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铜镜-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续了二百九十四年,史家称它为“春秋时代”。
  就在春秋时代的初期,齐僖公主政下的齐国,已经十分强大,国力丰富,举国尚武嗜战。
  齐僖公有两个女儿,姐姐宣姜,妹妹文姜,同为闻名当世的绝色美人。宣姜嫁到卫国,连她的公公卫灵公都为之心族摇荡,全国士民更为之如痴如狂。而《诗经。郑风》有诗云:
  “有女同车,颜如舜花,将翱将翔,佩玉琼踞;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此诗中对齐文姜的美貌,描绘得纤毫毕陈,除了把她形容成像木瑾花一样的艳丽而外,还称誉了她的贤德淑慧。
  大国、美人,自然趋之者若鹜。正好邻国鲁桓公新立,一心想要缔婚大国以为奥援,派遣公子翚赴齐说合,齐僖公欲图齐鲁联盟,以求西谋燕赵,当即欣然允诺。却殊不知文姜其实已心属公子姜朋生。
  姜朋生是齐僖公堂弟姜堰之子,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后战死沙场,齐僖公于是将功臣亲王之后的姜朋生接入宫中,与齐僖公之文姜诸儿(后来的齐襄公)以及女儿宣姜、文姜一同学习玩耍,如今虽已长大,但彼此仍不顾嫌隙地照常往来,情窦初开年纪,姜朋生与文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自然产生了儿女之情。
  春秋时代,男女关系本来就十分随便,而齐国更是保留了东夷性开放、尚武功的遗风,所以姜朋生与文姜不但终身私订,甚至有了肌肤之亲。
  但此时齐僖公为自己的雄图霸业,为了自己政治上的考虑,竟然答应将文姜嫁给鲁桓公。消息一出,对二人来说,不啻晴天霹雳。
  就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夜,姜朋生在竹简上刻了一首情诗辗转递到文姜手中: 
  “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诗中意思既赞美文姜美艳如桃花,更感慨其花落鲁地,字里行间,尽是无可奈何的叹息。
  文姜见字,当即以指血书于素绢,回应曰:
  “桃树有英,烨烨其灵,石烂海枯,乃与君绝,叮咛兮复叮咛!”
  意思是,花前李下之约有圣明的神灵作证,若非海枯石烂,绝不背信弃义。
  出嫁之日,文姜精心打扮、梳妆,凡睹其芳容者,无不惊为天人。
  按照齐国风俗,嫁女方当众展示其陪送嫁妆,无数奇珍异宝虽然摇曳生光,但在文姜面前也是喑然逊色。
  最后一件陪嫁品是当年齐僖公灭东夷后得获的一面铜镜,据说乃当年赤尤与黄帝大战之时所用神器,曾九战九胜,但此镜又有反噬之力,终于最后一战时反噬其身,为黄帝所灭,但此后无人再懂此镜玄机,此番齐僖公嫁女竟拿这件神物作嫁妆,其心也实属叵测。
  文姜从铜镜上看到了人生之无常,虽贵为公主,又奈何身不由己,遂于镜前作诗一首: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车子归止,其徒如水。”
  诗中以“敝笱”比喻鲁桓公,以“鱼”比喻自己,“网”虽破,但是却能使鱼“归止”,并感慨自此之后就再无半分自由了,并隐含了与姜朋生的雨水之欢。
  文姜诗歌念毕,手持姜朋生所刻之竹简,一头撞死在了铜镜之上,香消玉殒,直令天地变色,鬼神同哀!
  鲁桓公无趣而归,姜朋生将一腔怒火指向了鲁桓公,借护送鲁桓公归鲁之际,将鲁桓公杀死,齐僖公为遮掩这段情杀称,而通报鲁国称鲁桓公“拉肋而死”。(说姜朋生力气大,扶鲁桓公上车时力气过大而导致鲁桓公肋骨折断而死。)
  而齐僖公为平息鲁国上下之怒,以“车裂”之刑处死了公子姜朋生。
  ……
  (注,历史中对春秋齐鲁这段历史鲜有记载,各地野史多写为文姜与其兄姜诸儿乱伦,但细解《诗经》,全然不似所指,所以孰信孰不可信未为可知,本文为娱乐大众之读物,如有涉及历史的地方,也是出于小说效果,各位看官不可在意。)
  
    

正文 第二十章:铜镜之谜
  故事讲完了,“许安妮”幽幽地看着我,仿佛很解脱。
  我问:“那么你是谁?文姜?”
  “我不知道,我真得不知道我是谁,我只记得这个故事。”
  “那么我是谁?我是姜朋生?还是齐襄公或者是齐僖公?又或者是鲁桓公?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故事非得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我真得不知道,”“许安妮”低下头,“我像是个沉睡者,像个本身就没有生命的东西,直到遇到你的那一刻我才突然清醒,或者说突然有了思想,而我突然清醒之后又像在一瞬间却又经历了2000多年的事情,但我究竟是谁我真得不知道,也或者我根本就不是人,只是一块因为你的缘故才拥有了思想和记忆的铜镜。”
  铜镜?又是铜镜,难道她真的是个镜妖?怪不得老头说她是阿修罗道?难道真是铜镜本物所物化的?
  可是既然她是铜镜,为什么在我的梦中我又变成了铜镜?
  “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触动了我,而且由于你的出现,令那个文姜和朋生的故事一次又一次、那么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就仿佛是我的亲历。”
  呵呵,我心下苦笑,现在的事情简直太有戏剧性了,有点像辛巴达遇到了阿拉丁了,我的出现导致“铜镜”精灵的出现,那么我是该庆幸这样的艳遇呢?还是她会满足我三个愿望?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我遇到你,就喜欢你,担心你,我让你别再追查,就是预感到你会有事发生的,可你明明答应了我不查,却又偷偷跑来了这里。”
  我脸上一红,虽是想替许云拿CD机,实际还是想继续释疑的想法作祟。
  “你是什么时候遇到我的?”
  “就是你第一次来许云的房间啊,还记得你的玉泛起红光,发热吗?”
  “记起来了,怪不得我的玉发出警告呢,原来是遇到了你……”我差点说出“你这个妖物”。
  “呵呵,你真以为那红光和灼热感是你的玉辟邪所发出的吗?”
  我大惊:“难道不是吗?”
  “你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就把我唤醒了,我满心欢喜、激动不已,却想不出如何能一直跟随你左右的方法,当你第二次来这里的时候,脖子上戴了这块和阗玉,于是我就将我一魄的意念附之其上,以便能感知你,那一次的发光发热,正是我一魄的意念进入的时候。”
  “不对啊,可是我每次遇险或者遇到不吉之时,这块玉都会发出示警的光热啊。”
  “那正是我灵力的反应啊,虽然仅仅是我的一魄,但是当你有危险的时候我这一魄就会发出光热给你提醒。”
  “那么,我与黑猫搏斗以及我在我的梦里施展的道术也是你的功劳了?”
  “这倒不是,我的一魄其实只能起到一种震慑左右,只可以令一般的邪恶事物不能够对你造成伤害,但是对你自身的能力不会有什么帮助,而且假如你遭受的不是邪恶事物所带给你的危险,那么我的这一魄是没有任何效应的。”
  “所以,昨晚你遭受袭击的时候,由于那个老头并不是一个邪灵,所以我的本体只能感受你遭受了危险,但我的一魄却不能救你。”
  “真得不是玉的辟邪功效?”我真是怀疑,那么亘古以后玉的辟邪作用真有还是臆测?又或者是仅仅我的这块是个赝品?
  “当然,你忘了你那晚和黑猫决战的时候为了保护我,而把玉给了我,如果你的玉对非人之物有奇效的话,难道却对我没有半点反应吗?”
  我一想,的确很有道理。
  “那你的本体就在这里吗?我没有看到哪里有什么铜镜啊?”我目光四下打量,这屋子我来过多少趟了,本来就很空荡,根本没有地方可以隐藏什么。
  “就在这里”她伸手往床头的位置一放,床头立即隐约显现出了一面闪着金光的铜镜——没错,就是我梦中所见的铜镜。
  在我的梦境中,我变成了铜镜,不断遨游于仙山圣水。
  “那你是怎么来的呢?或者说,怎么被镶嵌到这个床的床头里面去的?”如果铜镜真的在这个实心的床头木里面的话,那么她一定是被人为地镶嵌进去的。
  “我不知道,”她看上去真得一脸迷茫,“我既是沉睡的苏醒者又如新生命刚刚诞生,前生往事我一点想不起来,只是见到你之后,又好像突然知道了很多事情,那个文姜朋生的故事是最清晰的,我想,这个故事或许跟你我有关,至于我从哪里来?怎么会在铜镜里?或者说我本身就是个铜镜,这一点我也想不明白,但是这房子原先的屋主是房东的叔叔——张三顺的,所以我的事情他应该知道。所以我跟你一起调查这件事,其实也是想了解一下我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想了想,“首先不知道这床是原来的房主张三顺弄来的,还是房东弄来的,可惜房东死了,一本至关重要的日记也无法找了,还有对面那个神秘老头究竟是什么人,也让人匪夷所思。那个老头我前几次见他,明明给我善意的提醒,怎么又突然性情大变,要拿我做什么‘药棍’。”
  我想到昨晚差点被做了“药棍”就不免有些不寒而栗。
  而我的的确确也是被眼前的“许安妮”所救,可是“她”对于我究竟算怎么一回事呢?一时间,我心乱如麻。
  “其实,昨天中午我见到你之后,就预感到你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又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所以我很担心你,也不想让你再追查下去了,后来回到酒店之后我更是坐立不安,有很强的预感你会在这里出现,所以我就赶来了,正好撞见老头要对你不利。”
  “你昨天和那个老头是怎么对战的呢?我听你说‘暹逻谶术’什么的?”
  “嗯,这就是连我都感觉不可思议之处了,我似乎对什么都不知,但又似乎什么都通晓,我当时感觉出老头身上的杀气后,就突然知道了那是暹逻谶术。”
  我有些怅然地说,“如果我要是像你这样就好了,什么都博学了?”
  博学?我突然想到许安妮本身就是个很博学的人。
  “那么,你是什么时候控制了许安妮的身体?你的博学会不会跟许安妮有关?”
  “嗯,你这么说也有可能,你还记得你跟许安妮第一次进这间房间吗?那时你们看到‘撒旦的使者’之花后,都受了那花的迷惑,你们的灵际之门打开,我就进入了许安妮的‘灵池’。”
  万物中,只有人的灵魂住在额头一带,称为“灵池”之地。民间传说中,人在受了惊吓或者被妖魔魅惑之后,“灵池”就会打开,三魂七魄就会有些跑出去,通俗的说就是“吓着”、“吓掉了魂儿”,大多见于小孩或身体虚弱者,他们由于“灵池”比较薄弱,在受到惊吓后,更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失魂”症状,多以为感冒,但吃药打针无效,几天,十几天甚至数月不能恢复。
  但经神婆神汉等“收魂儿”,往往立竿见影,很快就好。几千年来民间都知道这种现象,但直至今日却没有合理的解释。
  “哦?那花真的是‘撒旦的使者’吗?”
  “你以为我骗你啊?没错,邮件是我编的,但是花的介绍可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