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如菊-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怀了身子,没准还不止送两道哩;大顺来帮爹娘一回,等你家有事,大顺的三个兄弟都会去给你帮忙;等你生了娃,大顺娘跟小妹也会帮你带。你这样跟谁也不亲近,连亲兄弟也不来往,那不是六亲不认么?对你又有啥好处?你家往后就没一点事要人帮忙?”

他往后一退,一把将郑长河扯出来,对秋凤道:“不说旁人,就说你郑叔。去年打猎倒霉摔了腿,那不也是赵三跟槐子爹忙前忙后地帮着才好过一些么?咱村的人还都去瞧他了哩。他就一个人,要是像大顺这样有三个兄弟,还不晓得高兴成啥样哩?”

郑长河听了连连点头道:“那是。我就吃亏没个兄弟。不过我跟槐子爹也像兄弟一样。”

李耕田说道:“你郑叔为人忠厚,那橡子果儿,橡子豆腐,哪样不是好东西?还不是跟村里人说了?要照你那想法,不是吃了大亏?可你瞧瞧,村里人都感激他,杀了猪都送肉把他;他家开荒也去一堆人帮忙,完了也不要工钱。还是你郑叔死活要把,才少要了些。你呀,跟你爹娘甭分那么清楚,吃不了亏!你这样做,明明也没沾啥光,还叫人戳脊梁骨,何苦哩!咱这山高皇帝远的乡里,靠的就是乡亲互相帮扶谁也不可能单门独户地过日子。”

李耕田长篇大论地说了一通,那秋凤低头不语,也不知听进去没有,不过却没有再哭了。

刘胖子见村长发表了一番意见,有理有据,算是说出了自个的心里话;自己吃亏在有话也不知咋说只好一张口就是骂儿子。

他见儿媳妇坐在地上,想着她怀了身子,害怕出事,咳嗽了一声对大顺道:“扶你媳妇家去吧。爹也不想吃肉,只要你们过的好,爹心里就舒坦了。你今儿这事做的也不对,就算是表孝心,也要跟秋凤说一声。不声不响地把肉提来就完事了?”

赵三笑眯眯地说道:“秋凤啊,你爹娘不是为肉生气是为了儿子生气。养这么大一个儿子,帮他娶了媳妇,却为了一道肉,就这样对他们,他们心里难过哩。”

小妹娘抹着眼泪道:“三哥儿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要是晓得她怀了身子,怕是还要添些东西给她送回去,哪会要她的腊肉。”

刘三顺“哼”了一声道:“也不是为了肉。

还不是怕跟咱来往多了,往后三个兄弟要娶亲,要跟他伸手!不来往就不来往,我穷得打光棍,也不会上门找她借钱。”

刘胖子见好不容易劝下来了,这三儿子又添上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气得冲上去踢了他一脚。

三顺梗着脖子不躲不避,硬是叫他踢了一脚。

李耕田笑道:“你这娃子也是个犟种。真不亏了‘三犟子,这名头。”这乡下人有一种说法,认为排行第三的必定性子倔犟。这刘三顺就是有名的“三犟子”。

刘大顺听了三顺的话,心里般难过,一言不发,恼怒地扶起秋凤,往家里去了。

刘四顺捡起那道肉,撵上去塞到他手里,笑道:“大哥,你别生气。三哥就那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这肉还是烧把嫂子吃了吧,咱家也快要杀猪了哩。”

大顺强笑道:“哥哪能跟他生气哩。”遂扶着秋凤回去了。

闹了一通,干活的人又下田去了。

刘三顺心里不顺,落后了一步,帮娘收拾了碗筷送到厨房。

他见菊花跟小妹一起清洗碗筷,认真地听小妹说话,不时地接一句,动作麻利,神情温柔,再一想刚才的大嫂,还有花了好几两银子还未娶回来的二嫂,心底划过一道亮光,不由地怔住了。

他忽然觉得张槐真是傻瓜,这村里的男娃都是傻瓜!

他也要做傻瓜么?当然不!他都没在意菊花的长相哩,他觉得菊花很好,因此也没想过她的脸有啥不好。

他又想,是不是菊花蒙上了脸,他因为看不到,才这样想哩?

不是的,他又不是没见过菊花的癞皮脸。以前没想过这事,那不是她还小么,再说他拢共也没见过她几次,都没有来往;如今她跟妹妹玩的好,倒是见的多了些。

他心里琢磨这些,只觉豁然开朗,一时厕又喜又悲。喜的是总算开窍的早,这菊花还她一时半会儿的肯定不能嫁给旁人;悲的是这又穷又受气的日子他再也不想过了,他也不要娶大嫂那样的媳妇。

他要是娶了菊花的话,一定能跟菊花过出一份不一样的幸福日子来,那些长相啥的都是狗屁。

他呆呆地站在那瞧着菊花跟小妹忙碌,半天也没动弹。

刘小妹回头奇怪地问道:“三哥,你咋还不去栽秧哩?”

刘三顺这才惊醒,急忙道:“这就去了。菊花,真是难为你了,害你陪小妹一起累。

菊花笑道:“瞧你说的,小妹不是也陪了我好多天么?三顺哥,你还真是多礼哩!”

刘小妹也忍不住笑了。

刘三顺见菊花笑眯眯地瞧着他,一时间心慌意乱、满脸通红,急忙跑了。

只是他今天春心一动,就牵出了后来无数的烦恼。幸福,并不是如他想的那样容易得到哩。

一直忙到吃过晚饭,菊花才跟爹一起踏着淡淡的月光回家。夜晚还是很冷的,菊花快走了两步,跟上郑长河的脚步,问道:“爹,明儿一天能插好么?”

郑长河笑道:“能。你瞧今儿那么些人,干得快着哩。花呀,烧了这么多天的饭,累坏了吧?等过了明儿,你好好地歇几天,让你娘做饭。”

菊花忍不住笑道:“娘不也累了好些天了?我要是在家烧饭、喂猪啥的,也不觉得累;就累了,也能偷空歇歇!不像这农忙,连歇口气的工夫也没有,吃了晌午饭就要做晚饭。”

郑长河笑道:“还不是为了赶早插完秧。好在咱只种这一季。要是跟南边似的要种两季稻子,那不是更累?”

菊花听了心里一动,问道:“爹,那你们咋没想过种两季哩?要是种两季的话,是不是插秧要更早一些?”

郑长河道:“也有人种,晚稻要等秋天好晚才割,觉得不大合适,所以大家也就没费那个心了,顶多种一亩两亩的。有些人家就改种冬小麦。不过有的田是水田,种麦子也不成。”

菊花却暗暗留了意,她觉得这个地方的气候,完全可以种双季稻。眼下也忙不过来,以后再看吧。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家。

杨氏问道:“今儿刘家人多不?”

郑长河笑道:“甭提了,人多着哩。他们兄弟可是换了不少工。”

杨氏担心地问菊花道:“那菊花不累坏了?小妹娘也下田了,就你跟小妹俩在家做饭么?”

菊花忙道:“小妹娘没下田。我觉得还好。做了这么些天的饭,也习惯了哩。爹说,他家明儿就能插完,再挨一天就好了。”

青木正就着油灯看书,听了这话,也放下书问道:“那倒是快。他家咋来那么些人,两天就插好了哩?”

郑长河坐在凳子上歇气,一边说道:“你也不想想,二顺跟三顺,还有你刘叔,在外边换了多少工,这不都来了?今儿刘胖子还跟儿媳妇怄了一场气哩。”

这乡下就是这样,屁点大的事都会传播开来,评论一番。像刘家今儿这事,凡是瞧见的人,就算不会在外说,但回家必定会谈论的。

郑长河一五一十地说了秋凤为了一道腊肉吵闹的事。他口齿不甚灵巧,菊花就在一旁补充。她也是心有感触,有话想跟爹娘和哥哥说哩。

杨氏听了叹气道:“娶了这样呆板的媳妇,那也是没法子。死脑筋,也不晓得她娘咋教的。为这么点肉,叫小妹娘在村里人面前丢面子,那不是说她白养了个儿子么!”

菊花见青木沉思的样子,说道:“爹,娘!想想二舅母,再瞧瞧这秋凤,我觉得这娶媳妇真不能马虎了。哥哥的亲事要好好地瞧准了。不然的话,咱家就哥哥一个儿子,要是遇见跟秋凤那样的媳妇,那不是变得跟没儿子一样了?小妹好歹还有三个哥哥哩。再说,这么吵着也没意思。”

郑长河一听紧张地说道:“那可不成。咱可不要那样的儿媳妇。咱这日子过得好好的,要是娶个你二舅母那样的或是秋凤那样的,我还不得憋屈死了。往年虽然穷,我跟你娘还真没受过啥气哩。你娘嫁进来,跟你奶奶也没红过脸。要是娶个不省事的回来,我俩怕是都撑不住。”

杨氏见他那样子,白了他一眼道:“谁乐意娶那样的?还不都是先不晓得么!这娶媳妇,也是要讲运气的。”

青木沉声道:“真娶了那样的,我还能不管?我要管不住她,就让她回娘家,不过就是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擦亮眼睛找媳妇

杨氏瞧着儿子直摇头道:“你如今念了书,咋说话还这样哩媳妇娶回来了,哪能说不要就不要,又不是买衣裳!不到万不得已,谁会休妻?俗语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媳妇不好,你做男人的就该管。男人要是不争气,管不住媳妇,旁人再操心也不中用——她终究是跟你过一辈子。像你二舅,他先就纵着媳妇,那你大舅、我这当妹子的,哪里好多说啥?就说了她也不会听,还不是白费口水?我们还能一直呆在他家管着她不成?连你外婆也管不好,闹一场,好像是听了她的话,转头又是原还原,长久下来,她也疲了累了。”

菊花听到二舅母就心烦意乱,忍不住道:“想那些麻烦的事干啥?咱就擦亮眼睛,找个好的,后边不就没事了?”

杨氏失笑道:“你这娃儿,谁不是擦亮眼睛地找媳妇?可是这当闺女跟当媳妇不一样。当闺女的时候,不当家不晓得柴米油盐贵,那她就是一个样子,有些品性你不一定能看出来;等嫁了人,做了媳妇,一当家,一经事儿,那各人的品性、能力就看出来了。你别不信,有些闺女嫁了人,完全跟原来不一样。你说这有啥办法?就说这秋凤,没嫁人的时候,都说她如何的文静,如何的勤快,如何的会过日子;这嫁过来了,这些品性倒是一样不拉,就是没想到还多了两样孤拐性子——她文静的过了头,跟谁也不来往;会过日子到连婆婆也甭想沾一点儿。”

菊花听她娘说得有趣,忍不住笑了,不禁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关于女孩嫁了人之后由珍珠变成鱼眼睛的高论。

郑长河道:“反正咱就一个儿子,不急,一定要好好地找。要找知根知底的,那样也不会出岔子。凭她咋变,有些品性是变不了的。比如要是她心善,就不会像秋凤那样为人行事。”

青木听了点点头说道:“不会过日子不要紧,就算懒点都不要紧,要是不讲理、不孝顺,那是万万不成的。”

菊花想想杨氏刚才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便对青木道:“哥我觉得娘说的对哩,娶个十分合心意的媳妇是不可能的——人家也有人家的想法不是?两口子还是要多交心。真要是遇到那不省事的,平日里常常地劝解和管教,把道理掰扯给她听,天长日久的,不就好了?”

杨氏一拍手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先擦亮眼睛找媳妇,娶回来了就要好好地对她,该管的也要管,哪能动不动就休妻哩。”

青木含笑点点头对菊花道:“我晓得。像今儿小妹的大哥,做得也不妥当,瞒着他媳妇把肉提来就不对。家里就留了一道肉,媳妇还怀了身子,他跟爹娘说清楚刘叔刘婶哪会怪他?就是想表孝心,那也应该先跟媳妇好好说,不定就说通了;就算说不通,要管也应该在家管。偷偷地把肉提来,发现了明摆要怄气,这不是干蠢事么?到最后,他老娘肉没吃成,倒受了一肚子气连媳妇也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