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功贼-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算下来,老大人估计,总共能迁走多少人,能否向朝廷交差?”程名振想了想,又问。   
“大概十万左右吧!安阳城内有不少无家无业者,听闻河东那边肯发授田产,估计乐不得跟着将军走。还有其他各县愿意去河东谋求活路的,将军尽管带走便是。十万人,也够河东那边忙碌一阵的了。短时间内,不会有人借此找将军麻烦。等到有人觉得迁徙人数与实际相差太大之时,老夫在朝廷中的故交,还有魏郡几大家族在朝廷中亲朋好友,也找到了缓冲时机,自然会让此事不了了之!”   
“那恐怕又是很大一笔开销!”程名振点点头,低声说道。   
“舍点钱财,保住家业,大伙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程将军放心,我等也会给将军留一份上下打点之资,以防万一。”   
“那……。”程名振本能地想拒绝,心里却突然一冷,叹了口气,默许了麴稜的贿赂。   
“前些时候,程将军拒绝了太子的拉拢吧?”麴稜见程名振肯受贿,心中立刻把双方之间的关系更拉近了一步,笑了笑,低声问道。   
“是太子看不上我这小人物!再说了,我不是大唐的将军么?何必再向太子殿下表忠心!”程名振笑了笑,摇头否认。   
“这就是迁徙百姓的事情,为什么落在你头上的原因了!”麴稜摇摇头,低声点拨。“官场上的争斗,不亚于疆场。你不算计人,就难免被人算计。太子也许没把你当回事,但那么多赶着拍太子马屁的人,有谁不想拿你当晋身之阶呢?”   
“这?”程名振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向麴稜施礼,“谢老大人点拨。”   
“程将军多礼了!”麴稜摆摆手,却没有起身还礼,“你前些日子保住了老夫的官位,老夫无以为报,就送你四个官场箴言吧,和光同尘,懂么?老夫看你不是个喜欢仰人鼻息的性子,所以也不建议你去攀附哪棵大树。但想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在官场上混,很难,真的很难!”   
“大不了我去做富家翁!”程名振越想越郁闷,赌气的话冲口而出。   
这下,轮到麴稜**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人居然长了一幅老气横秋的心态,对功名利禄看得如此超然。想比之下,自己多年的宦海沉浮,仕了大隋又仕大夏,仕了大夏有仕大唐,就显得有些卑微了。想到这儿,他也不多啰嗦,笑着起身拱手,“那老夫就告辞了。此番留手之德,请容老夫和魏郡上下日后回报。”   
说罢,认认真真地向程名振做了个揖,然后大步离去。    
  第四章 恩仇 (七 上)   
“老大人走好!”程名振笑了笑,亲自送麴稜出门。对于麴稜所说的回报,他一点儿都没往心里边去。首先,眼下的他的确不缺什么钱。其次,麴稜一番有关官场的高论,让他感觉大唐朝隐隐有些失望,所以对身外一切,也就稀里糊涂了。   
“大不了老子就不干了,找到地方当富家翁去!”此念一出,眼前立刻天空地阔。程名振当年造反就是为了求条活路,眼下自觉已经活得挺风光了,断然做不出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戕害百姓的事情。这倒不是因为他的心地有多善良仁厚,而是平头百姓遇到飞来横祸之时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痛苦他亲身经历过,万不敢日子刚好过一些就忘了本。   
本着这种豁出去了的心态,在执行迁民任务时,他出手极为宽松。愿意走的,一个不落全带上,不愿意走的,除了郡城安阳和邻近郡城的邺县两地之外,其他也不十分勉强。行经太行山谷地的时候,看到有很多抱着孩子喂奶的妇女步履艰难,索性一挥手,任她们自行决定去留了。愿意前往河东者可以跟家人都留在后面慢慢追赶队伍,实在故土难离者,哪怕已经从崔商那边领过两吊钱的安家费,也不必归还,由着她们自行返乡去了。   
到了河东,大伙又是一通忙碌。划分荒地,建立屯田点儿,选拔里正、乡老、底层小吏等,令人无暇他顾。好在大伙有着多年的屯田经验,再加上地方官员的鼎力协助,倒也不至于乱成一锅粥。(奇*书*网。整*理*提*供)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了,周围的树梢也开始发绿了。程名振抖擞精神,一边抓紧时间练兵,一边等着朝廷追究自己阳奉阴违的责任。谁料朝廷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就好像那道“迁空魏郡”的圣旨从没下发过般,一切都悄无声息地不了了之。   
再仔细一打听,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麴稜和崔商等人用尽了浑身解数上下奔走的结果。河北一些望族本来在朝廷上就有自己的子侄,当时李渊正在火头上,那些人不敢出面为家族争取利益。过后待李渊气消了,则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化解危机。如是一层层斡旋下来,当初朝廷中几名权高位中的柱石之臣也觉得最初的迁民旨意下得太匆忙了,因此干脆对程名振玩忽职守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什么都没看见。   
但事态的发展却总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四月份的时候,有眼线从太行山东侧送回消息,说是河北各地如今都在传诵大唐程将军“义释千余妇孺”的善举。还有百姓刻了程名振的长生牌,初一、十五焚香叩拜不断。   
大唐皇帝李渊闻之,先是脸色阴沉,很快又是一笑,将当日给自己出主意迁徙百姓的官员叫出列,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臭骂一顿,贬到陇西开荒去也。然后,又以“广播大唐仁义”为理由,将程名振破格提拔为开国县侯,食邑增加到一千户。王二毛也跟着水涨船高,得了个开国子的爵位,食邑五百户。   
圣旨到达河东,洺州营上下欢声雷动。只有王二毛一个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私下里找到程名振,低声抱怨道:“他***,老子还以为大唐跟大隋不一样呢。谁知道真没啥差别。所谓百姓疾苦,都是说来听听的。朝廷真正在乎的,还是几家几姓而已!”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程名振瞪了王二毛一眼,低声呵斥。   
“我就是心里觉得憋得慌!”王二毛四下看了看,然后叹息着道。“你还以为真有百姓给你刻长生牌位么?类似的善事咱们在巨鹿泽时也没少做,怎么那时就没人想起给你刻长生牌来?”   
“我当然知道是麴老大人和崔商在暗中捣鬼!”程名振笑了笑,轻轻摇头。有关长生牌消息传来的当天,他就已经猜出其背后的猫腻了。以崔、麴两家在河北的势力,唆使家中佃户刻几块长生牌,然后再让牌位流到大唐细作的手中,几乎是举手之劳。而之所以拿着“义释千余妇孺”这一局部实例做文章,却对整个搬迁过程采用的春秋笔法,则是为了让大唐皇帝李渊有个台阶下,不至于觉得太难堪。   
但麴稜和崔商等人之所以这样做,却不仅仅是为了报恩。首先,他们也需要找一个契机,把这次搬迁风波尽快了结,以免日后被人抓到把柄。其次,对于河北几大世家而言,洺州营出身的将领是一伙值得长期交往的后起之秀,既然已经搭上了线,就万万不想再把联系断掉。   
“知道了你还由着他们借你的旗号折腾!”王二毛有些不满,瞪了程名振一眼,气哼哼地质问。   
“   
“至少对你我二人来说,没什么坏处,不是么?”程名振笑了笑,低声安慰。   
“是啊,说不定还可以跟麴稜就结个善缘,日后在官场上互相照应!”王二毛觉得很没意思,拖长了声音奚落。   
“总比多一群仇家要好!”程名振又笑,摇着头回答。“现实中很多事情,光凭咱们两个根本改变不了。还不如慢慢去适应。当年张大当家发誓杀光天下豪门,结果却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窦建德说要铲除天下不公,最后他制造的不公比原来还多。咱俩两个,唉,能保住自己不再像先前那样被人踏在脚下,就已经不错了。何必太不知足?”   
“对,和光同尘,闭上眼睛,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反正已经不关我的事情!”王二毛耸了耸肩膀,悻然道。   
程名振懒得理睬他,目光重新落回书案。桌上摆着一封刚从京师送来的信,是裴寂老大人写的。信中东拉西扯说了一堆废话,只是在临近结尾处,才隐隐暗示他,前些日子那件事做得太莽撞了,以后千万要小心。为官者要懂得变通,必要时刻放弃一些自己原先坚持的东西,并非懦弱。而是只有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对于这个跟自己没太多交情,却给了自己很多帮助的老人。程名振心里始终保存着一份敬意。尽管在外界传言中,裴寂集贪婪、好色和狡诈于一体。但拨开那层由流言组成的迷雾,程名振却慢慢发现,裴寂做的很多事情,受益者绝对不止是他本人。可以说,大唐国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状态,裴寂于其中功不可没。老人的很多作为看起来不符合君子之道,却让大唐朝廷,让他身边的很多人,还有他自己,不断得到回报。   
他不是什么铮臣,也不是什么权臣,在大唐崛起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却比很多铮臣、权臣大得多。他这个人做事不是很讲究原则,有时候甚至随波逐流,但他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很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你不参与进去,事情的结果便永远不会令你满意。看着眼前的信,程名振又想起了裴寂当日跟自己说过的话。当惊涛拍来,能做一块骄傲的岩石,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后退,这种勇气固然令人钦佩。能架一只小舟弄潮其上,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勇气了。那还要于勇气之外再增加些智慧、信心和过人的毅力才行。   
当他终于将心思收回到现实中时,外边的天色已经暗了。王二毛依旧坐在他旁边,端着茶盏百无聊赖地翻看邸报。“你没有走?”程名振楞了一下,歉然地问道,“找我还有别的事情?”   
“当然不是只为了发两句牢骚来的!”王二毛倒不计较好朋友的失礼,放下邸报,笑着回答。“我要成亲了,婚礼定在下个月初六。到时候……。”   
“放心,肯定风风光光帮你把媳妇接进门!”没等王二毛说完,笑意已经从程名振心里涌起来,一直涌到嘴角,“想开了?我还以为你这辈子就打光棍了呢!”   
“还能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王二毛叹了口气,轻声回答,“人总不能活在过去里?姓崔的不是说过么?老子现在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可以自立家族!”   
“别老扯这些没用的话!”程明振听出王二毛心里还藏着一丝遗憾,笑着说道。“是武家的那个女儿么?鹃子偷偷去看过她,非常不错。绝对是个大家闺秀,符合你的要求!”   
“老子现在才不在乎什么大家闺秀。过了门后别给老子添乱,对老子的娘好一点,也就够了!”王二毛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但嘴上依旧装得很硬气。“若是做不得饭,也弄不得针线,老子就一巴掌给她打回家去……。”   
“行,行,你有本事了,行不?”程名振气得直摇头,“还真摆开爵爷的谱了?仅仅是把老婆休掉哪够?还要派人打上门去,抄了老岳父的家,治他个养女不教,蓄意欺骗之罪才算!”   
“嘿嘿,嘿嘿!”王二毛咧着嘴傻乐,“那样以后就没人敢把女儿嫁给我了。算了,老婆不休,再纳十个八个妾就行了!”   
哥两个正有一句没一句地信口胡说,门房前来通禀,说上党郡丞崔商前来拜访。对于这个没什么真本领,却老于世故的官场油子,程名振始终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