好像读书都读死了。于中暗暗说道。
    ……
    “于爱卿!”
    等王琰退回队列,胤礽又站到龙椅前面向于中叫道。
    “奴才在!”
    “你此次攻伐日本,不仅扬我国威,难得地是还没用耗费国家一文军饷,并使得日本应允与我朝通商,有望解我朝钱荒之苦,功劳确实不小。本宫必会上奏吾皇,请皇上多多嘉奖!”胤礽脸上微带些笑意地说道。
    “奴才谢过太子殿下!”……不会就这么完了吧?你小子的前戏可全都是大场面。光那个纳尔苏就够有份儿的了。于中抬头看着胤礽,不住在心里琢磨道。而还没等他琢磨出什么来,就看到官员的队列之中又站出来一个人。
    “太子殿下,皇上南巡之时命您监国!所以,奴才以为您可以自行决定如何嘉奖于大人!”这个冒头出来的家伙对胤礽抱拳说道。
    “这……于爱卿身为满洲水师提督,主一方军政,本宫虽为监国,恐怕也不太好直接嘉奖,还是奏请皇上的好。”胤礽有些犹豫地拒绝道。
    “殿下,监国之职,乃是暂摄朝政。而且,皇上临走之时的旨意是‘若有重大难为之事,可快马奏报’。这嘉奖功臣之类,恐在不至于重大难为吧?所以,奴才以为,殿下您可以先行与各部院大臣商议一下如何嘉奖于大人,尔后再将所议结果上呈皇上即可。”那人说道。
    “这个……”
    胤礽还在“犹豫”,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突然间从殿后窜出来,跑到侍立在龙椅不远处的何柱儿身边一阵嘀咕,而何柱儿在听完了了小太监的禀报之后,先是挥手让其退开,接着,也不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那么趋步走到胤礽身边,对着胤礽咬起了耳朵。
    “序幕你演了这么久,现在终于开场了!”于中看着胤礽的表情有犹豫变成讶异,立即就意识到胤礽这是在搞什么,莫名其妙的,他的心里居然升起了一股看好戏的心思……倒要看你能弄出什么东东来!打定主意之后,于中又顺溜着扫视了一下周围的大臣,居然看到佟国维也正朝自己看来,嘴角也带着一丝笑容,那丝笑容,他怎么看都觉得是“看好戏”!
    咬完耳朵,何柱儿又重新退回了原位。胤礽又站了一会儿,在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的身上之后,终于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日本使臣到了!”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四十九章 诬你没商量
     更新时间:2008…12…29 11:55:39 本章字数:5069
    “日本使臣?”
    胤礽的话又在乾清宫大殿里搅起了一片声浪。
    “来的还真是时候!”于中暗暗嘟囔了一声,心里暗暗起疑。
    “太子殿下,日本使臣何时来的?奴才怎么没听到他们到京的消息?”阿灵阿出列问道。身为理藩院侍郎,日本如今又是自认藩属,要想进京自然要向他报备。
    “这日本使臣先到了朝鲜,又从朝鲜坐船直接到了天津,刚刚才到京城,接着就来请求晋见,理藩院不知道也属正常。”胤礽答道。
    “蛮夷就是蛮夷,果然不懂规矩。还有那天津的官员,怎么能让这些倭人随意入我国中?殿下,待奴才先去打发了他们,等过段日子再让他们来晋见,也免得误了咱们的正事。”阿灵阿朝胤礽拱手说道。
    “阿大人你这是什么话?这日本既然已经是我国藩属,我朝身为宗主之国,理应有包容之胸怀。你也不必为了他们没有向理藩院报备这么一点儿小事就生气吧?……化外之民,何必计较?”阿山又出来说道。
    “就是。今天于大人也在,若是这帮日本人不服王化,正好由于大人出面镇慑……咱们可不能错过这么一个机会啊!”刚刚被揆叙讥刺了几句的副都统牙图又跳出来说道。
    “太子殿下,我朝向来宽待藩属,这日本虽曾与我朝交战,如今却已归顺。现今其国使臣刚到北京便来求见,可见其心颇诚。若是不见,恐怕让人家说朝廷有失礼仪啊!”礼部侍郎吴信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