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风云录-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概沉吟稍许,问道:“总帅打算强攻?”
    “强攻是下下之策。”李虎说道,“但目前似乎只有强攻一条路。”
    “强攻损失惊人,义军如果久攻不下,既损耗兵力又耽误时间,得不偿失啊。”侯概捋须轻叹,“总帅最好是另想他策,强攻不可取。”觑,知道侯概已经委婉拒绝了。
    侯概和张关羽的想法应该差不多,此刻义军已经走到绝境,败亡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以他们有限的力量,根本帮不了义军。锦州屯有辽人重兵,而且它距离平州路很近,大约六百多里,不管是张关羽地武勇军,还是侯概、吴撞天的云海军,都很难截断辽军的粮道,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辽军的前后夹击。===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他们不会干。
    “听说千山和长白山一带有一支渤海军。”高宝龙说话了,“云帅,你和他们有没有联系?”
    侯概点点头。当然有联系了,山里渤海军所需要的物资大都靠云海队偷偷运过去,否则他们靠什么支撑到现在?
    “那你能不能把山里的渤海军拉出来?”高宝龙说道,“你和海帅手上有不少大船,从海路走,不过两三百里……”
    侯概连连摇手。高宝龙是急病乱求医,纯粹胡扯八道。这是冬天,大雪封山,山里地渤海军很难出来,再说即使下山了,还有金军地阻杀,就算他们安全撤到海边,军队带家眷,好几万人,也没有那么多船只运输。
    “山里的渤海军在金军地围剿下,岌岌可危,很多人出山投降了,剩下的人躲在山里,根本不敢出来。”侯概苦笑道,“我亲自赶来拜见虎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向虎王求援,希望他能借给我一支军队,打进辽东半岛,占据镇海府,把山里的渤海军救出来,但是……”
    但是现在义军自己都岌岌可危了,他当然无法开口借军队。虎坐在火盆边,两眼呆呆地望着跳跃的火苗,心里不停地重复着高宝龙那句话,“从海路走……”
    突然,一个奇思妙想从他的脑海里翻涌而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从海路走……”
    “云帅,你有多少船?”李虎没头没脑地问道。
    “云队加海队,大约六百多条船,其中大海舶三十多艘,普通海舶一百多艘,小船五百多艘。”侯概也不想隐瞒,这些海船对于被困义军来说,就是一堆木头,啥用也没有。
    “大船能运多少人?”李虎急切问道。
    “大约一百四五十人。”侯概看到李虎两眼发亮,心里暗自嘀咕,他问这个干什么?义军就算要逃,那也要往山里逃,往海上逃就是找死啊。
    “普通海舶呢?”
    “大约五六十人。小船大小不一,一般来说,也就能搭乘十几个人。”侯概说道,“不管大船小船,都有人数不等的篙师水手和淡水食物等物资,所以,我说的搭乘人数基本上是极限。如果长途运输,因为人多,需要装载更多的淡水和食物,那么这个人数还要削减。”
    李虎扳着手指头算来算去,嘴里还念念有词。
    一帮将帅们奇怪地看着他,不知道他又在搞什么玄虚,屋子里随即安静下来。“从锦州到榆关,走海路的话,需要多少天?”李虎又问道。
    “这不太好说。”侯概说道,“要看天气,看风向,如果顺风的话,五六天就行了,如果天气十分恶劣,逆风而行,恐怕要十几天时间。”
    “二十天时间够了吗?”
    “二十天肯定够了。”侯概疑惑地望着李虎,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二十天之内,你帮我把一万大军送到榆河附近的海面上。”李虎手指地图上的榆关,笑着说道,“我要夺下榆关,一剑封喉。”
第五十章 奔袭
         一剑封喉?
    奇袭榆关?
    走海路?这个想法太不可思议了,匪夷所思,一帮将帅们愣了半天,都在想此计的可行性。
    一万大军登陆后,怎么打榆关?攻占榆关后,必定会遭到辽军的前后夹击,那援军从何而来?粮食武器又从何补充?义军奇袭榆关,锦州的辽军会不会南下支援?两地相距六百多里,锦州辽军显然不会回援。平州距离榆关非常近,辽兴军会蜂拥而至,猛攻义军。
    不过,义军奇袭榆关一旦成功,等于切断了辽军的粮道,锦州的辽军为了摆脱困境,势必会主动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义军就有了攻占锦州的机会。也就是说,李虎奇袭榆关的真正目的,还是截断辽军粮道,迫使锦州辽军主动出战,诱敌出击。这和蒺藜山一战如出一辙。
    换句话说,奇袭榆关的一万大军其实就是诱饵,李虎打算用一万条生命换取锦州。
    强攻锦州,义军兵力严重不足,其损失之大可想而知,而且还肯定打不下锦州,但假若用此计,义军不但无需强攻锦州,还可以用最小代价赢取胜利。^^ ^^
    李虎很残忍,让一万将士去送死,但只有如此残忍,才能赢得攻占锦州的机会,才能挽救义军,挽救追随义军的几十万百姓。这间屋子里的人,眼光都很敏锐,头脑都很聪明,胆子都很大。
    事情想清楚了,得失权衡好了。接下来就是一句话。“从总帅令,奇袭榆关,攻占锦州。”
    李虎拿出了策略,具体怎么办,他一个人的能力不够,需要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想主意。
    柴云马上开始分析奇袭榆关后,锦州形势的一系列变化。
    从武蓬龙送来的消息可以知道锦州地屯粮只有十五天地储量。耶律大石带着一万军队离开后,锦州还有五万大军,五万张嘴。一天的粮食消耗很大。榆关一旦丢失,辽军粮道断绝,锦州辽军在十五天之内必定会做出反应。
    问题是。奇袭榆关的义军能否支撑十五天?
    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一万义军守一座关隘,正常情况下守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但他们没有粮食武器的补充,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由此,他们想到了张关羽的建议。如果张关羽能及时南下,可以给攻占榆关的义军以有力支援。另外,侯概和吴撞天的云海军也可以从海路予以支援,适当给攻占榆关的义军补充粮食和武器。三支军队齐心协力,或许可以支撑十五天。
    但这一仗不能有“或许”,必须万无一失。所以锦州方向的义军还要想出一个计策来,在守城辽军犹豫不决的时候,帮助他们下决心,以便抢在辽军收复榆关之前。把锦州辽军诱出来。
    这个计策容易设定,相比奇袭榆关要简单得多。辽军粮道被切断后,军心已乱,主动出击攻杀义军是唯一地办法,所以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出击“机会”就可以了,比如佯装大军崩溃,或者饥民暴乱。都可以。
    在海北州的刺史府内。李虎、侯概,还有几位主帅和帅府主要官员们。围坐火盆,热烈商讨,通宵达旦,至黎明时分,一个详细地攻克锦州的计策拟制完成。
    奇袭榆关的军队由虎烈第四军和第三军的第七将组成,共一万人。
    这支军队的统帅只有一个人选,那就是罗青汉。罗青汉当仁不让,主动请缨。为便于指挥,虎烈军副帅铁鹰领第七、第九将,虎烈第四军军帅高缘领第十、第十一将。
    四将军队马上出发,带着足够的粮草和武器,乘着大雪纷飞之际,沿着冰河而下,昼伏夜行,急速赶到大灵河的入海口潜藏。
    侯概出海后,马上召集云海军,集结所有船只,迅速赶到大灵河入海口与罗青汉会合。大军上船后,从海路赶赴榆关,在榆河附近海域登陆。
    登陆之后的路程,则由张关羽的手下张天棍带路。^^^^他曾说过,有隐秘小径飞越榆关,既然如此,当然就能利用这条隐秘小径偷袭榆关。
    虎烈军攻占榆关后,则据关坚守。其间,张关羽会带着武勇军支援而至,而云海军一边给虎烈军输送粮草武器,一边从榆关侧翼展开进攻,以为策应。
    虎烈军竭尽全力守关,至死不退,等待主力攻占锦州后,飞速支援。
    榆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义军南下幽燕地咽喉,也是义军在黑山站稳脚跟的屏障,所以,除非军队打光了,否则坚决不退,想尽一切办法坚持下去。
    为了得到侯概的全力帮助,李虎郑重承诺,“只待我在黑山站住脚,马上帮你攻打辽东半岛,把困在大山里的渤海军救出来。”
    侯概又惊又喜,连声感谢,高宝龙更是激动不已,跪地谢恩,“总帅,我愿意带着渤海人攻杀榆关。”
    李虎把他扶了起来,“打下锦州后,你地第一军就是南下选锋军,只要你能以最快速度杀到榆关,那就是大功一件。”
    第二天上午,侯概匆匆离开,急速出海召集云海军。
    李虎急召张天棍,请他帮个忙。至于帮什么忙,李虎没有告诉他,“你跟着罗帅,到时候就知道了。”
    李虎再请诸夏,请他带着铁卫营的准备将王大忠一起去见张关羽,口头传达命令。奇袭榆关的计策,万万不能泄漏,所以李虎一再告诫王大忠,此事只能告诉张关羽一个人。
    一切准备就绪后,罗青汉、铁鹰、高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带着军队悄悄离开了海北州,踏上了险阻重重的征程。
    回到趣义州后,李虎召集各军主帅和帅府官员,开始商议诱敌之策。
    将帅们几乎异口同声,认为诱敌出击,难度非常大。首先辽人有了蒺藜山大败的教训,不会再轻易出击了,其二,义军被困大小灵河之间,前后都是辽军,且数量庞大,他们只要牢牢守住两端,时间一久,义军粮草不济,再加上几十万饥民的拖累,自然会不战而溃。所以想来想去,辽军都没有主动出击地必要,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战而取得胜利,能不能而建立功勋,为什么要打?
    李虎深有同感,这个诱敌之策没有想象地那么简单,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怨军。
    自从爆发饥民南下的事情后,义军和怨军矛盾加剧,但双方考虑到目前地困境,都比较克制,唯恐被辽军知道后加以利用,现在看来,要反其道而行知,不但要把双方的矛盾挑起来,还要让辽军知道,让辽军加以利用,这样才能将计就计,诱敌出击。
    试想,如果义军和怨军打了起来,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了,辽军还会躲在城里不出来吗?显然不会,为了捞取战功,他们肯定要出来捡便宜。
    李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涉和柴云,征求他们的意见。两人大吃一惊,一口否决。
    现在怨军和义军的矛盾比较大,董小丑和一帮怨军将领们又不信任义军,所以这事太冒险了,搞得不好就会弄假成真,那时候就不是大麻烦,而是极有可能被辽军一锅端,全军覆没。
    李虎被泼了一盆冷水,但他没有死心,他想到了风卷云的话。风卷云对董小丑的评价很高,还说当年汉王李弘非常欣赏和信任董小丑,另外,从董小丑举旗造反和北上接应义军这两件事来看,这个人的确很不错,应该值得信任。
    李虎想到半夜都睡不着,最后一咬牙,从被窝里爬起来,连夜赶到了宜州,面见董小丑。
    他把奇袭榆关的事告诉了董小丑。这件事除了罗青汉、黄涉和柴云等几个义军主要将帅外,没人知道。董小丑由此感受到李虎对他的信任,尤其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李虎还是信任他,这让他非常感动。“我们必须把锦州的辽军诱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