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启-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四个字‘文化底蕴’。我看过你们那里的专题片,风景比起桂林来也差不了多少。可为什么旅游业就搞不起来呢?因为没有名气,最重要的是你们那里的山和水没有灵气。”
    “什么叫灵气?不是那四个字‘文化底蕴’。如果你们那里出个什么文化名人,比如湖南凤凰县……啊……”黄昏这才想起,在这个世界凤凰应该没有那个叫沈从文的文学大师,凤凰古城应该也没有开发出来。看来,什么时候也剽窃一下沈大师才是啊!黄昏不无恶意地想。
    又道:“如果你们那里出个名人,搞个什么名人故居什么的,没准还成。可现在,没这个条件。怎么办?怎么办?”黄昏一连串的提问让周顶等人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黄昏这一套理论在另外一个世界本来就不算什么的。可在这里,说起来却是那么新鲜。很多地方虽然也在搞旅游业,可还没有意识到,旅游业也可以也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
    黄昏的这个灵感来自于深圳的世界之窗主题公园,包括后来的明斯克航空母舰公园。实话说,深圳这个地方除了房子高点,人多点,和其他城市也没什么两样。要在这个地方发展旅游业简直就是笑话。可人家做到了。没有自然景观,那好,我们人造。
    虽然,后来全国各地类似的主题公园纷纷上马,最后泛滥成灾。但深圳得天下之先之举还是很有远见的。
    黄昏考虑了一下,江市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自然景观还是很不错的,发展旅游业有先天优势。可就是没什么名气。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江市这个地方炒红。
    靠的就是《牛》这个第一流的歌舞剧。
    但单纯靠这部歌舞剧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地方的旅游景观。黄昏干脆就仿照张艺谋在桂林搞的那个《漓江·印象》,也在江市搞了这么一出。
    以后,《牛》歌舞剧就落户在江市了,只要这次水牛节一炮而红,就帮助江市培养一批演员出来,长期在那里演出,顺便收他们的版权费用。
    通过这个节目,还需要在江边弄一大堆什么主体会馆,温泉饭店,民俗一条街,康乐中心什么的。要不了两年就红火起来了。
    这上点黄昏还是有把握的。他知道自己公司和手下明星的价值。
    听完黄昏的介绍,周顶一群人都游动起来了。
    周顶同志更是无法遏止住内心的喜悦,猛地扑到黄昏窗前,隔着栅栏和黄昏热烈地握手。然后,常委们次第一一和黄昏握手。像是诀别一个即将服刑的革命先烈。
    这一照片立即被江市报社的记者捕捉到。
    当然,发表是不可能的。日常用来作为八卦谈资还是很有市场。
    介绍完情况后,双方开始谈合作方式。
    黄昏笑笑说:“这个问题,我不和你们谈。一切都交给我的助理吴青云女士。我是一个文化人,不谈钱的。”
    吴青云要价非常狠。她开出的条件是:黄昏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牛》歌舞剧的演出,江市负责支付演员的演出费用。因为F4组合不可能长期驻扎江市,就委托黄昏公司聘请合适的演员按期来江市客串。《牛》歌舞剧的版权作为干股加入到《江市·印象》项目之中,占百分之三股份。双方成立董事会,黄昏任董事长,周顶任常务副董事长。
    《江市·印象》项目的土建部分由江市地方政府承担。但一切往来帐目需要由双方签字通过才能生效。
    项目建设完毕之后,成立《江市·印象公司》,对江市所有景点整体整合,做为一个旅游实业而存在。争取在三年内进入资本市场。具体上市事务由黄昏公司委托相应的券商进行运作。
    上市之后,黄昏所持有的股份将作为董事长股权,不以予流通。
    ……
    这个条件有点苛刻,但周顶那边还是答应了。
    这么一来,如果项目启动成功,黄昏不费多大力气就有一亿多资本如债,更不要说上市之后了。
    周顶想得很简单,反正是国家的钱。只要能够让地方上繁荣起来,出点血也是必要的。再说了,他不可能一辈子呆在江市。黄昏也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好处肯定会有的。
    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第五卷 新一年 第二十五章 一天图
     更新时间:2009…10…9 10:29:38 本章字数:6539
    黄昏记得以前看著名作家路遥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最后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谈。路老先生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就去世了。
    可以这么说,路遥的去世,中国现代最后一个传统的文人走了。最后一个对文学保持着敬畏,并且顶礼膜拜的苦行僧走了。
    同路遥先生一样,黄昏的早晨也是从中午开始的。
    春眠不觉晓,梦中有小鸟。等到阳光从轩窗投射进来,黄昏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时候一看表,大概是中午十点钟模样。这个时侯离吃午饭还有两个小时时间,也干不了什么事情。
    自从《牛》歌舞剧的演员选拔完毕,院子里也清静下来。在这一个月时间内,公司也没有什么大事。
    林玉婷的整部剧本的歌曲已经写作完成,现在正进入配器和编舞阶段。演员们都交给一个中央歌舞剧团的退休老师训练。反正他们都有舞蹈功底,训练起来都很容易。倒是王茹和孙芊芊的基础差点。不过,她们的舞蹈部分不多,主要是唱歌,也就可以做一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了。反正观众要看到不过是她们的明星脸。
    吴青云回上海去准备和楚翔的婚礼去了,日子定在五一。现在是三月中旬,也就是,黄昏必须在剩余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尽快结束手头的两本书,开关而出。
    时不待我。青春短暂。
    十点到十二点时间是抄袭《天龙八部》的时间。反正做这事很简单,只需要不停地打字就行了。启点那边,《天龙八部》已经进入vip销售。故事情节也推进到《枯井底,淤泥处》。段誉和王语嫣终于确定了恋爱关系,读者都舒了一大口气,皆大呼过瘾。本来,刚开始的时候,读者对穿花蝴蝶般出现的人物意见很大,都发出,“究竟谁才是主角啊”的疑问。本来,黄昏也做好了被读者痛骂甚至扑街的心理准备。就算被读者骂死,就算这本书销量不好也要写下去。只有写完这本书,《射雕》系列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只有写完这本书,金庸先生的武侠体系才能完整地建立出来。
    以前,黄昏在看金庸先生的小说时只感觉他的书非常好看,文笔和故事情节优秀得让人高山仰止。现在突然感觉,其实,金老先生最优秀最伟大的地方是凭空建立起一套完美的设定,建立起一套武侠写作的标准。从他开始,以后的作者不管写的如何优秀也不过是在他设定的范围之内鼓捣。
    开创才是大师应该做的事情。
    毫无疑问,黄昏现在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挟金先生之余烈,将这一整套在这个世界建立起武侠效果的评判标准。
    他知道,等《天龙八部》这本书一出完,其他写武侠小说的作者可以休息了。
    他不知道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或者对错参半吧?(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至少,有很多武侠作家要失业了,要转行了。
    每小时一万字地抄袭,打字速度并不快,或者,黄昏仅仅是在享受那种文字从指端流出的快感。这一过程是美妙的,只听到“噼噼啪啪”的键盘声响声一片像是在打机枪。几乎不用思考,也没必要思考。一个灵魂在心底复活了。指挥着自己的手,让一个个人物一一出现。演绎他们的人生,生存、死亡、挣扎、呐喊、快乐或悲伤。
    这是一种展示,黄昏有点迷茫,这些人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故事还是那些故事,人物还是那些人物。重复过一千年一万次,从第一个字开始,他们的人生都是注定的。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前进,像蛾子飞向那盏最后的油灯。
    乔峰在第一次看到段誉大笑时,在抱着阿紫走在塞外草原时,他知道自己最后的命运吗?那个叫阿朱的姑娘,那片宁静的湖泊上,她知道自己会死在自己最心爱人怀里吗?还有那个浊世佳公子慕容复,他会知道自己最后会坐在坟墓上等到着孩子们的朝拜。而最后留在他身边的仅仅是那个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小丫头吗?
    应该都知道的。从第一个字开始,他们都知道。
    但还是起劲地活着。
    这是黄昏每个上午都要写出来的故事。
    中午的饭菜味道不错,不过刚起床不久,胃口一般都不太好。黄昏以前爱做运动,食量一直不小。顶峰的时候每顿可以吃八两米饭,一斤肉,四个一两点馒头。现在因为长期不运动,食量锐减,居然只能吃二两米饭了。身体也很快地消瘦下去。但胡子和指甲却是疯狂地长着。晚上睡觉一发热,头皮痒得难受。他以前一百三十多斤,闭关一个多月,小肚子不见了,身上再找不到半点脂肪。现在大概只有一百一十多斤吧?而且,在桌子前坐得久了竟然有点心慌的感觉。
    发觉自己身体的异样,黄昏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身体。
    屋子内的空间有限,太剧烈的运动也做不了,只得弄些简单的。吃过午饭再休息一个小时,看看书,然后就开始一百个掌上压,再将自己挂在门楣上来两百个引体向上,等弄出一身臭汗后,才又开始新的工作。
    不过,这样一来也有一个后患,汗水出多了,身体就臭得不行,也痒,却不敢去抓,怕抓到脖子上肥沃的土壤。有一日,黄昏一甩袖子,居然从袖口里甩出一个硕大的蟑螂。这让大极大地汗颜。看来,古时候王猛同学和符坚同志扪虱而谈是确有其事的。
    将来,如果黄昏也写出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没准后世史学家也会传为美谈——古有王猛扪虱而谈,今有黄昏伏蟑创作。
    下午的时间全是《情人》这本书的。黄昏地写作计划制定得很严密。先是弄出一个故事梗概,用三千字将大体的故事情节写出来。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越南一直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在这里积聚了大量的法国侨民。作为宗主国的公民,法国人在越南享有一切特权。大量掠夺本地的财富和土地,来的人很多都发了财。不过,还是有混得臭的。女主角一家就是这种废柴。她的父亲死得早,母亲拖着三个子女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上苦苦挣扎。
    她母亲用全家都积蓄在越南海边买了一片土地,开垦出来,种植橡胶。可是,一场海啸让她们破产了。这个时候,女主角正在一所中学读书。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孩子。
    男主角出现了。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是一个华侨。他父亲是有名的地产商人,非常富有。爱情产生在一个渡口。一场跨越年龄、人种和阶级的爱情让他们彻底地燃烧了,受伤了。
    男人的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人,在男主角很小的时候就替他订下了娃娃亲。这个时候,战争开始了,所有的法国人都从越南撤退回国。
    于是,爱情的火焰也熄灭了。
    他们在码头相互看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终至消失。
    在很多年以后,他们在巴黎见面。这个时候,他们都老了。
    他说,他还是爱着她,这爱情让他难以忘怀。时间的流水也不能将其冲淡。
    ……
    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