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黛-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只拉着几个人的手,轻轻说道:‘姐妹们可好?”便不再多说。众人知她这段期间心情不好。她原也不是多嘴多舌的人。如今,话说得少,也十分正常。大家在一起说了一通话。只礼貌性地问了些林家的事。怕黛玉难过。便都岔开话题。说起最近元春封妃的事。宝玉又笑着说府里要建一个省亲的园子。提到建园子,贾母和刑王二位夫人都看了眼黛玉。便把眼光都移开了。黛玉只做不知。

这时有人报:“史大姑娘来了。”黛玉知道,来人是史湘云。有丫头忙去打帘子。哪知帘子还没打起。一个穿男装的少年笑着快步走进来。

看那装扮,竟如宝玉有几分相象。贾母老年之人,有点眼花,她随口道:“不是云儿来了吗,怎么倒进来一个小子?”

大家便笑起来。宝钗道:“老祖宗,可不正是云儿。”

探春也笑起来:“老祖宗,她扮成小子倒比女孩更好看了。”

湘云进了屋,朝老太太和太太们只福个礼,就跑到黛玉面前:“林姐姐,前两天我听你做了一首诗梅花诗。我当时看了,真佩服得不得了。你原来的诗风虽好,就是有点脆弱颓唐。这首诗写得光明大气。不落俗套,我太喜欢了。对了我听说,你做了这首诗后,二江总督就收你做义女了,真是这样吗。”

名节  第十章:进贾府(二)

湘云进了屋,朝老太太和太太们只福个礼,就跑到黛玉面前:“林姐姐,前两天我听你做了一首诗梅花诗。我当时看了,真佩服得不得了。你原来的诗风虽好,就是有点脆弱颓唐。这首诗写得光明大气。不落俗套,我太喜欢了。对了我听说,你做了这首诗后,二江总督就收你做义女了,真是这样吗。”

黛玉迅速扫了一眼四周,见贾母脸上有些伤感和无奈。王夫人脸上有些尴尬,刑夫人有些兴灾乐祸。宝钗和探春都似乎看着别处。只迎春和惜春微感兴趣地看着她。

黛玉知这事涉及贾府很不光彩的一面。她轻轻说道:“只随手写的。对了史妹妹,你怎么穿成小子样了。这亏得在这里,要是在外面,不知会骗过多少人呢。”

史湘云呵呵笑起来:“林姐姐,我扮成小子象不象?前两天,我看了一本书,说一个女孩家扮成男人去考状元。结果后来当了大理寺少卿。看完后我羡慕得不得了。我想着,哪天高兴了,我也去科考去,说不定就考个状元回来。”

史湘云说得高兴,全没看到,刑夫人和王夫人都一脸的不以为然。贾母倒是笑呵呵的,觉得很有趣的样子。

宝钗笑着说起来:“云妹妹,你要真想当状元。不如明儿个先把四书五经都熟读了、会背了,然后再说大话。”

史湘云一听背四书五经,一抚头道:“谁要背那个。头疼。”

宝钗笑道:“连四书五经都不会背,还想考状元,你正经先收了这个念头吧。”

探春在旁笑起来:“云儿发起疯来谁也挡不住。只宝姐姐一句话就能化解她。”宝钗笑道:“哪是我挡得她,是她自己挡住自己了。云儿自己都知道,她那潇洒自在的性子,哪是背四书五经的脾气。只不过说个笑话罢了。”

黛玉瞟了眼宝钗,这人真是个人物。不但几句话就投了王夫人的缘。而且给湘云也找了台阶下。这样的人怪不得能打败林黛玉。

正谈论着,有人报:“琏二奶奶来了。”

黛玉上一世看红楼梦小说时,对王熙凤的印象极深。这是个女强人似的人物。按上一世的观点,这人势力眼,凡事抓尖,脑子快,手段毒辣。爱摆弄自己的才干。但对不惹她的弱者,还有那么一点点良心。这种人最好不要与之为敌。反之,一旦与她不可避免的发生利益碰撞。那就一定要展示强大的实力,让她不敢轻易下手。因为王熙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她聪明,识时务。

暂时,自己仗着老太太的宠爱。自也是王熙凤照顾的对象;不过;;暗地使绊子的事也不能不防着。

正想着,王熙凤带着一堆丫头婆子进来了。果然装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哈哈,这段抄红楼梦的。本来想了半天写王熙凤,可怎么也没原著的精彩。所以干脆套用了)

在上一世,早有一句话,叫红配绿,一台戏。可王熙凤今天上穿红,下穿绿,竟一点不显得粗俗,只是显得热烈而张扬。满身的活力。

凤姐一见黛玉,就过来拉着黛玉的手。眼圈竟红起来。欲言又止了一会。只说道:“妹妹,虽然姑父和姑妈都不在了,但这里上至老太太,太太,下至我和众姐妹,只有更疼你。这里,就是你的家。”顿了顿,她又说道:“妹妹坐了一路的船,身体还行吗?我已事先找个大夫,就在外面侯着,要不叫进来让他号脉配点药吃吃。”凤姐关切之情溢于言情。黛玉细心观瞧;没看出凤姐有什么异样。心说小说中写;贾琏与她离心离德;看来船上的事;连凤姐也没告诉。不但凤姐没异样;连贾母;刑夫人;王夫人也没有什么异样的眼神。可见自己在船上的事;谁也不知。好!好!这样才好。呵呵;自己可是柔弱的林黛玉呢。自己把狐狸尾巴先藏好。哦呵呵。

黛玉说了几句感谢的话。说自己现在身体还行。不用找大夫了。

凤姐的话倒提醒了贾母。虽黛玉虽不用找大夫。但贾母还是怕黛玉这次父丧,身心受损。忙命先送黛玉回房休息。不让别人打扰。先让大夫开几贴药吃。

黛玉正想借机开溜。便顺势回到自己的房间。别人还罢了。只贾宝玉很不把自己当外人,随着跟过来。送这个吃的,拿那个玩个,忙个不亦乐乎。王夫人看着宝玉的背影。不自觉地咬了一下牙。但她马上低下头,谁也没看见。

黛玉却头大如斗,她忽发现一件事,原来自己的住处和贾宝玉竟离得这么近。按现在的说法竟是在一个房子的二个不同的房间里。这简直太乱套了。自己再怎么说也是女孩子,而且快十二了,而贾宝玉都十三岁了。就是亲兄妹也不能这么安排啊。

这不等于把林黛玉名节给毁了!怪不得林黛玉上一世都没别人来提亲。敢情这种情况,谁还敢来提亲啊。这贾母到底是爱林黛玉,还是坑林黛玉啊。她到是用这种手段逼王夫人承认这种既定的事实,还是想干什么啊?

看贾母的样子,不象什么也不懂的人啊,到底为什么啊。

等贾宝玉走了,黛玉便问悄悄问雪雁。自己能不能求老太太给换个住处。雪雁悄声回道:“以前姑娘也曾求过老太太,但老太太总说姑娘还小,不妨碍的。”黛玉看雪雁说时,眼中分明有不满的神色。便知连雪雁这样大的小姑娘也觉得不妥了。

想着古代对名节何等的重视,贾母也么会根本不考虑黛玉的名节呢。

不行,等明后天,就把这事和贾母说了。一定要换住处。

。。。。。。。。。。。。。。。。。。。。。。。。。。。。。。。。。。。。。。实在很对不住大家;前段期间把贾琏给打成贾链了。多亏子若凝眉的提醒才发现;哈哈;出笑话了!前段期间看个公益广告;上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一盏灯温暖你的寒冷;我当时还笑人家把中国文化给丢了。连个语法都搞不懂;没想到我这写红楼的;把人名也弄错了;乌鸦落到猪身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猪八戒笑别人肚子大;自己身上的肉不觉得鼓;这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以后大家多多帮我;发现我有什么错误;帮我找出来。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读者忠告为鉴;可以知自己的浅薄。在此先致谢了。

名节  第十一章:老太太的心事

且说贾母等众人都走了,自己靠上引枕上沉思。鸳鸯知道每当这个时侯,都是贾母在想事情的时侯,谁也不能打扰。因此让所有丫头都退下,只自己站立侍侯着。

贾母见所有人都下去了,她突然幽幽的叹了口气道:“鸳鸯,原先我真小看小玉儿了,原还怕她是个易折易脆的性子。现在看来,她竟比我们所有人都刚强。这荣国府,将来要靠她来光大呢。你看她的面上,竟跟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似的。真真了不得。”

鸳鸯忙笑道:“可不是,老太太的亲外孙女,自然象老太太一样刚强多智。”

贾母的唇边露出一丝笑容。这笑容让鸳鸯忽感到有些发冷,老太太的话中之意,将来这荣府要是交给林黛玉的,可老太太以前也和二奶奶说过这样的话。难不成老太太只是哄着二奶奶。想着老太太昨天听到那随琏二爷去扬州的一个家人的秘报后,就一直很兴奋。想必老太太很满意林姑娘了。也难怪,老太太就是个狠辣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外孙女也是这个性子。她正想着,忽见贾母刀子一样的目光射过来。吓得鸳鸯赶紧收了心思。她这个身份,有时侯光长耳朵就行,可别长嘴巴也别长脑子。

到晚饭时。贾母没让黛玉出来吃饭。直接让人给送到房里。吃罢饭,贾母又扶着鸳鸯的手过来看黛玉。用手摸了摸黛玉的小脸,眼圈一红。把黛玉搂进了怀里。她轻抚着黛玉的后背道:“可怜的孩子。”

拍了一会,贾母让鸳鸯和雪雁退下。她轻声说道:“黛玉,白天时人多,外祖母有些话不好讲。而今就剩咱们娘儿俩了,我和你说二句最知心的话。”

顿了顿,她抬起黛玉的头,用长了许多老年斑的手爱抚地把黛玉散鬓边的头发扰到耳后,她慈爱地说道:“黛玉,我知你这个孩子,平时虽寡言少语的,但最是个聪明灵气的。那家产的事,咱们贾家做得……。。哎!是很过份!”

她顿了顿,看了看黛玉的神色。黛玉赶紧表态,:“老祖宗,我知道,家里要不是遇到大难处,也不会这样做。何况,我自小便在这里长大。舅舅们一直看我比亲生女儿还好。老祖宗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家里有了难处。我理应分忧的。”

贾母见黛玉脸上并没有不满之色。她喜欢地把黛玉又搂进怀里:“好孩子,难为你明白。如今你也大了,有些事外祖母也要慢慢告诉你了。”

见贾母语气严重,黛玉静静地听着。心说贾母又告诉我什么事。难不成开导我,一个女孩,没有家族的庇护不成。

她正想着,贾母说道:“黛玉,你可知道,我们荣国府,外表上看,轰轰烈烈,其实,里子里早就空了。赦儿和政儿都不是振兴家业的人。前些年,我还指望着珠儿。可谁料,珠儿竟早早夭亡了。琏儿虽脑子活。言谈处事也去得的。但终不是干大事的人。这满府之中,几百口人。如今,宝玉还小,这一大家子,竟无一人能撑起这一诺大的家业。眼见着咱们府越来越败落。这一起子人,除了吃,就知道玩,就知道乐。”黛玉听贾母愤愤然,她心里暗暗腹腓。你是贾府的老祖宗,你都天天吃喝玩乐,那孩子们还不上行下效。怨得谁呢。

你若但凡是个有章程的,二个儿子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

正想着,贾母又说道:“黛玉,如今,要想维持荣国府的声势体面,只有靠着你大姐姐元春了。好在元春争气,皇上十分喜欢。但光皇上喜欢也不行,你知道,皇宫那地方,哎!皇宫妃位,一共就四个。这次一起争这二个剩下的妃位的,就有八个人。所以,想得到这个位置,就得使银子。就得宫里宫外的打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