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裘三娘对船业完全没概念,才轻而易举说出没有赚头这种话,因为普通的商人不会对船业有了解,只觉得官府限制得严,又几乎没有什么人做这一行,就认为无利可图而已。

“东伯,你可知从业许可证是有年限的。如果交税便罢,交不上税三年就会取消从业资格,得重新申请。”目前,入船业的本金条件是三万两,墨紫听人说后咋舌,从此对船业敬而远之,转而变成地下工作者,私造了那么一艘橄榄,“红萸坳荒了这么多年,应该早过了年限。”

“不是的,不是的。”裘大东着急摆手,“裘老太爷当初南下时,交清了税,又给我家祖爷爷留了银子可交十年税,船场子虽然已经没有再做,可休业期的税一年五十两,再加上这种地种不了田,官府征收也无用,就一直保留到现在,今年年初刚给咱们换了新的从业本,还有皮面子包着,我一向随身携带着的,怕家里万一遭偷儿,小姐,你请看。”

说完,就从怀里深掏出一个棕皮簿子。

墨紫接过,递给裘三娘。

裘三娘看完,就给墨紫,“你也看看。”

墨紫一看,果然是今年的日期,盖着上都工部大官印,写特许红萸坳经营船场等字样,续给了五十年期。

“可是,东伯,如果只给了你家祖爷爷十年的税银,之后怎么交的?”墨紫看过祖孙的生活环境,就是穷人一双,连鸡蛋都吃不起。

突然,墨紫明白了。

“老太爷也给了我祖爷爷安家费,差不多有百余两,我们都自己种菜种稻,养了些鸡鸭猪,虽说坳里没多少好地,总算能自己自足,用不上那笔银子,税银就可以多交两年,卖菜卖蛋卖家禽一年也有十来两的积蓄,这期间,战乱的年头和免税的年头倒不少。这么东拼西凑。再靠老天帮忙该交的都交上了。”裘大东的话,证实了墨紫所想。

“姑娘,东伯自己省吃俭用,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换钱上税。连妞妞吃个鸡蛋,都自己掏腰包贴钱。”墨紫觉得此刻她要不跟裘三娘说出这件事,会遭天谴的。

裘三娘也不是铁石心肠,红萸坳这么破败。裘大东还能这般赚钱为主死守了这份家业,她亦有些动容,“东伯,这么多年辛苦你们一家人了。”

“小姐,这是小的应该做的,没有裘家人,今天就没有我祖爷爷也没有我大东,更没有妞妞,小姐既然如今嫁到上都,这证您就收好吧,不管小姐要不要把祖业重新经营起来,可终于又回到主人手上,我心里也踏实。”实心肠的人说话句句肺腑。

裘三娘看着墨紫手里的棕本,虽然也知道裘大东几代能把这份祖业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换个居心不良的仆人,卷了银子就跑了,但裘家这三代只做丝绸米粮的买卖还有购肥地开庄子这些营生,对这片荒瘠的土地,实在提不起兴趣。

“东伯,这事我再想想吧,过两日,我便要嫁进夫家去,一切等我安顿完,是放着,还是转手,一定有安排就是,不过,即便卖了,你跟妞妞照跟我,不用担心没去处。”裘大东这样的仆人,能不能干另说,单忠心一样,裘三娘就不会亏待他。

“小姐,小的身份卑微,也不曾读过书,不过知道当初裘家先人的用心良苦,是想给后代哪怕一个念想,一个可以从头开始的地方,小姐若不急需用钱,要么觉得年年交税太费银子,小的会想办法的,请别卖出去。许是将来小少爷,小小少爷有兴趣了,接过去做,也算是祖业的继承。”裘大东没读过书。但说话条理分明,不是愚钝之人。

墨紫听到小少爷,小小少爷这两个词,笑得眼眸灿灿。

裘三娘瞪墨紫一眼,对裘大东的话却没怎么放在心上,口中只敷衍应了,“再不回城就晚了,我以后会再来的,你也带孙女回去吧。”

“小姐,今日既然来了,要不要给东伯补些银两?”墨紫一直等到裘三娘提,但没等到,不知道这位是犯了小气的毛病,还是压根没想到。

“啊,对了,可也不叫补。既然如今才成了我名下的产业,日常开支就我这儿取,“不过,不可能补她那些爷爷们欠的,裘大东刚还说了,银子他自己能想办法,当然,她还不至于那么过份。”东伯,你平时就记个帐,用多少钱买了什么,卖多少鸡鸭赚了多少钱,每隔段时间,我让丫头来拿帐本派银子。

“小姐,小的不识字。”裘大东对这个任务犯了难,同时多看一眼墨紫,想不到这小哥是丫头。

墨紫真是服了裘三娘,嫁妆都几万两了,还斤斤计较卖鸡蛋鸭蛋的钱。

“东伯,那你就拿个小箱子,把姑娘给你的钱放在里头,用的时候取,卖了东西就把赚得钱放进去,我每次来,你跟我说说买了什么?卖了什么就成,具体的,我以后再教你。”墨紫劳意帮助弱势群体。

“这个钱,我平时存钱也这样。”裘大东憨笑。

“姑娘,给东伯多少银紫?”墨紫等人示下。

“二十两吧。时五两备个急,其中五两是给东伯爷孙俩的私用银子,以后按月给,每月二两,等妞妞长大一点会再多给一两,东伯,菜地从今就不用算主家的,还有家禽那些,分一半出来当作你们自己养的罢。”裘三娘这是发了一回大善心?

墨紫拿出几锭小银子,约二十两,塞进裘大东手里。

裘大东差点又老泪纵横,说谢谢主子,见妞妞喜滋滋吃着饼过来,忙拉着又磕头。

而且,怎么拉起来都不肯起,直到在载着他新主子的车转过弯去。

第114章才子萧三(一)

花轿在震天的鞭炮声中入了敬王府大门。

照上都迎新娘的惯例,轿子该在大门外停下,由媒婆背进去。不过,这惯例在敬王府行不通,因为,太远了。

这个府邸住了萧家两代王爷,自老王爷而下四代同堂,全住在一起。

老王爷有三个嫡子,二子受皇命承得王爷位,大子三子均在朝中有武官位,因老太爷主张家和万事兴,嫡室子孙不分家,而皇上赞赏其治家有道,赐织云坊大一半拨为敬王府第。其中园林景致,碧湖绿岛,亭台楼阁,还有将近八百的三仆从,依然宽宽落落,平时三房互相串门子,轿子是必需的,马车是高效的,快马是紧急的。

敬王府粉为三个园子,敬芳园为主园,由敬王爷这家和老王爷王妃住着,华明园给了大房,惠喜园给了三房。

第三代萧姓子孙,尚且嫡庶同住,但庶子一成亲,就必须分家出去单过,这也是大部分贵族官家高门的作法。

李氏昨日给裘三娘她门说了整整一个时辰敬王府的事,不过墨紫也就记得这些,倒不是她的记性差,而是其他的,她不特别很赶兴趣,比方说,王爷的名头为何不传长子?因为谁优秀就传给谁呗,对这时的古人还觉得不太合乎常理,对墨紫来说,墨守成规传给长子才很有问题,再比方说;萧家三房之间看似和睦,其实有谣言说不合,这不废话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别说八百来号人都凑成一国了,还有她也看出来了,很多关于敬王府的事,李氏都是听人这么说的,一句话传十个人就变了味,更何况一个时辰的话,可能早歪没谱了。

亏白荷绿菊听得那个仔细,墨紫想她当时要是主动提出当文书,估计人抢着给她磨墨铺纸,然后给它装订成册,随身携带,没事时就巩固一下,最好因此就能让裘三娘变成王府里人见人爱的宠儿,从此婚姻美满爱情如意。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她看裘三娘,分明也是无趣。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

乐手在最前,媒婆接着走,新娘的轿子跟着,四个陪嫁丫头跟在后面,还有那已经风光游过四街的八十抬嫁装箱子,长长一条队伍。

前庭据说也是男子们会客的地方,却不像裘府的前园,这里树少花圃多,矮矮从地上拔起,没有花圃的地方,都铺了青石,屋子比洛州的高大,却全部是平房,整个庭院看上去空间很大,很高,多用青和乌双色,用花的明亮装点,门廊下一卷卷垂着苍洁的纱片,风一起,就飘动起来。

若说裘府偏南,因此庭院有江南的雅趣别致,那么敬王府的前庭,则实实在在是大唐建筑的风格,庄严中有灵秀,肃穆中有飘逸。

“敬王府好气派啊!”四个丫头中,绿菊随裘三娘在外走动的时间最少,而且从未到过北方。

近五十年来,南士北进的安居商贾和士者增多,整体风格产生了变化,学士府的建筑就偏江南调,讲究细巧精致的园林和楼阁的层次。因此,让她们这些南来的人,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绿菊觉得是气派,的确敬王府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比别人家的粗劲狂傲,不过,在墨紫眼里,更欣赏的是建筑本身传自于大唐的悠远旷然,真令人醉心不已,她甚至想,即便自己可能不喜欢住在这里的人,但对于这座王府恐怕是讨厌不起来了,也好,居住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至少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到了前庭,就见一条四马并行宽的过道,往两边弯伸过去,而乐手不拐过任何一边,直直上过道,进入对面贴着喜字的一扇大门。

这道门比敬王府的大门小一号,上挂牌匾金字,写着敬芳园。

门口迎出小厮,还有管家管事之类的人,请了媒婆说话,因此就停在门前。

白荷回过头来,神情又是紧张又是喜悦,“就要进王府内园了,绿菊,你别东张西望了,让人以为咱们没见过世面似的。”

又交代墨紫,“墨紫,带着她点儿,这丫头平时就最爱瞧热闹,没人在耳边提着醒,我怕她忘了今天是什么日紫。”

“我才不会,放心,怎么都不能给咱们姑娘丢脸。”绿菊噘噘嘴,很不服气,却还是下了保证。

对丫鬟来说,小姐出嫁的日紫大概比她们自己出嫁还要重大。

“白荷,让我带着绿菊,还不如你紧带着小衣,她一进园子,就没了影。”小衣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不过墨紫这话有缓和大家紧张的意图。

“我都没看到什么树。”小衣也回头一说,那样子很是不满,她大概是四人中唯一对这种王府气派没兴趣的。

“小衣,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没大树?”墨紫看着管家样的男子和媒婆对着他们在那儿嘀嘀咕咕,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到如今,即便某人不肯娶,这门亲事也得进行到底,按道理,裘三娘踏出府门之时,已经是敬三王爷家的三儿媳了。

皇上还说老王爷治家有道,有个孙子休两任正妻,如果再毁一门婚,墨紫还真想问问看,到底有道理在哪里。

“为什么没大树?”小衣追问,“为什么没有?”对自己关心的问题,不但不沉默寡言,还重复说。

“因为怕刺客。”墨紫眼睛不离那两个还没嘀咕完的人,可怕刺客的说倒不是编的。

“刺客来了,打走就是,跟树有什么仇?”小衣一身武功,天不怕地不怕。

“大树靠墙,刺客就能进府,大树在园子里,刺客就能藏身,大树越多,能藏的刺客就越多,打也打不走,所以,干脆没有树。”至少,没有深根叶茂的那种大树。

小衣的脸垮下来,“我不喜欢这里,“还干脆直说了。”

媒婆那边的声音高了起来,“我说,新郎官不来,新娘子怎么进门啊?”

第115章才子萧三(二)

敬芳园里有很多独院,除了老王爷王妃和敬王爷夫妇各自所住的院落之外,最大的三个是庭草院,维风居和咏古斋,由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