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难天下-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植心中一惊,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才撤了辽东两个卫,隐藏在黑暗中的对手已经急匆匆地跳出来。通过这几年的历练,朱植已经学会了处变不惊,他深吸了口气,招招手让杨荣坐下,下面的人给杨荣送上茶水。

朱植问道:“这会吃过饭了吗?”

杨荣见朱植从容不迫,自己仿佛有些着急了,当下也展颜道:“一路奔波,顾不上这些了,早上塞过两张饼。”

朱植道:“那哪行啊,来人,下碗面条过来。记得下两只早上摸的对虾。”下人连忙下去准备。杨荣刚要开口,朱植制止了他,先吃过饭再慢慢聊,这个事急不了。

等杨荣狼吞虎咽将鲜虾面吃了个底朝天,朱植才道:“怎么样,这面条味道还不错吧。”

杨荣抹抹嘴道:“合着殿下在金州,日日吃这种些神仙饭菜,怪不得乐不思蜀呢。”

说到吃,朱植来了情绪:“那当然了,天下有什么事比得了这个,晚上给你做两个干鲍,那玩意,哎呀,味道之好言语说不清啊。”

杨荣见离题越来越远了,连忙正色道:“晚上再饕餮,只是这京中之事,殿下还是早作打算。”

朱植见杨荣不搭茬,有些失趣道:“从广宁到金州,走旱路快马加鞭也就六日功夫,走水路更快,顺风的不用三天就到。我想勉仁应该走的水路吧?那这三日时间勉仁在船上应该早想出对策了,我打算什么。”朱植和杨荣相识五年,双方之间的关系岂是其他人能比,所以朱植在杨荣面前说话也十分随便。

杨荣呵呵一笑:“殿下说笑了。这事依卑职看来,多是有惊无险尔。”

朱植展颜一笑道:“反正事情在勉仁心中总是有惊无险。仔细说说吧。”

杨荣正色道:“其实与李朝缔约之事,荣以为迟早会被皇上知道。在朝廷尚且未承认李朝之时,殿下先和李朝缔约,名义上就范了僭越之罪。但为什么不迟不早非在此事发动,可见背后一定是有人指使。照我看,一定又是北平那位和尚没事找事。

皇上削了辽东两个护卫,只削了北平一个,偏偏是发生在草原大捷的情况下,说不定和尚闻到了什么味道,觉得皇上对殿下有些不满,他才跳出来扯这档子事。弹劾辽东与北元通商不过是往火里加油而已。朱植边听边点头,道:“这两件事当如何化解?”

杨荣道:“僭越之过大者可扣上谋反的帽子,就是滔天之罪;小地,一句不懂规矩。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殿下要做地就是让此事朝后者发展。

首先要分析一下皇上的态度。此番削弱辽东兵力,不可否认这两年辽东武功太盛,皇上多少有些起心。但在荣看来。皇上对殿下不过是给一点小小地警告,削的两卫都不算辽东主力,而且殿下身边地主要武将一个也没调走。这说明对殿下还是十分信任的,只是削两个护卫有意警告一下殿下不要过于张扬。磨练一下殿下的性子。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僭越之过问题就不会太大,这次殿下是主动提出回京地,要是真有反逆之心,谁还会送羊入虎口。

站在这点上,文章就好做了。对于李朝,殿下一定要抓住两点,一个是王路朝是高丽正统,被李朝谋朝篡位,殿下反地是乱臣贼子;其次。殿下可说李朝一而再再而三支持海西,这咱们是有证据的,如此不老实。代天教训一下他们也是应该的。以上这两点都是殿下镇守辽东职责范围之内。至于缔约一事,殿下就一口咬定这等同于藩属与藩属之间的合作。就如殿下与燕王,宁王那样,不是朝与朝之间事。

以皇上的脾气。在他老人家眼中,李朝就是一个藩属,在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比不上殿下。只要下面有人用这些理由给殿下开脱,皇上自然会给殿下一个顺水人情。

至于通商之事,癣疾尔,更不足为惧。荣以为,这次皇上充其量是想给殿下一个教训,最终殿下必定转危为安。”

朱植微笑着边听边点头,杨荣一番话,等于给自己吃下一个定心丸,道:“既然勉仁这么说看来也不是什么麻烦事,这次看来要麻烦勉仁辛苦一趟了。其他需要什么人随行,你有什么看法?”

杨荣道:“殿下,我看可让杏林夫人随行,皇上还没见过二王子,另外世子和郡主也应该跟随殿下回京。到时候走的时候就让世子和郡主留在应天,这样一来也能让皇上乃至太孙放心了。”

这一层朱植倒是没有想到,只是要自己的子女当人质内心多少有些疙瘩。杨荣见朱植没有立刻点头,连忙道:“世子和郡主也到了该认字的年龄,可请皇上给他们指定先生,如此一来,皇上才可对殿下完全放心啊。”

朱植叹了口气,在古代以子为质永远都是十分管用的让别人信任地方法,只是自己也无法逃脱这个宿命而已。朱植又把刚才与萨里尼商谈护送舰队之事与杨荣说了,杨荣皱了皱眉道:“此事荣倒有计较,不知道殿下是否舍得?”

朱植听出他话中之音,道:“勉仁是说送一支水师与朝廷?那可不行,这是我辽东安身立命之所。”

杨荣道:“殿下莫急,当初平海一策乃殿下与皇上许下的诺言,如今北部海疆倭患已平,南方却依然有小股倭患。而长江以南水师孱弱,如果殿下舍得将一支偏师送给皇上,那殿下的地位也就实打实坐稳了。

再者,殿下可将水师中比较陈旧地朝代级战列舰与淘汰下来的大号福船送给朝廷,这些舰本不是辽东水师主力,再在船员水手中多安插辽东亲信,就算他日生变,这也是辽东地力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送出水师与殿下利大于弊,还请殿下三思。”

经杨荣这么一说,朱植颇有茅塞顿开之感,作为一个王爷如果连这样的心胸都没有,如何能成大事。

朱植道:“勉仁之言甚佳,刚才我是有些小气了,呵呵。一会我就叫萨里尼过来,商量一下选派哪些舰船给朝廷。

哦,对了,随从护卫我想点王的将,另外瞿远也随行吧,他们俩好久没见过娘亲了。既然你来了,就留在金州,对于进京之事还须仔细谋划,需要什么礼物,需要上怎样地贺表,事情可多了。现在还有一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麻烦勉仁多担待着。”杨荣自然领命下去准备了。

PS:给大家推荐冰风皇帝的新作《伐谋》;书号:113829,完全架空的历史,而且他的笔力大家可以放心。

第二十八章 应天风暴(4)

辽王上寿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辽东大地,各个商家打起了主意。赵正雄,伍天赐哥四个一合计,别的咱没本事,辽王上寿肯定要送礼物啊,咱们几人置办点礼物总还行吧。哥几个商量好,各自置办了礼物,坐上条船就到了金州。

朱植拿着礼单一看,乖乖,真叫一个豪华,三条千年老参,一套与南洋商人换回来的琉璃餐具,是让朱植献给皇上的礼物;三十六颗一样大的东珠做成的佛珠串是给朱植送给母妃韩氏的礼物。另外赵正雄还给他拿来十件紫貂皮大衣,让他送给需要做人情的朝廷大臣;常昆出手也很大方,十把用日本钢锻造的镶有宝石的辽东式马刀;伍天赐拿来一具根据郭子仪大寿雕刻成的象牙雕刻,据说这个还是前元时候南洋的藩王晋献给元帝的宝物。

看完礼单,朱植抬头道:“几位,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

赵正雄摆手道:“这花不了几个钱,紫貂是咱辽东特产,虽然少了些,可是一张市值也就百两银子左右。”

伍天赐道:“是啊,是啊,花不了几个钱。”

朱植摇头笑着:“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东西不能要。”

赵正雄道:“要不这样,东西殿下还是收下,单列一个单子,就说是辽东商户为皇上寿的心意。”朱植道:“这样也行,那各位留一件就行了。这人参。这套琉璃餐具,还有这条东珠佛串都是哪位的?”

常昆道:“殿下,这些是大家伙给殿下备地礼物,殿下就用自己的名义送给皇上吧。”

朱植道:“万万不可。我在辽东为政,不许手下人贪污,自己倒先收受贿赂。如果各位一定要坚持,那本王只好都笼统地算到所有辽东商户的头上。而且本王的礼物也早就想好了。

不过本王要劝劝大家。皇上平时作风朴素,对于一些过分奢侈地东西,反而不喜欢,比如说这琉璃餐具还有这象牙雕刻,皇上未必喜欢,甚至会认为辽东商户过于张扬反而不美。

所以本王的意见嘛,一些辽东的特产,比如马刀,貂皮,甚至人参都可以送。但奢侈品就算了。各位意下如何?”

几位商人见朱植这样说,才恍然大悟。赵正雄道:“幸亏殿下提醒,小的们太大意了。。[奇+書*网QISuu。cOm]。不知殿下准备地礼物是什么?”

朱植笑了笑道:“总共是四样东西。一把海盐,一把稻谷。一套水炉子还有一匹沈阳马。”朱植这么一说,几名商人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赞叹朱植考虑问题之周全。海盐是为辽东改革盐业重建盐场的成绩。稻谷是辽东农业的新兴希望,水炉子则代表着辽东工商业的发展,“沈阳马”则代表着辽东的军事胜利。当然朱植还不想把最大的礼物水师告诉他们,这好歹属于军事机密。

伍天赐捅了捅赵正雄,赵正雄如梦方醒连忙挑起大拇指道:“殿下准备的礼物,是我们这些商人死活都想不出来的,小的们实在佩服。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再坚持,只是那些辽东特产殿下还是带上些到时候需要的时候,也算给朝中朋友地一些手信。”

朱植点点头道:“难为各位对皇上一番孝心,这个我便收下,但还是一条,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各位找郭大人取钱就是了。”

赵正雄又道:“还有一事,希望殿下成全。这次殿下进京,小的们组织了几船货,想跟随船队一起进京,不知殿下能否应允。”

听他这么说,朱植脸色有些不对,道:“不瞒各位,我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北平布政使弹劾本王纵容辽东商户与北元朝廷做买卖。”

常昆一听就急了,跳起来道:“殿下,这是天大地冤枉啊,从辽东归入我朝疆域之后,哪一年没有跟鞑子做过买卖。特别是当初没有开马市的时候,我大明地战马不都是依靠我们商人用各种货物从鞑子那换回来的吗?之前朝廷也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啊。”

伍天赐也道:“就是,怎么朝廷说翻脸就翻脸,殿下您还要为小的们作主。”

“你们都住嘴!现在北平布政使弹劾地是殿下,你们几个就知道跳出来给自己开脱。”赵正雄气势汹汹制止两人说话,“现在重要的是为殿下分担责任,只有殿下在才有我们的好。”

朱植笑笑摆手道:“赵掌柜的莫急,这么点小事还不至于扳倒本王。”

李大椿正色道:“殿下,与鞑子做买卖最多的就是小人,如果说连累,也是小人连累了殿下,这个事无论如何也说不到殿下身上。再说了,只有在殿下这里,我们辽东商户才活得像个人,我李大椿这一百几十斤就算豁出去了也要保着殿下周全。

您说吧需要小人怎么做,如果需要,殿下现在就把小人绑了拿到应天交差。”李大椿马匪出身素讲义气,如今见朱植受弹劾,想到的只是给他顶杠。

朱植看着李大椿真挚的脸,心中一热,拍拍他肩膀示意他坐下:“大椿,你的心本王明白,只是这件小事而已,绝对不至于把本王扳倒。各位做的都是本王允许的正当买卖,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