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对照着上面的图谱,看着实物,听着讲解,那种感觉着实不错。
  太宗赵光义时代,“军中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锸、枴、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床二,镰二;队具火钅赞一,胸马绳一,首羁、足绊皆三;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单单一个班的装备,就是如此精良,各方面因素考虑如此细致,更何况后来经济发展,军队装备更是大力改善,可以说到了南宋年代,宋军是真正武装到了牙齿,而宋军的士卒们,从来不缺乏勇气,宋军的名将们从来不缺乏智慧,士大夫们也从来不缺乏风骨,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煌煌天朝,这样一个文明社会,却先溃于靖康再亡于祥兴,岂不令人深思么?
  宋朝时代的冷兵器,可以说达到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下能达到的高点,而且尤其是因为幽云之地落入敌手,宋军缺乏足够的战马,因而大力发展步兵,尤其是这种武装到牙齿的重型步兵,有人说什么轻骑兵在冷兵器时代不可阻挡,这着实荒谬,世界上没有无敌的军队,在这生产力水平相对,武器杀伤力没有几何级差别的前提下,失败就一定是战术思路不对。凭借宋朝时代的冷兵器水准,如果战术得当,布置巧妙,远近长短结合,完全可以大破不可一世的轻骑兵,神宗开边时童贯等人不就打得西夏落花流水么?
  宋代长兵沿袭隋唐旧制,在长柄的兵器方面,有大刀、戟、斧、钩、鎚等,可说无奇不有,这些都是为了能以重步兵对抗游牧民的骑兵而制作的;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先后是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在太宗北伐失败后得到大量装备,尤其是南迁以后,更成为宋军的王牌,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曾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
  至于众所周知的枪,它的地位极其重要,杨家枪更是当时天下第一武技。可以说宋代是枪的黃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萧统记得的就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键枪、梭枪、褪枪、太宁笔枪、短刃枪、抓枪,藻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只可惜后世萧统跑遍了博物馆研究所也没有见到真家伙,据说传世实物屈指可数,而如今,萧统却可以真切的看到了真家伙。只是,枪还在,满门英烈的杨家将,却早已不在。想到这里,萧统不禁有些唏嘘。
  也許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縮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枪纂,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
  在宋代,长柄大刀也很受重视,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于明清两代除分別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到了宋代,殳开始称为棍棒,作为步战兵器,重新有了较大发展。《武经总要》上图列了七种棍棒的形制,棒首大多带刃或包铁,杀伤力也进一步增强。作为宋代军队步战兵器的棍棒,与作为先秦的车战兵器的殳相比,木柄的长度大大减少,形制上也相对简化。宋代还有钩杆,叉杆等杂形长兵,略带胡风。
  宋代短兵,吸收了党项人和六谷部的风格,形式庞杂,有蒺藜,蒜头,铁鞭,连珠三节鞭,铁锏,铁斧,铁棒等等。铁鎚等,在接战时配合长刀使用,以破解敌军的铁甲,而长刀也变化为刀身微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并带有护手的型式,坚重有力,不过张世杰介绍,此时有了纯熟的夹钢技术。
  只是,一直被后世大力吹嘘的龙泉宝剑,在军中却很少使用,只作为军官的佩饰,张世杰腰间就挂了一把,可是在厓山时萧统看得分明,张世杰明明是用刀的。龙泉宝剑短刃厚脊钝锋,样式重拙,不利击刺,显然象徵多於实用。
  接下来,萧统就看见了最令他激动和神往的武器,也是冷兵器时代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弓弩!
    第二卷 经略台海 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臂弓
     更新时间:2008…11…19 22:45:09 本章字数:2291
  令人不解的是,神宗以后,一度军政软弱,军队涣散,可是恰恰是在这个时段,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伟大的匠人们以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細琢,而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細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脫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宋代的弓名目繁多,有名的就有麻背弓,黄桦弓二种;箭有七种,名曰鸣铃飞号箭,点钢箭,火箭等等;弓弩更是数不胜数,有名的就有黑,雌黄,白桦等五种之多。
  至于和弓同时而生的弩,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將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张弩,采用三組轮射的迭射法,而威震天下的“神臂弓”的发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可至一百三十丈,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单兵武器的颠峰。而萧统今天,很大程度就是为了这神臂弓来的。
  只是,这等神器,如今台湾岛上却是没有!这不得不让萧统感到遗憾,所幸那神臂弓的图纸却还在,萧统捧着那绘制精准翔实的图纸,仿佛已经感到那箭簇瞄在身上的那种独特的压力。
  “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神弓一出,天下无敌,只恨昔日历代先君雅不欲靡费巨资,致使此神器一直未能大量装备,若是前线边军有此神器,焉能让夷狄入塞,遂有靖康之耻景炎之变?”张世杰站在萧统身后,看着那自己早就看过千遍的神器,喟然叹道。
  “张枢密可曾试过这神臂弓的威力?”萧统放下图纸,颇有兴趣的问道,从来台湾以后,萧统和张世杰两人的交流明显减少,毕竟目前基本没有战事,萧统也是忙于内政,自然和陆秀夫等文臣走的近些,自然和张世杰也就显得疏远了。
  可是,在这小岛之上,大家闲着没事干,很快,关于张世杰失宠,皇帝将要夺兵权这样的传言就起来了,对于这个,萧统可不敢怠慢,忙在这次亲自带着张世杰来视察,相信这样一来,马上谣言就不攻自破。
  当然,由于张芷嫣还在宫里和杨太后作伴,加上张世英手握重兵在澎湖,张世豪带着船队还在满刺加那张家明明是圣眷正隆,哪里有半点失宠的意思?
  “昔日在淮泗之时,臣追随李庭芝大帅,曾经有幸见过这神臂弓,彼时李帅令最强壮之士卒以足踩蹬张弓发射,其箭矢出则呼啸,射则必中,箭杆兀自颤动不止,微臣尝射五箭,即精疲力竭,可见此弩之强。”
  萧统一听,马上来了兴趣,这敢情好,张世杰的功夫自然没得说,如今这弓弩竟然如此强劲,看来史书上也不尽是吹牛,忙道:“张枢密,这神臂弓威力固然不凡,不过朕担心,如此强弩,却需以脚力拉弓,这敌人骑兵一旦冲来,如之奈何?”
  “此事无妨,军中可设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这样来减短发箭间歇,而且,这弩也可以轮排而设,自然可以依次射之。”
  “唔,那成,既然张枢密如此推崇此物,那朕就传谕刘子厚,让他也拨出人手,给朕大造这神臂弓,反正有图纸,就一定能造得出来。”
  “陛下,这花费……”张世杰心中虽喜,可是依然面有忧色,他当然知道这神臂弓一旦上马,那就是烧钱,怕是丝毫不会比火器少,而小朝廷财政困难,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无妨,朕那,就等着世豪给朕带银子了,世豪如今在南洋干的不错,朕,很满意。”萧统盯着张世杰,一字一字顿道。
  张世杰身子微微一动,忙行礼道:“微臣代张家上下,谢陛下恩典。”
  萧统淡淡一笑,这次却是坦然受了他的行礼。
  看完了神臂弓,自然少不得床弩床弩,这玩意如今武库里有样品,随行的武库守备王炳带着萧统走到床弩面前,开始讲解:“陛下,这床弩乃是从泉州带来的呢,现在陛下看见的这台是四弩中号的,当然还有两弩的,从小号至巨号,种类繁多,这台床弩还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如此一箭而出,人马皆毙。只是由于过于沉重,使用要求也很高,才没能大量装备。”
  王炳先前其实一直也很上心,可是那时候萧统正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兵器谱里,无暇管他,后来又和张世杰交谈,如今王炳可算是逮住了一个机会表现自己了。
  萧统摸了摸桁架,在拉了拉弦,却纹丝不动,倒把他的小手勒的很痛,萧统不由滋滋牙,道:“这玩意还真的挺硬,张枢密,你怎么看?”
  张世杰想了想,沉声道:“微臣以为,若是朝廷有余力,则可造多少,造多少,不但神臂弓,床弩,以及陛下还没看的车弩,都得大造,虽然陛下发明的火器威力不凡,可是恕臣直言,那十年内,火器是代替不了弓弩的,尤其是打大仗的时候,再者,根据现有的情况,臣以为台湾反攻大陆一役很可能会大大提前,因此陛下对于火器也不能全盘依托,臣窃以为不可放松弓弩的制造啊。”
  张世杰这话大概是萧统鼓捣出火绳枪后就憋在心里了,如今终于说了出来,看来他憋得也很辛苦,而萧统的眼神此时很锐利,很玩味,不过张世杰依然坦然的迎上去,虽然,那有俯视的嫌疑……
  “好,朕依你,所有弓弩之事,军中要多少,就造多少,此事张枢密可以会同王炳,和陆相,刘子厚商量出个章程,然后报朕,朕一定尽快决定。”
  说罢,萧统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了出去,抬头看看正中天的阳光,虽然感到一阵阵刺眼,可是萧统依然觉得心中畅快,他相信,张世杰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而谢恩后的张世杰看了眼满脸喜色的王炳,然后拿起神臂弓的图纸,若有所思。
    第二卷 经略台海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原乱向
     更新时间:2008…11…19 22:45:10 本章字数:2283
  元廷对于黄河泛滥之地,也不能说不用心,朝廷的赈济粮下发的还算迅速,只可惜被天机阁给搅和了,还趁机掀起了民变,导致河南山东等下游地带情况一度紧张,不过,这一次元廷没有“意气用事”,还是迅速调拨了第二拨粮食,并且派重兵把守,这次到没有出岔子。
  粮食是确实到了河南省,可是各级官吏大小商人却是蜂拥而上,一阵抢夺后,原本许给百姓的大米饭大馒头,就成了稀米汤和窝窝头。不过,这样百姓虽然仍不满意,可是有怨气的大多已经造反,留下来的都是最最温顺德绵羊,虽然只能吃个半饱,也就凑合了。
  接下来,等到阿里海牙带着精锐的侍卫亲军和从地方抽选的五卫镇戍军从东到西这么扫过去以后,七旗白衣军已折其三,中原大地暂时没有了烽火和硝烟。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万事皆休,风平浪静,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