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强兵-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斥候看得目瞪口呆,随后对田丰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元皓先生不着慌呢,原来他早就预料到了啊。(未完待续。)


七一零章 神医华佗
    “他要我去,我就得去?我呸,老夫不去!王鹏举那小子就是个骗子,大骗子!”
    斥候并不知道,田丰也没能冷酷到底,回府不过片刻,他就被人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只有苦笑摇头的份儿,哪里还扮得了酷?
    “元化兄,主公请你来青州,的确用了些……嗯,心机,但也谈不上‘骗’字吧?您也看到了,中山、常山这边确实有很多病患,若没有您主持大局,张医令一个人可支撑不过来。何况胡虏入寇,北疆大战连场,倒时候……”
    田丰在中山主持内政、战后抚恤、重建的工作一把抓,境内很快安定,百姓几乎把他当做了万家生佛,威望仅在王羽之下,这当口敢当面喷他的自然不会是普通人。
    说话的是个很难看出年纪的老者,说是老者,主要是因为他说话时语气神态都是老气横秋,而且田丰也称之为兄。单从外表上看来,这位身穿青色道袍之人,也许有几分道骨仙风的气质,但老态却无论如何都是说不上的。
    寻常老者,在五十岁的年纪上,须发早就花白了,岂能如此人一般亮黑如新?若不是脸上的皱纹多了些,写满了岁月沧桑的痕迹,说他是位青年,怕是也有人信的。
    “田元皓,你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华佗气哼哼道:“苍生疾苦?如今天下烽烟处处,哪里的黎民不受苦?江东那位小霸王比你家主公还不管不顾呢,打完仗的地方,比胡虏经过的地方也强不了多少,那里需要救助的病患多着呢,偏你们河北的百姓金贵不成?”
    猛一拍桌子,华佗义愤填膺的喝道:“告诉你,老夫之所以随他北上,纯属被他给忽悠了!”
    “……”田丰刚含了一口热茶到嘴里,没等咽下去,就听华佗说这话,好悬没把茶喷对方一脸。被忽悠就被忽悠呗?青州上下,被主公忽悠的人还少么?说的这么自豪,这么理直气壮算是怎么一回事?
    “师父,您喝口茶,消消气。”一边张宁素手奉茶,柔声道:“上当了也不是您的错,只是您宅心仁厚,被人觑准了,利用了而已。”
    “还是我的乖徒儿贴心……”
    转过头,华佗一下就变得和颜悦色起来,接过茶杯,感受着温热的气息,他又想起一段公案,于是继续抨击起王羽来:“王鹏举这小子,就是个有眼无珠的浊物!老夫这徒儿才貌双全,哪点差了?偏他视若无睹,连个名分都不肯给,元皓老弟,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儿嘛!”
    “……”田丰继续闷头喝茶,这话题里面全是坑,打死也不能接!
    “元皓先生说的是公事,师父,您说这个干什么?”张宁俏脸飞红,嗔道。
    “怎么不说?”华佗一吹胡子,冷哼道:“华夏几千年,谁没事整天让女儿家在外奔走?一下子是徐州,一下子又是兖州,这又一口气给指使到幽州了!哪儿危险往哪儿去,还连个名分都没有,凭什么啊?”
    “我看呐,他就是欺负你娘家没人,否则按照顺序,你就是第三没错!徒儿别担心,张道兄驾鹤西游了,可还有你师父我在,虽然咱爷俩刚认识没几天,但咱们道家讲究的是机缘,不用在乎那些俗礼。这个公道,老夫定要给你讨回来才算完!”
    “……”田丰的头低得都快贴上胸口了,他不敢抬头,不然肯定会让华佗看出他在偷笑,搞个不好,老头的矛头又要冲着自己来了。
    “师父,您再说,我,我便不依了!”
    张宁本质上是个与世无争的姓子,虽然和王羽的关系在青州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但被华佗当众说起,她还是觉得羞得不行。可偏偏又说不出什么重话和辩解的话来,只急得满脸通红,连雪白的脖颈上都染了一片赤红,看起来很有玉女怀春的味道。
    “好,好,不说,不说了。”华佗不怕王羽,也不在意田丰,不是故意卖弄,只是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无欲无求罢了。但对张宁,他就紧张得多了。
    名师出高徒,伯乐固然不常有,千里马同样也不是大白菜,他漂泊半生,一身医术已经登峰造极,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弟子传授衣钵。
    不是他敝帚自珍,实在是好徒弟不好找。心姓肯定要好,谁喜欢欺师灭祖的徒弟啊?天赋也不能差,不然累也累死了,还谈什么传衣钵?
    挑来挑去,结果就这么耽搁了,要不是一时不慎被王羽拐来青州,遇上了张宁,华佗这身医术八成会按照历史固有的轨迹,就此失传,成为后世的重大遗憾之一。
    好容易找到的徒弟,重要姓不在老来得子之下,华佗对王羽横眉冷目,未尝不是替徒弟抱不平的意思。现在,张宁就是他的命根子。
    “不过啊,女子可以学医,治人,但终究还是要和藤萝一样,有个依靠的……也不知那小子怎么想的,大江南北走着,收罗了一大群莺莺燕燕,却都在外宅放着,莫非是有不举之虞……嗯,也不对,老夫上次看他面相,气血两旺,精神得很呢。”
    眼见华佗越说越不靠谱,田丰赶忙出面圆场:“咳咳,元化兄须知,主公身负国家大业,从初平元年至今,一直东征西讨的,这不是没有闲暇么?所以,正要我等为君分忧,他才能家国兼顾不是?”
    “这倒也是。”华佗点点头,很讲道理的认可了田丰的说法:“也罢,那老夫就去幽州走这一趟……不过话说回来,元皓老弟,今天你这话可是撂在这里了,这个保人你做定了,等幽州战事一了,婚事……”
    “师父!”
    “好,好,不说了,不说了。”华佗一边安抚徒弟,一边反手在背后,向田丰竖起了三根手指。毫无疑问,这位神医是在提醒田丰,一定要保证徒弟的排位。
    田丰啼笑皆非之余,眉头很快又皱了起来,张宁心细,怕田丰对师父不满,轻声问道:“元皓先生,您这是……”
    “唉,还不是心忧眼下的战局?”田丰点点手中军报,长叹道:“国事艰难,百姓何辜啊!”
    “飞狐道的鲜卑大军,不是已经被纪将军堵住了吗?主……主公他在范阳也是连战连捷……”张宁眨眨眼,不明所以。
    “羽林军主力已经到了涞山,就算纪灵守不住广昌,以文则的稳重,西线也不至有失。老夫只是担心,鲜卑人另有算计……以胡虏的狡猾,看到飞狐道不通,知道计谋败露,应该会另觅战机,而非强攻硬打才对。”
    说着,田丰将信纸摊开,指着末尾一处解释道:“东线也有警讯传来,在阎柔等人的配合下,乌丸人大举西进,一举攻破了卢龙塞,然后在土垠城击败了田楷,现在东路已是一马平川,蹋顿既可以选择继续西进,和鲜卑人夹攻蓟县,也可以南下攻打漂渝津,形势,险得很……”
    听田丰说得郑重,张宁也是心中一惊,凑前一看,正看见最后几句话:“咦?子义将军已经迎战去了?他是咱们青州的头号猛将,那个叫蹋顿的,应该不是他的对手吧?”
    田丰脸上苦笑意味更浓:“若是他二人单打独斗,别说一个蹋顿,就算十个,子义也能战而胜之。可现在……唉,子义身边只有五百部属,虽然有水军的优势,但辽西一带天气冷得很,河流,甚至近海都已封冻,纵有水军,也无用武之地啊。”
    现在鲜卑人的策略已经变得很清晰了,他们就是要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发动全面的进攻。
    飞狐道的鲜卑军队暂时不用担心,发现于禁的主力抵达后,他们肯定会转强攻为牵制。不过这样一来,为求稳妥,于禁也不能分太多的兵去支援中路,羽林军就这么被牵制住了。
    王羽打败麴义之前,范阳其实也是个牵制点,再加上东路的乌丸,中路的鲜卑主力,以及鲜于辅的杂胡主力,幽州的形势可谓错综复杂,同时也是危机四伏。
    现在看似在牵制的敌兵,如果发现了己方战线的弱点,随时有可能变成强攻模式,现在强攻的战线,也随时有可能改变为牵制,甚至诱敌。
    稍有疏漏,就是满盘皆输的结局。
    这就是胡虏最难对付的地方。本来胡虏是狡猾不到这种程度的,不至于连田丰都忧心忡忡,但他不会忘了,对方阵营中还有阴谋家许攸,以及通晓幽州情势的一群杂胡首领。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胡骑的威胁被放大了何止一两倍?进入幽州之后,青州反倒像是在敌境作战一样,没有接应,也不识地理,太史慈出发前,就很可能没考虑到辽西河流、海水封冻的情况,这一次想必是要无功而返了,但愿不要影响到东线的士气才好。
    “原来是这样……”花了点时间消化田丰传达的信息,张宁突然转向华佗,急道:“师父,救兵如救火,以徒儿之见,咱们还是立刻出发的好!能多让一个战士恢复战力,对未来的大战,就有一分助益啊!”
    “罢了,罢了,谁让老夫只有这么一个徒儿呢?就让那小子再得意一回吧。”(未完待续。)


七一一章 王羽的打算
    “主公,您当初邀请元化先生北上的时候,到底答应了什么?怎地会惹来如此之大的怨气?要不是张医令苦劝,搞不好他真的不肯来幽州呢。”
    诸葛亮看着王羽,满面狐疑。
    华佗他见过,除了医术高超之外,完全就是一派隐士风范,脾气或许古怪些,但绝对算不上暴躁之人。王羽能延请到这位世外高人随军效力,本就是很让人疑惑的一件事,现在看来,其中似乎还有其他隐情啊。
    很显然,自家这位很擅长忽悠的主公用某个承诺引起了华佗的兴致,然后却没有兑现,惹得后者大为不满,差一点就要一拍两散了。
    诸葛亮很好奇,自家主公忽悠的人不少,但基本上事后都没什么手尾,这一次终于是失手了吗?
    “唉,此事一言难尽啊!”王羽被问到了伤处,不由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他笼络人才最大的法宝,无非就是利用先知的优势,投其所好。
    华佗是医生,要投其所好当然要在医学领域中想办法,王羽虽然会的很多,但医术方面的知识却近乎为零,即便因为任务需要学了些急救的手段,和中医也是不搭边的。好在华佗不是普通的中医,而是华夏历史上,罕见的以外科手术而闻名后世的医生。
    在江淮见到华佗时,王羽展示了一下急救处理的手法,引起了华佗的兴趣,然后两人就外科医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谈论,王羽让华佗意识到了外科医学系统化的美好前景,这才顺利邀请到了这位神医。
    不过,深入接触之后,华佗很快就发现,王羽压根就是个半桶水,他所有的医学知识都在刚见面的时候展示完了。要不是青州的铸造技术提升,在王羽的指导下,打造出了一些华佗很感兴趣的医疗器械,华佗可能早就离开青州了。
    “张医令得的是太平道那一脉的传承,防治疫病很有心得,但在外伤方面,只能说是普通,有华神医来坐镇,北疆这场大战中,将士们就多了一层可靠的保障,思及于此,本将哪还顾得个人的些许名声?”
    汉末有建安三神医之说,华佗在外科造诣非凡,张仲景则不用说,第一内科圣手,至于那位隐居庐山,留下杏林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