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炮灰农村媳-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张桂兰去了村东头,还帮着张桂兰一起磨,两个人边说边磨,半袋子的绿豆用了两个多小时就磨出来的。

跟张桂兰说话的妇女叫刘小兰,是村长的儿媳妇,男人在城里的国营单位上班,正式工作,每星期放假才回来,平时都住在职工寝室,这样每天就能省下两块钱的车钱。

刘小兰说话办事粗大,可人却不像农村人,长的比罗娇小,让人看了就有种怜香惜玉的感觉,人家帮忙张桂兰又不好意思,给刘小兰装了些绿豆面去,刘小兰也不客气,路过家门口时让张桂兰等着,出来时手里多了两个萝卜。

“家里种的不值钱,嫂子拿着吃去。”刘小兰二话不说就把萝卜往空袋子里装。

张桂兰正想着要买萝卜,也知道农村家家都种萝卜,秋天的时候从地里拔出来后埋在挖出来的大坑里再用土埋上,这样想吃的时候挖出来,萝卜就跟新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

等回了部队,张桂兰也累出一身的汗,好在这次天色还不晚,等到家时什么也不做,先打了水洗了一遍,这才呼了口气。

绿豆糕很好做,把绿豆面放在蒸屉里,蒸好之后等面凉了再搓成细面,面里放上油、蜂蜜和砂糖一起揉,把绿豆面都搓上油,要干一些或者软一些的口感看自己的喜好,然后模具里面压时,再慢慢的推出来,就成了绿豆糕。

张桂兰不着急,一边哼着歌,一边做绿豆糕,眼看近晚上的时候,江枝又抱着孩子过来坐着,张桂兰拿了豆绿糕给李军吃。

“嫂子,早上时听到楼上宋指导员家里在吵架,还挺厉害的,来这半年了,可还是头一次听到,宋指导员平时里脾气最好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江枝平日里从来不说别人家事非,这也是没有把张桂兰当外人,随军之后,她是一个朋友也没有,难得遇到张桂兰不看不起她,甚至还贴心的当成朋友,自然就当成了亲近的人。

张桂兰一听就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她再不摆正心思,以后吵架的日子还多着呢。”

江枝一手放在儿子下巴下面接着绿豆糕的渣,一边虚惊道,“其实王丽那人也不坏,就是嘴不好,舌头还有碰到牙的时候呢,何况这还一个院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咱们不惹事,可也不能随意让人欺负,不用理会他们,过好咱们的日子就是了。”张桂兰重活一世,可学聪明了,什么也不如好好过日子实惠。

江枝一脸的羡慕,“嫂子,俺就羡慕你,都是从村里来的,你就是比俺懂得多。”

张桂兰忍不住处抿嘴笑,江枝这时低呼道,“嫂子,你好像瘦了。”

“是啊,瘦了些。”外人都看出来的,可见瘦的一定很多。

等把手里的绿豆糕换成钱,也得给自己准备几身衣服了,如今城里的绿豆糕要二块钱一斤,她买这些绿豆蜂蜜和砂糖总共花了十五块钱,能做出一百多斤绿豆糕来,一斤卖一块五,也能卖一百五六十块钱。

张桂兰简单粗略的算了一下,更有干劲了。

“嫂子做这些能吃得了吗?”江枝这时才发现绿豆糕很多。

“总在家里呆着,我想着做些拿出去卖,总能换些钱。”张桂兰也没有要瞒着的意思。

这个时候做生意还会被人看不起,特别是军人的家属,总会被人低看一眼。

江枝惊呀,随后也就恢复过来,“嫂子真能干。”

却也没有多说。

送走江枝时,张桂兰用昨天装菜的碗装了一下的绿豆糕给江枝带回去,江枝不好意思的推辞一番拿着绿豆糕走了。

张桂兰足足做了三天,才把磨出来的绿豆面都做成了绿豆糕,这时包装就成了问题,最后在家里翻了一圈,在罗继军的房间里翻出一大叠白纸来,和两个篮子的绿豆糕放在一起,张桂兰只等着第二天进城。

现在有空闲的功夫了,她才把萝卜切成了丝,把冻在阳台的馅子拿了回来,喂上大骨头汤,又发了面,才休息下来。

有这个功夫,她拿起了买回来的书翻看了起来,睡前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出来,其实她也没有几件衣服却全是大红的毛呢,现在在她看来太土了,到是罗继军这件军绿色的大棉熬,虽然普通,可穿着大方,到好一些。

反正是出去卖东西,自己这副身材穿什么也不好看,到不如大大方方的。

次天一大早张桂兰就进城了,按记忆找到了农货市场,开始还会觉得不好意思,等放开了嗓子,到也不觉得害羞了。

有人过来问绿豆糕才卖一块五,张桂兰见犹豫,就掰了一块让对方尝,这样一来卖的也快,两篮子的绿豆糕不多时就卖完了,称是从旁边卖菜的摊子借的,张桂兰留了一斤绿豆糕给对方。

家里的绿豆糕拿了一半出来,这一在就卖了一百多,张桂兰揣着钱上了客车,心里暖暖的,重活至今,她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十三章:前订婚女友来了

张桂兰连着三天进城,把做的绿豆糕都卖了出去,这在大院里还引起了一些小议论,多是看不好军人家属做生意,哪怕现在城市已经开始有小商贩起来了,不过仍然不是很多,多数人仍旧在国营的企业上班,每个月领着固定的工资。

从开始的指点到最后多有人好奇张桂兰做的是什么买卖,多被这个勾引了兴趣,江枝是个嘴严的,平日里又不与人接触,到最后也没有人问出来。

至于大院的核心人物商红,这几天正忙着往回哄男人,哪里有时间顾及这些,最后知道自己哄不回丈夫,商红只能求助家人那里。

来的人是杨宗国的母亲,以前是军人家属妇联的主任,现在也退了下来,每日里在家弄花拾草,现在最盼着的就是抱孙子,可儿媳妇娶回来三年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先前夫妻分居两地,一个星期才见一次面,直到一年前才改了随军,为此杨老太太也没有抱怨过。

这天接到商红的电话就来了,商红红着眼睛把事情学了一遍,一脸的委屈,“妈,你说宗国他大晚上的从人家出来,人家的男人又不在家,这事传到我耳里我能不问问吗?他这就怪上我了,况且我也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事会惊到上级领导,他一直劲的怪我,都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

杨老太太今年都五十多了,能当上军人家属妇联的主任,就从两道锐利的眉毛上就看得出来不是个简单的老太太,还没有开口,两道眉先竖了起来,人平白也多了一丝的严肃,商红原本就惧怕这个婆婆,一见这表情,又缩了缩脖子。

“小红,你是军人的妻子,听说这样的事情,更该拿出一个做为军人妻子的大气来。对人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你是出自军人世家,该比别人有修养,容人、识人、用人的胸怀和雅量要比普通的女人更宽容。对事也要超脱,不要陷入其中,人的一生,碰到的事太多,对自己要豁达,不要小肚鸡肠。受委屈了,相不通了这是常有的事情,这都算不得什么,要坦然面对,谈然处之,别跟那些没有见识的人学那些小九九,最后算计了自己得不偿失。你明白吗?”

杨老太太说的不快不慢,吐字清楚,却让人能清楚的记住她说过的每一句话,直接将一件小事扯到了对人生的态度上,也难怪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女子。

商红羞得抬不起头来,“妈,我知道错了。”

杨老太太含笑的满意颔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稳重沉静,才是一个好女人。宗国那边我会去跟他说,这样的事情我希望以后都不要再发生,对宗国的将来有无影响到不重要,而是对你,有些事情做了良心会一辈子不安。”

再多的话,杨老太太不会多说,当初她给儿子挑媳妇,就是从家世先着手的,就怕找个遇事挂怀,心胸狭隘的人,毕竟一个军人能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事业,需要的就是一个能顶起一个家的女人,如今看到家世到没错,可人却长歪了。

当天杨老太太让人往队里带了话,吃晚饭时杨宗国回来了。

今天是周日,商红休班,又有婆婆在,她勤快的下厨,做了一道红烧鲤鱼,做了一个焖肉,最后一道是白菜炒木耳,这样的菜在这个时候可是硬菜了。

大白米饭蒸了一盆,从蒸屉里拿出来时,还冒着饭香。

“快去洗手,就等着你开饭了。”杨老太太见到儿子和蔼多了。

“妈怎么过来了?有事打电话给我我回去就行,大老远的你还折腾。”杨宗国心疼母亲,一边又在则怪商红不懂事。

商红笑意的脸就僵硬了几分,接到婆婆的眼色,才又强扯起笑来,把饭盛好后才在杨宗国的身边坐了下来,杨宗国板寸的头上发还带着洗脸时粘上的水珠,阳气十足的吃了一大口饭,又夹了口肉塞进嘴里。

“慢点吃,还像个孩子。”杨老太太责怪道,手上却一边给儿子夹了块肉放到碗里。

这一顿饭,两个女人就忙乎着杨宗国一个人了,饭后,杨老太跟儿子坐在沙发上说话,“队里现在很忙?”

“人都被带出去训练了,到也不忙。”杨宗国也正有事要求母亲,“妈,你们那个妇联还用不用人了?”

“你有人要安排进来?”

“是我战友的一个老乡,从农村来的,到城里无依无靠,扑奔着我战友来了,我战友又没有认识的人,这才让我帮帮忙,人是农村里本本份份的人,你看看能不能给安排一下?”杨宗国眸子闪了闪,眼角往厨房那边扫了一下。

这点不小举动哪里能逃过杨老太太的法眼,“你给我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宗国懊恼的道出实情,“商红也该跟你说了,因为那件事情让罗继军的爱人受了委屈,前天我接到罗继军的电话,他说有个老乡来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等他回来在说。”

“那个老乡是个女的?你那个战友还不想让他妻子知道?”杨老太太点出关健的地方,“我安排个人到是可以,不过到时闹出什么事我可不管。”

杨宗国一听解决了,哪里还会深想,在说也不过是个老乡,“妈就放心吧,到时出事我管还不行。”

母子两在客厅里聊的欢,商红在厨房里边洗碗边把话一句不落的都听了去,心想便宜了张桂兰,明明先勾引别人家的男人,现在还到成了受伤害的一个了,平白无故的一个老乡就被安排到妇联去了。

要说罗继军求着杨宗国照顾的这个老乡,正是当初罗继军订下未婚妻,后来因为张家的事情,为报恩而退了亲事,罗继军后来娶了张桂兰。

第十四章:故人恩怨

张桂兰不知道同村里的米兰来了,甚至罗继军还求了杨宗国给先安排了起来,这几天把绿豆糕卖过之后,张桂兰就又去了一趟村里,让刘小兰帮着收绿豆,每斤八分钱收上来,她给刘小兰一毛钱一斤,这样刘小兰就每斤能挣二分钱。

刘小兰在家里呆着还能挣钱,自是高兴,不但收的绿豆多,而且也干净,带虫眼的都挑了出去,这省了张桂兰不少的事。

这其间张桂兰又进了城里一趟,买了缺的蜂蜜和白砂糖回来,还买了两块布料,现在的人家里虽然不用担心吃不饱,可普通人家仍旧是买布自己做衣服。

上一世张桂兰就会做衣服,又带着那世的记忆,目光也独到起来,一块蓝色的毛呢和一块黑色的布料,毛呢做了一件竖领的外衣,黑色的布料做了一件裤子,不似这个时候那样直桶下来,而是随着身型来的,家里没有缝纫机,张桂兰就剪出来后包了起来,打算哪天进城里找缝纫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