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素华映月-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殷夫人哪能明白讲出,她颇觉委屈,拭起眼泪,“我说过又怎么了?我说过又怎么了?那时敏儿还待字闺中!”我又没长前后眼,没考虑周全,怎么了?怎么了?殷夫人越想越委屈,不只拭泪,更哀哀哭出声来,悲痛万分。

没信用就是没信用,偏有这许多废话!徐次辅十分不快。妇人女子无知,遇事唯知哭闹撒赖,没法跟她们一般见识,只好算了。这可不是我徐节没本事,孔圣人也拿女子没法子的,所以会叹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想起自己竟拿言而无信的妻子没辙,想起又要对长子失信一回,徐次辅心中郁郁,也不管正在哭泣的殷夫人,起身拂袖而去。

“原打算添给素敏的妆奁,全给素华。”徐次辅回到书房,心中暗想,“夫人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我总要替她描补描补,不能寒了郴儿的心。”

这天三房换成徐三爷犯傻,回房后逼着三太太,“咬我一口,快,咬我一口!”三太太白了他一眼,“我嫌你肉硬,铬的慌!”下死力气重重掐了他一把。

徐三爷疼的呲牙咧嘴,却乐呵的很,“看来不是做梦。太太,咱家的绸缎铺子、绣庄、饭铺子、大兴的田庄、昌平的温泉庄子,父亲全交给我管了!”

朝廷虽有律法,五品以上官员不得经商,但实际上哪家官员靠俸禄能过日子?都有铺子、庄子、或是绣庄、织坊等。大体来说,有家底儿的官员之家尚可保持清廉,那没家底的穷官儿,要不全家人过苦日子,要不就是贪污受贿。

淳安知县海大人,天下闻名的大清官,一家人布衣蔬食,靠着俸禄清贫度日。据说有一天海大人竟然买了两斤猪肉,以至于卖猪肉的老板仰天长叹,“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做成海大人的生意啊。”……………………可见官员俸禄之低。

三太太惊的张大了嘴巴,半天没说出话来。绸缎铺子、绣庄、饭铺子、大兴的田庄、昌平的温泉庄子,这每年的进项该有多少啊,三爷要是全管了,三房这日子,岂不富的流油?三太太惊讶过后,手舞足蹈,大喜若狂。

徐三爷比三太太略强一点,虽也喜出望外,却还没乐昏了头。“这回三房又是沾谁的光?”徐三爷畅快想着,“该不会又是夫人和大房怎么了,我拣的便宜吧?夫人,拜托拜托,继续作,继续折腾,我好继续渔人得利。”

两日后殷夫人才听说了这事,气了个仰倒。老爷一向不待见庶出的三房,如今不知是犯了什么邪,先是硬要老三媳妇儿管家,又要老三管这些庄子铺子,上赶着往三房送银子么?

三房这一对夫妻,天生的小家子气,委实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抬举他们做什么?殷夫人想的头都疼了,也没想明白徐次辅的用意。

三太太从来没管过家,甫一上任,便闹出不少笑话。殷夫人跟徐次辅诉过苦,徐次辅不为所动,“教导儿媳本就是夫人的职责,老三媳妇有不会之处,夫人多教导。”殷夫人没法子,只好压压脾气,命徐二太太,“该教她的教上两句,莫让外人看笑话。”真是花园里乱遭遭的,或是府中请客时竟吃不上饭了,可不是她一个人没脸。

要教那般没用的三太太管家也就罢了,还要那窝囊废似的老三管理庶务!殷夫人想想绸缎铺子、绣庄、饭铺子的进项,心疼带肚疼,都是赚钱的,都该是二房的!

这只是开始。

徐次辅是典型的文人习气,向来不怎么在意银钱小事,殷夫人管家多年,私房十分丰厚。自金丝账事件之后,徐次辅先是吩咐三房分管府中不少家务,没过几天又吩咐外院管事的把徐家账册抱到书房,亲自查检之后,把位于宛平、昌平、大兴等地的良田共两千亩,连同定府大街的两间铺子、霸县的两间作坊,悉数送给素华做陪嫁。

殷夫人、徐二太太等人,快气昏了。田是良田,铺是旺铺,老爷挑拣了徐家最值钱的产业给大房那乡下丫头!这些田庄、铺子向来是二房掌管,分明应该是二房的产业,怎么能便宜大房呢?

徐二太太敢怒不敢言,殷夫人命人请了徐次辅过来,流着眼泪讨公道:“这些给了素华,孙子们怎么办,敏儿怎么办?老爷又不是只有素华这一个孙女,怎不替其余的孩子们想想。”

“男儿当自强,孙子们,自己挣家业去。”徐次辅对着继室妻子,温和而有耐心,“至于敏儿,她不是有金丝账么?已足以惊艳夫家。”

徐次辅面色平静的看着殷夫人,心中微微怜悯。她还真是不会说话,哪怕只是装门面,也该提提三房的素兰、素芳吧。虽是庶支女孩儿,一样是我徐家的正经孙女。

原来如此!殷夫人差点儿吐血。敢情就因着我不肯给金丝账,他竟然要补给素华这许多产业!他,他是成心气死我!殷夫人呆楞楞的坐着,欲哭无泪。

“郴儿成亲之时,他母亲留下的嫁妆,尽数给了他夫妇二人。”徐次辅镇静的算着账,“先头夫人妆奁丰厚,郴儿媳妇营运得当,这些年来生发出不少利息,颇为可观。”

“若是素华许了寻常人家,单是她祖母留下的嫁妆,已尽够她使的。”徐次辅没什么表情的脸庞上,泛上丝淡淡的笑容,“不过,素华有福气,嫁的好,不只会是魏国公的原配嫡妻,夫家更格外看重她,聘礼异常隆重。”

“如此,她祖母留下的妆奁,便嫌略单薄。我这做祖父的,于情于理,都要为孩子添上一点儿半点儿,让她十里红妆的出阁。”

殷夫人心中在呐喊,“定府大街的铺子,霸县的作坊,还有大兴的田庄,宛平的田庄,昌平的温泉庄子,这是一点儿半点儿?这岂止是一点儿半点儿?!”

一场谋划,落的这么个下场,殷夫人有了年纪的人,实在撑不住,病倒在床。按自己的打算,是多么的美好,素敏嫁到魏国公府,一过门儿就是一等国公夫人,夫婿年轻俊美,英雄了得,神仙似的好日子。

怎么会蹦出一个青阳,怎么会把素敏许给了酷好男风的于家小子?最后,因着一顶金丝账,便宜三房管家,便宜大房许多产业,只有二房什么也落不着,没天理。

殷夫人病倒之后,儿媳、孙女们自然要侍疾。“老大媳妇还是每十天请安一次,素华的婚事要紧,夫人便是在病中也念叼着,你把素华的婚事操办周全了,便是孝顺夫人。”徐次辅亲自吩咐着,“老二媳妇也是一样,操持素敏的嫁妆去。老三媳妇能者多劳,管家、服侍夫人,都交给你了。”

把徐三太太乐的。“三房也有闺女出嫁,为什么公公根本不提备嫁妆的事?”回房后三太太一脸兴奋的跟徐三爷说着话,“他老人家也知道三房没银子呀,这不,让我管家,就是让我名正言顺给闺女攒嫁妆呢!”

把殷夫人吓的,没病两天就宣布“好了,全好了。”自己要是再敢病着,估摸着三房能把徐家搬空。那两口子穷的狠了,乍一管家理事,譬如穷人乍富,还不可着劲儿的捞么。

徐次辅一股脑把产业交给徐郴的时候,徐郴吓了一跳,“父亲,您不是给添过名人书画、古董玩器了,怎又添这么多?”徐次辅微笑,“为父若不添,你陪的起闺女不?”父亲要添,还不是被张家那聘礼逼的。

徐郴很不好意思,“是有点陪不起。父亲,把娘留下的嫁妆,和媳妇的嫁妆全加上,也还是陪不起。他家不只送来金银珠宝,连别院、糖厂、山林什么的,也是不少。”

“这不结了。”徐次辅心中舒畅,眉目舒展,“这聘礼既送过来,往后可明公正道是素华的。郴儿,这般大方的夫家,不多见呢。可见看重这门亲事。”

聘礼不错是还会带回夫家,却会写在新娘的嫁妆单子上,属于新娘的私产。名门旺族的婚书、嫁妆单子上常常会注明,“此田庄,仅传嫡长子”,或“此旺铺,仅传嫡子嫡女”,并不许夫家随意染指。

“前日仲凯来辞行,我把他骂了一通。”徐郴笑道:“这小子,不是成心为难岳父么。”

徐次辅也乐,笑着捋胡须,“仲凯怎么说?”因为聘礼太多太隆重,被岳父骂了一通,张劢这女婿也难做。

“他还不是什么好听说什么。”徐郴粲然,“他说,既使把整个魏国公府双手奉上,也怕配不上素华。”

提起张劢这女婿,徐次辅、徐郴都是笑容满面,很觉舒心。不过徐次辅犹有遗憾,“仲凯若能留在京师,也是徐家的助力。”

徐郴陪笑,“他父兄都任职京中,为着避嫌,竟还是出去的好。”徐郴夫妇打小娇惯阿迟,可不想自己宝贝女儿长年住在魏国公府,周旋一众族亲。还有继夫人、徐素敏等,也是避之不及。

徐次辅虽觉可惜,却也没勉强。张劢若能留在京城任亲卫指挥使,自然能有不少便利;若去了南京,也没坏处。横竖徐家和平北侯府、魏国公府结了亲,那些原本不好打交道的亲卫,如今都是一幅热忱模样。

父子二人心绪都很好,晚上一起喝了通酒。徐郴讲起两个小儿子闹过的笑话、徐逊和阿迟的种种趣事,徐次辅笑微微责备,“你若住回来,我天天能见着孩子们。”

徐郴有了酒,说话比平时大胆,抱怨道:“我从小到大,您都是忙于公务,照看过我几回?孩子们真住回来了,您也是顾不上。”

徐次辅笑道:“该打!越大越不成话,竟敢埋怨你老子!”徐郴装作害怕模样,“跑了,赶紧跑了,大杖则走。”惹的徐次辅越发大笑起来。

尽兴之后,徐郴告辞。徐次辅交待他,“路上小心。”徐郴带着些须醉意,笑的像个孩子般无邪,“仲凯留了护卫给我,父亲,我有护卫呢。”

徐次辅失笑,“郴儿真威风,护卫都有了。”目送长子远去的身影,徐次辅颇感惆怅。怪不得他宁肯违背自己这亲爹,也要和张家定下亲事,张劢这女婿,真真是难得的。

徐郴回到灯市口大街,把一应地契交给陆芸,“父亲所赐。”陆芸有些不大敢相信,“未免过于郑重。”给这么多,真是出乎人的意料。

“父亲是疼爱儿孙的。”徐郴酒意上来,迷迷糊糊说道:“他是疼爱我的,我知道,我从小就知道。”声音越来越含混,竟倚在炕上睡着了。

看着丈夫如孩童般单纯的睡颜,陆芸幽幽叹了口气。他能这样也好,若是总在父亲和女儿之间挣扎,岂不痛苦。

徐郴安安稳稳睡了一觉,第二天神清气爽的上朝去了。徐次辅给孙女添妆如此之重,说明早已不生气;和儿子谈笑风生,说明早已不介怀。徐郴心中的雀跃兴奋,难以言表。

陆芸送走夫婿、儿子,坐在厅中看账本、理家事,阿迟坐在一旁陪着她。虽帮不上忙,端个茶递个水什么的,还能胜任。

陆芸忙里偷闲,打趣阿迟,“我闺女阔了呢,看看,坐拥多少产业。”阿迟凑过来看了看,讨好的笑着,“娘,冯姐姐、程姐姐出嫁在即,我能不能送贵重些的礼物?”闺中好友要结婚,礼金得包多点儿吧。我这么多嫁妆,能预支点儿不。

冯姝是早就定给了广宁侯幼子唐登,婚期定在今年三月二十九。程希去年夏天才定的亲,夫婿是程御史同年之子,吏部文选司胡荣的次子,胡惟忠。

冯家在京中有族人、有老宅,冯姝的父亲、兄长亲送她过来,如今在冯家老宅住着,待嫁。程家在京中没什么根基,可是有平北侯张并这亲戚,故此借住在张家的别院。程御史虽有公务在身,然南京官员清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