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嘉平公主传奇-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静君不想大张旗鼓,所以让荷香姐姐不要说,还请殿下不要怪罪。”

“本王当然不会怪罪你。”睿亲王说。他忽然从手腕上摘下一串黑色泛光的佛珠,观其材质似石非石,似木非木。静君眼神好,看见那佛珠的表面竟还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类神佛,单单看这精细的刻画便知这串佛珠的珍贵。

睿亲王将黑色佛珠串放在静君的枕边,说道:“本王小时候时常生病,也常常做噩梦,父皇与母后便为本王求了这串辟邪佛珠,当时是很管用的。本王戴着已经足有十六年。你既然饱受噩梦之苦,便由这串佛珠守护着罢!望你今晚能做一个好梦。”

静君吃惊道:“这怎么使得?这串佛珠如此珍贵,臣女万万承受不起!”

睿亲王不容置疑道:“怎么承受不起?本王送给你,你便安心收下。之前你还救过本王的性命呢,难道本王的性命连一串佛珠都不值得么?”

静君又推辞了一下,见睿亲王意已坚决,再推辞就矫情了,于是只好收下。

睿亲王又陪了她片刻方才离开。

屋中内侍恭送睿亲王以后,宫女荷香轻手轻脚地走来,询问静君还有何吩咐,神态比起之前更恭谨了十二分。

静君说无事。那荷香就一边偷眼看静君枕边的黑色佛珠,一边羡慕讨好道:“舒姑娘在殿下心中真重哩,便是千两黄金也抵不过这一串辟邪佛珠呢。奴婢听早一些的宫人们说,这串佛珠殿下是向来不离身的,以前眼生不认得殿下的内侍宫女没少用这串佛珠来辨认殿下。上面还有先帝为殿下刻的御印,便是百官认出了这串佛珠怕是也要下跪的。”

“哦,竟然如此厉害?”

“可不是么?”

静君不说话了,看着那串佛珠发呆。睿亲王果然宽厚啊。

也许是这串佛珠的保佑,接下来静君竟真的没有做噩梦,一觉睡到了天明。

等睁开眼睛才听说睿亲王已经一早就走了。之前来看过她,见她正在熟睡便没有打搅。枕边依旧遗留着那串黑色佛珠,除此之外静君还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虽然梁帝与睿亲王为了保密,并没有公开静君的功劳,可是这等大功怎么会吝惜钱财呢?反而是恨不得大赏特赏,珠宝首饰绫罗绸缎地契田庄都已经堆在了轩雅殿,暂时由淑妃保管,只等着静君伤好取走了。

因此总体来说,静君觉得这次受伤很值。能保住睿亲王身体无恙便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了,这一切财富全算是意外惊喜。她决定等以后把这些财富充盈到绛雪轩的经营里,增强对京城消息的掌控。

一晃儿两个月过去了,静君的伤势终于大好,于是梁帝派人护送她悄悄出了皇宫。

一路上炎炎夏日,市井喧嚣,和毓秀宫的静谧安宁形成强烈的对比。静君偶尔掀开小轿的帘子往外看,明晃晃的阳光照在略微失血苍白的脸上,虽然身子仍有点儿发虚,心里却是放松的。总算回来了啊。

快到舒家门口时,静君忽然看见门口的石狮子那儿蹲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细瘦的青年,冷漠的面容,焦灼的眼神四处张望。不是绛雪轩里的唐青是谁?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一章

唐青怎么在这里?静君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想到是不是绛雪轩出事情了。

她心里着急,面上却不露出情绪。青布小轿来到舒府正门前,静君款款下了轿,不动声色瞟了唐青一眼。唐青乍一看到她,脸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狂喜神色,接着神情一敛,低着头看似不经心却专注地看着静君。静君打了一个只有他们几人知道的暗号手势,脚步不停与唐青擦肩而过,伸手去叩旁边的小侧门。

“哪位啊?”来开门的是个年轻的仆人。见是静君吃了一惊,“哎呦”一声连忙行礼道:“小姐您回来了?!快请进!”

静君边走边问道:“老爷与夫人在家么?”

那仆人回道:“老爷上朝去了,还没回来,夫人正在小佛堂礼佛。”

“等夫人礼完佛,劳烦你去那边儿通报一声,说我已经归家,等会儿便去拜见夫人。”那仆人听了点头哈腰连连应是。

前面是一面画着杨柳枝边孩童嬉闹图案的影壁。静君转身过去时不经意往外看了一眼,还未关上的门外,唐青细瘦的身影已经走远了。静君收起满腹的疑虑,稳步向宅院深处走去。

两月久别后,这一番归家可是很热闹。不知梁帝给舒业暗中说了什么,静君这两月的去向府里竟没有一个人敢过问,且对她的态度都更恭敬了许多。从汪氏言谈中透露的意味,好像她们都以为虽然“表面上”说静君去宫中伺候生病的淑妃,其实另有隐情。这个脑补出的隐情就是某位贵人的孩子(私生子)在端午节不幸走失,恰巧遇到在外面的静君(真是好运气!),静君把人送回去的时候,那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复杂的种种原因,很是依恋静君,主人(绝对是某位皇亲贵胄!很可能是皇上也很尊敬的大长公主!)对静君也很感激,所以静君一住就住了两月,成了大红人,这才荣锦归来(汗!~~)。

静君听得目瞪口呆,真不知道是谁这么天才竟有这种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面对汪氏好奇探究的目光,静君不便解释真相,只好老神在在微笑不语,汪氏见之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以她学到了一个掩盖真相的最好方法么?就是稳坐中堂,任由谣言四起。

不说汪氏在静君“默认”以后对她瞬间提升了许多倍的亲热态度,还一直热情地嘘寒问暖,想让她搬进最好的院子里。静君又岂能不明白她的意思?

静君婉拒了汪氏的提议,汪氏觉得很遗憾。静君婉转地表达看在亲戚情分上,以后分内事该帮的仍然会帮,汪氏才又高兴起来。

又见过了面色冷淡的靖蕊,热情关心的卿周,静君这才回到她住的地方,终于见到了最想见的亲人。

“呀,小姐,你一走就是这么多天,真是让我们担心极了!为何不写封信呢?!”弄柳的小胖脸上又哭又笑。这丫头和静君从小一起长大,还从未分离过这么长的时间呢。虽然都说小姐去豪门人家里享福去了,她却仍旧不能安心。

“那种地方规矩大得很,不能提呢!人家也有顾忌,不敢让写信。”静君轻嘘一声,装模作样。她决定顺着谣言的思路故弄玄虚算了。弄柳一呆,果然也是一付恍然大悟的表情。

卿智欢呼着蹦蹦跳跳就要往静君身上爬,哑婆婆忽然一把抱住卿智,在他挣扎前往他嘴巴里塞了一把香甜的梅花糖。

卿智不满地咕哝哝叫着,哑婆婆一双清明的眼睛却冷冷看着静君。

“你怎么受了伤?”

哑婆婆的手势慢慢打出来,弄柳立刻吓得叫了起来,左围右绕观察静君,见她果然脸色苍白,急了上前就要扒静君的衣服:“哪里受了伤?小姐你哪里受了伤?!”

静君一把拍开弄柳胡乱摸的手,一边以同样清冷的目光看着哑婆婆:“婆婆看错了。我这些日子照顾病人,身体是有一点儿虚弱,但并没有受伤。”

两个人的目光对峙,静君的眼神非常坚决。哑婆婆终于认输,露出无奈的神色,打了一个手势:“那就好。”

面露好奇的其他仆从这才收回了探究的目光。

夜里,静君摒弃众人,独独向弄柳袒露了伤口。弄柳张嘴巴就要叫,静君早猜到如此,先行捂住了她的嘴巴。弄柳叫不出声,眼圈立即红了,泪珠子成串往下掉。天哪,小姐小时候被绣花针刺破了手指都要疼的哭半天,这么长这么深的伤口,她究竟受了多大的罪啊?

静君哄了弄柳片刻,把事先想好的话说了出来,小声道:“弄柳,我的确救了贵人的小公子,不过他那时是遇到刺杀,我为他挡刀,深受重伤,这才在他们府里养了两月。你也知道这户人家富贵不可言,里面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些普通官宦人家能提的!告诉你是为了让你帮我隐瞒,洗漱换衣的时候你都要替我好好盯着外面,不要让别的丫鬟看见了。尤其是卿智年纪小,嘴巴不严,你一定不要让他知道了。好啦,别哭啦,你小姐我大难不死,可是后福多多呢!人家赏赐的财宝金帛都足以买下一个舒府了!你以后想买什么我都会偷偷买给你……”

哄了半天,弄柳终于破涕为笑。静君也安下心。这个丫头虽然天真有些傻,却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嘴巴特别严。

过了这一关,又主仆二人齐心同力哄睡了卿智。半夜无人之时,静君悄悄起身,点了院子里众仆役的昏睡穴,这就要出去与唐青在指定地点会和。

庭院中,月光清冷,树影重重。哑婆婆站在小楼门口冷冷地看着她。静君头皮一麻,知道不过了她这关,就不要想出去了。

“真是乱来!先是重伤,又是说谎。大半夜的,伤势还没有好利索又想去哪里?!”哑婆婆一连串的手势打了出来,虽然不能开口说话,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滔滔气势却迎面而来。

“婆婆,我不想瞒你,舒家有大祸!”静君乖乖挨骂,却语出惊人。

她走到面露疑惑的哑婆婆跟前,看着她的眼睛轻声说:“不知道婆婆相不相信预知梦。我曾经被卿周哥哥的大老虎吓破了魂,迷迷糊糊间好像进入地府。恍惚看到我们这一世数十年的画卷。皇帝身死,太子登基。睿亲王被外戚疑忌,我们舒家连带着被灭族。梁国国破,魏国称皇。也许说起来很荒谬,但是想起来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李妃娘娘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亦被立为太子,和我之前的梦境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梦是真的。做这个梦是上天怜惜我们舒家,让我们有一个翻身的机会。”

“婆婆对我之前的所作所为应该有所察觉。虽然不合常规,但我却不得不这么做,今夜出门亦是如此。”

哑婆婆默然半晌,似乎一时无法消化静君所说的话。静君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哑婆婆是她见过最深藏不露的人,亦不像常人一样目光短浅。能相信她的话,能完全不泄露她的秘密,除了哑婆婆,她再也想不出第二人。而且像今天这样的事情,以后仍旧会持续不断地发生,她无法每次都避开哑婆婆。

因此静君这才下定决心在今夜坦白。

哑婆婆果然没有像常人一样斥责她是疯子,而是用犹疑的目光打手势问道:“倘若那个梦境是真的,天命不可违抗,你费劲心机又能如何呢?”

“我宁可费尽心机一无所获,也不愿意束手待毙!”静君攥紧了拳头。

哑婆婆静静看了她半晌,眼神渐渐变得柔和起来,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拗不过倔强的孩子一样:“好吧,你想怎样就怎样吧。不过今晚上不管你去哪里,老婆子都必须跟着。你不要逞强,你天赋虽然高,年纪毕竟小,伤势未全好,武功也还不行。”

静君不以为杵,苍白的脸上绽放出笑容:“多谢婆婆,静君求之不得呢!”

###

唐青在深夜无人的小庙里等待。这是个无主的荒庙,只有四丈见方,正中供着一个小小的观音菩萨像。菩萨手里托着一个小巧的石瓶,里面盛着半瓶清水。倘若是白天来,还可以看清那上面斜插着两枝绿意盎然的柳枝。

地面打扫地很干净,附近百姓也常有过来拜菩萨求保佑的,石像前的香炉里亦插着三两支熏香。

清冷的月光透过未关的庙门,映入小庙前面的地上。夏风失去了燥热,柔和地吹拂着,使这里充满了安详静谧。

静君缓步踏进小庙的时候,地上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