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官-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有所思地说道:“虽然我没当过官,但对J省官场也并不是一无所知。今天正好是个机会,就给二位来段三国演义。”
    眼前这位的消息可不是一般的联通,虽然已经半脚踏进了龙江官场,但还是个门外汉的吴敏仁,连忙放下酒杯,急切地说道:“洗耳恭听,洗耳恭听!”
    担任龙江开发区工委书记前,任然只是个正处级招商局局长。江城市的政治局势还没整明白,更别提J省政局了,同样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涉及到这个话题,田大院长充分显示出他的官场间谍本色,对省委大院里每个人的情况都如数家珍。
    ….,看上去柳副书记是江城帮的领军人物,其实还是太子党的头。这两派略有区别,但总体上是重合的。他们那些人,主要是过去J省官场一些高官们的子弟,在江城土生土长。
    也正因为如此,别人很难进入。
    但是,江城帮也是最松散的一派,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本人的地位不同,而他们的上一辈子除了地位之外,相互之间还可能有矛盾。比如柳副书记的父亲,后来自勺职务虽然很高,但在最初却是林副省长的父亲提拔起来的。
    另一方面,与柳副书记本人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从小到大,人家考虑他的时候多,他考虑别人的时候少,不太愿意替别人出头。许多时候,明明只要他稍加努力,便可以争取到的职位,他也不愿意替下面人去争,所以真正对他忠心的人并不多。
    ……温省长和柳副书记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把政治团体利益看成是自己的利益,只要是他那根线上的人,哪怕有一点点机会,他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替人家争。所以,很多人对他很忠心。这就是他能从龙江起步,力压江城帮成为J省第一大政治派别的原因。
    当然,官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最近一段时间,龙江帮内部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温省长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努力,可这些努力似乎无法扭转颓势,有种人心涣散的态势。““小田,龙江这个势力圈子的分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省里的政治斗争太遥远了,任然还是对龙江比较关心一点。
    还真是个谨小慎微的人。
    田大院长注意到他并没有用龙江帮这个词,而是说龙江这个势力圈子。
    当官的稳重点好,田大院长满意的点了点头,放下筷子,微笑着说道:“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是龙江帮太乱太杂了,良莠不齐,一些人胡作非为,Z总理上位后反腐力度加大,导致从龙江走出去的一些人纷纷落马。”
    “龙江这些常委怎么划分呢?”听得瞪目结舌的吴敏仁缓过神来,忍不住地问了句。
    “刘书记、高主任、谭部长、丁秘书长、童副市长都是温省长一系的人。蒋副书记、组织部李部长和已经被双规的马定文属江城帮。
    陈副书记是墙头草,至于王市长嘛……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是龙江帮的人,不过现在已经向钦差靠拢了。纪委杜书记是去年从外省调来的,从他的表现和现在的局势上来看,应该是给钦差打前站的人。”
    还真是一部三国演义,任然暗自苦笑了一番后,突然问道:“那我属于哪一派?”
    “跟着党中央走,永远都没错。”
    田大院长顿了顿之后,异常严肃地继续说道:“不过还得跟王市长保持距离,他那人……靠不住,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翻船,你有时间去龙江大堤看看就知道了。
    龙江大堤开发区段近二十公里,这要是出点事,那开发区三百多家企业岂不泡汤?想到这些,任然顿时倒吓出了一身冷汗。
    看着任然那副惊慌失措的样子,田大院长苦笑着说道:“你刚来时我就跟你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你现在是屁股下坐着一火药桶,头上还顶着把剑呐。”
    “龙江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吴敏仁怎么有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脸不可思议的神情。
    田大院长冷哼了一声,淡淡地说道:“不这样,赵书记就不会来了。跟你们二位明说了吧,人家就是拿着尚方宝剑来要人头的。”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章 不算小账(泪求月票)
    龙江在江南,江城在江北。Www!
    但这个江南江北,只是大比例尺地图上的江南江北。事实上长江龙江殷并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自西边方向往东南流。不管怎么说,想去省城必须得轮渡,因为传说中的龙门江大桥还在立项当中。
    渡口有很多,为了节约时间,田大院长载着众人直接从开发区渡口过江,而不像上次回省城那样从西边方向的虎林渡口过江。
    天公不作美,考斯特刚驶出渡轮,天空划过一道闪电,惊雷炸响,旋即大雨倾盆而下,前面的公路都蒙在了雨雾之中,田大院长只得将危险警报灯打亮,低速前行。
    副驾驶上的杨晓光不禁皱起了眉头,看着窗外惊慌失措地行人,忧心十中,}中地喃喃自语道:“刚出门就下起了暴雨……不是个好兆头。”
    真是张乌鸦嘴!把田大院长给气歪了,从后视镜里瞥了一眼韩主任后,摇头笑道:“越是下暴雨,越能体现出我们的诚意。韩大姐,您说是不是啊?”
    “对,小田说得对,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诚意嘛。”韩井云点了点头,呵呵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昨天给大伙发奖金算一把,今天去江城请专家算一把,正琢磨着第三把火怎么烧的姜正宝反应了过来,也忍不住地打趣道:“刘皇叔冒雪三顾茅庐,咱们雨请专家,异曲同工啊。”
    那十三位目标人物对卫生队太重要了,杨晓光再次从公文包里掏出聘请方案,一边寻思着还有没有漏洞,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同志们,专家们年事已高,这个睡眠肯定不如我们这些年轻人。机场噪音那么大,晚上休息是个问题啊。”
    不得不承认,杨晓光的顾虑是有道理的。
    韩主任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要是碰上了跨作业飞行,一连几天他们都睡不好觉。”
    特招离外场太近,门诊稍远一点,但噪声也底不了多少,更何况门诊的条件非常简陋,总不能让专家们住病房吧?
    田大院长沉思了片刻后,扶着方向盘说道:“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住龙口镇去,大不了我们麻烦点早接晚送。”
    住特招也得花钱,但相对于龙口镇的宾馆酒店要便宜不少。十三个专家一人一房间,一个月下来少说也得三五万,姜正宝被自己盘算出来的这个数字吓坏了,便大惊失色地说道:
    “小田,宾馆酒店可住不起!刨去财务股和军需股的那一百万,账面上就剩一百一十万来了。”
    “昨天下午我去龙口镇转了一圈,发现开发大道和滨江踣交叉口刚开发的那个小区不错。依山傍水,环境非常好,价格也不算贵,才七百多一平米。实在不行我们就买下三五套,装修一下做专家楼。”
    田大院长这个建议把杨教导员搞得啼笑皆非,放下手中的材料,就连连摇头说:“不合适,不合适,先不说在军营外购买房产合不合规矩,就咱们现在这财务状况,也不允许我们一下子捧三五十万啊。”
    死脑筋,又是一个死脑筋!
    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后,不得不解释道:
    “教导员,这个账有很多种算法。您想想……如果我们能把十三位专家都请回来,就算安排在特招一年也得十几万住宿费。花这个冤枉钱,哪有直接买房子合算?
    再说现在的商品房都可以按揭贷款,咱们只要交十来万的首付,其他部分完全可以慢慢还。如果感觉不合算就二次性付清,再拿房产证去银行抵押贷款,是占用不了多少资金自勺。”
    房改还没有正式推开,习惯了分房的姜正宝,忍不佳地问了句:“那专家走了之后怎么办?”
    “卖啊!还能怎么办?”
    想到自己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只能攒七千多,姜正宝便苦笑着说道:“一套房子十几万,谁买得起啊?”
    田大院长瞄了瞄后视镜,哈哈大笑道:
    “队长,你买不起不等于别人买不起。市区房价一千多,还不是供不应求?开发区新城发展潜力那么大,绝对有升值的空间。”
    上级分房很正常,集资建房也不少见,但一个单位在军营外买房就有点匪夷所思了。韩井云同样感觉很不合适,但想起丈夫所说的“医院从今往后他说了算”,便微笑着说道:
    “先安居后乐业,我们无论如何也得给专家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特招太吵,酒店太贵,一时半会儿租又租不到。队长、教导员,小田这个建议我看行。”
    “韩大姐,这个道理我懂。可万一这房子砸在手里,那咱们怎么屁艮上级交代啊?”
    看着姜正宝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韩井云脸上一正,淡淡地提醒道:“教导员曾经说过,只要能把医疗水平提上来,那就算花一百万都值。队长,别忘我们白勺最终目标是什么?
    在一些问题上……可不能算小账。”
    田大院长已经被树立成正面典型,医院和卫生队也随之成为了上级领导关注的焦点,如果一年下来医疗水平还得不到显著的提高,那这个队长基本上也就干到头了!
    姜正宝猛地反应了过来,权衡了一番后,斩钉截铁地说道:“韩大姐说得对,我们绝不能算小账。专家是我们医疗水平能不能提高的关键,就算磕头作揖也得把他们请来,砸锅卖铁也得把他们安排好。”
    杨教导员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姜队长的话音刚落,就咬牙切齿地说道:“买就买,不就是几十万嘛!”
    领导们都表态了,军招吴所长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这时候,车突然停了下来。看着指示牌上“高速封闭,请绕道行驶“几个红字,田大院长拍着方向盘,就摇头苦笑道:“教导员,您还真是一张乌鸦嘴。”
    “那怎么办?”杨晓光傻限了,忍不住地问了句。
    “肯定是出了车祸。”田文建轻叹了一口气后,一边看着倒车镜调头,一边无奈地说道:“绕道行驶,还能怎么办?南安的路可是不是一般的难走,早知道这样就该从虎林渡口过江。”
    韩井云跑到车尾,紧盯着后面的车辆,生怕碰着磕着,并急切地问道:“小田,你认识路吗?可别走错了。”
    “认识!”想起前年来南安县采访时也是雨天,田大院长就唉声叹气地说道:“南安的路难走得我这辈子都忘不掉,请大家做好冒雨推车的心理准备吧。”
    南安县在江城市的西南方向,一路上山高水深,加上路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考斯特左右摇晃着,走起来很是吃力。在加上雨天视线不好,田院长开得是格外小心,生怕去年那样陷进坑里。
    不过这条路也让田大院长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前南安县县长、现龙江市粮食局局长黎志强。
    黎志强曾在南安县做过半任县长,他最不满意的就是这条始建于解放初期,几十年没有好好维修和扩建的南江公路。
    为此,黎志强曾几次上省城、进京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要了好几千万的低息扶贫贷款,准备将南安县域内的南江公路扩建一次。
    无奈县长任期末满,组织上把他调到龙江市担任粮食局长,南江公路扩建上马没几天就停了工。
    那几千万扶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