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如菊-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看着儿子很无语:才几个月大,他到底是为何这么喜欢葫芦呢?葫芦好像也没怎么逗他玩,倒是逗小葱比较多一些。她才不信青木跟槐子的友情因子真的会遗传。小娃儿的思维实在是奇妙-和神秘,你轻易不能破译他们的一些习惯和举止。

像板栗,只要葫芦在身边,他连吃奶都能忘记;若是葫芦不在身边的话,一睡醒就要喂奶,不然很快他就会不耐烦,瘪嘴要哭。

云影笑道:“葫芦和板栗长大了肯定是好兄弟,才这么点大人,瞧他们这黏糊劲儿,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小奶娃不都是爱黏着娘吗?我看在板栗眼里,你还不如葫芦来得亲呢!”

听她这么说,菊花更加郁闷了,没好气地说道:“是板栗黏着葫芦,葫芦可没像他那样。怕是我怀孕的时候,总是带小葫芦,又总是教他说话,哥俩的交情从肚子里就开始了哩。”

她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葫芦小的时候就不说了——她也经常去看他——从葫芦坐在学步车里开始,基本上都是菊花在一旁照看的,因为那时候她挺着大肚子,也不能干重活,只能看小孩。她就整天跟葫芦说话,也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这小哥俩隔着肚皮同时接受她的教育,怕是真的起了作用,板栗也因此对葫芦亲近些。

云影听了先是愕然,然后就娇笑起来。

菊花道:“你别笑,我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实在想不出还有旁的理由了。”

云影戏谑地说道:“也许因为葫芦长得好看讨喜,所以板栗才喜欢他呢?”

正说着,刘婶进来道:“板栗小哥醒了么?我来喂他吃奶吧。”

云影笑道:“板栗有哥哥陪着,都忘记吃奶喽!”一边将小娃儿递给刘婶,刘婶抱回自己屋里喂奶不提。

菊花也抱小葱进房间喂奶。

一番忙碌后,好容易将双胞胎兄妹伺候好了,菊花跟云影一人抱一个逗着玩,连同葡萄抱着的小井儿,三个奶娃比赛似的笑闹,小葫芦也开心地在一旁凑趣院子里,张大栓、张槐和刘黑子则一担又一担地往家挑胡萝卜,都在河里洗得干干净净的,为的是多储藏一些猪粮,这样一直到正月初三,都不用再下地挖萝卜了,可以安心过年。

张杨见他们忙碌,也去后院猪栏屋帮忙堆放。

热闹地吃过晚饭,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大年三十,竟然是个大晴天,虽然阴湿的地方还是结着冷硬的冰冻,但天上明晃晃的太阳让人心里觉得十分温暖,忙碌起来也格外的带劲。

从早上开始,厨房里就没停过火,锅里也始终烧着各种吃食,女人们在厨房忙碌,男人们则上坟、贴门神、迎财神,张罗柴火等一应杂物,在外忙碌。

人真是最奇怪的动物,张家今年不仅添了人丁,张杨还中了秀才,这个年自然是不同以往,喜庆热阄中还透着蓬勃兴旺之意,可是菊花虽然也高兴,但心里还是怀念在这个世界度过的第一个年三十晚上。

那时候,一家四口好不容易摆脱贫困,年夜饭也不太丰盛,但菊花跟爹娘哥哥围坐在油灯下,吃喝谈笑,听爹娘讲古,那温馨的氛围,那菜肴的美味至今让她无法忘怀。

也不是说如今的菜就不好吃了——只有味道更好的——只是那年的三十晚上格外让人难忘而已。

她看着兴奋的何氏,心道,也许婆婆不是这么想的吧,今年对她和公公来说才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副兴旺发家的形景,更有刘黑子一家能支应使唤,还有比这更喜人的么?

刘黑子接来了老娘,一家人暂时挤在后来加盖的西厢房里,因为槐子想明年再另外盖房给他们一家住,为的是等荒地开出来后,也好确定位置,便宜照管。

至晚,刘家虽然帮着忙了一整天,却拒绝跟张家一桌吃年夜饭。张大栓两口子也怕他们不自在,便将准备的各样东西都分了他们些,让他们一家回屋吃,秦枫和云影本是在张家过年的,但两人哪里能安静下来?从下午开始,几乎全村的人都过来请他们,于是秦枫就跟周夫子一样,吃起百家饭来;云影则只去了赵家—赵清是她徒弟嘛,还有李长雨家,也是因为宛儿一再相请,她就过去凑了会热阄。

菊花觉得当娘了真的有很大不同,往常几个大人,说笑玩闹十分轻松自在,如今非得将两个小祖宗伺候好了,才有心思干别的,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悠闲?

好在有葫芦,菊花特意跟哥嫂打招呼,早早地接了他过来陪板栗,因此也未出现奶娃子大哭大阄煞风景的情形。

当外面炮仗不停地响起的时候,板栗和小葱都将眼睛睁得大大的,不仅没有被吓哭,反而十分兴奋。

年夜饭自然另有一番热闹,邻里间互相邀请喝一杯酒等,也不必一一细说。饭后,张槐和张杨抱着双胞胎,菊花跟何氏腾出手来收拾碗筷,完了再包饺子——初一早上就吃饺子了。

稍后,刘婶跟葡萄也过来帮忙。

饺子馅是早就准备好的,张大栓则亲自上阵擀饺子皮。为了说话热阄,何氏直接将这一摊子搬到堂屋来。她一边包饺子,一边担心地问菊花道:“这两娃儿咋还这么精神哩,往常这个时候不都睡了么?要是他们闹过了头,不睡了咋办?”

说完看了看一旁的槐子和张杨,两人正和葫芦嬉笑逗趣,惹得板栗咿呀大叫,脆笑不断,活泼的很。

菊花含笑道:“不碍事,待会葫芦一走,他们就该睡了,眼下不过是一时开心。”

刘婶笑道:“今晚热闹,也难怪娃们都不想睡,我家小井儿也没睡,跟他奶奶在玩哩。”

正说着,就听槐子叫道:“刘奶奶,过年好!”

大家转头一看,是葡萄奶奶从外面进来,满头银发,手里攥着个小包裹,走路颤颤巍巍,笑得慈眉善目。

何氏急忙招呼道:“刘婶,你老人家好。槐子,快端板凳给刘奶奶坐。”

其他人也都纷纷招呼,刘奶奶坐下后,在屋里扫了一圈,笑道:“人多就是热闹。我家井儿睡了,我就想着过来凑凑趣,也好给东家拜个早年,就便送点针线活计给板栗小哥儿和小葱姑娘。是我做的,眼神不好,也不成个样子,东家不要嫌弃笑话才好。”

说着将膝盖上的小布包打开,露出里面两双红色虎头鞋和两顶红帽子,拿出一顶帽子,让槐子帮板栗试戴。

第三百七十五章刘奶奶

槐子高兴地谢过刘奶奶,接过帽子展开,圆圆的样式很普遏,却触手软和,夹层里衬了些棉花,往板栗头上一扣,大小正合适,那红艳艳的颜色在灯光下衬得板栗小脸粉光莹润,黑眼珠粲然,再咧嘴无齿一笑,活像年画上的娃儿。

于是,满屋子都是称赞感谢声,何氏张大栓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槐子又高兴地拿了双小鞋子往板栗脚上穿,张杨见了也忙凑过去给小葱试戴帽子。

要说张家人为啥这么高兴?那是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的东西可是带着福气的,何况这帽子和鞋子还是刘奶奶亲手做的。

乡里习俗,若是哪家老了人,那人只要过了八十岁,丧事都会大办,喜庆的很。他们的遗物自然会被儿孙瓜分,就是丧礼酒席上的碗筷也会被人偷回家。主家也不会生气,事先还会多多地准备些碗筷之类的让人偷——都想沾福寿。

这刘黑子的老娘已经八十三了,算得上高寿。据云影说,她耳不聋眼不花,身上没病,精神也好,还有得活。她是老来得子,生刘黑子的时候都四十多了。

刘奶奶笑眯眯的,见张家人欢喜的样子,也没十分得意,似乎早就料到了这情形。她坦然的很,平和如邻家的老奶奶,并不像儿子和儿媳妇,在东家面前一副惶恐感激的模样。

她仔细地瞅瞅板栗和小葱,摸摸两人的小脑袋不停地点头,夸道:“好娃儿,结实的很,怪道叫板栗;小闺女也好,水葱似的。这两名字都好的很,跟咱农家人贴得近,叫起来也亲。”

菊花听了十分欢喜,微笑道:“刘奶奶旁的东西也嚼不动,待会饺子包好了煮了吃两个,再带些家去,明早煮了吃。这馅儿里面的肉都剁成肉末子了,掺了些蛋糊和菠菜,十分软和,也不腻,老人家吃没事。”

刘奶奶听她说了,起身到桌前来看饺子馅——绿莹莹的菠菜夹着粉红的肉糜和金黄的鸡蛋,果然好看,称赞一回又道:“我们贫苦人家,就算上了年纪,也没那么讲究,啥都吃,命硬的很。就那后山的橡子果儿,往年也是常煮了来吃的。煮了又蒸,也不算十分难吃,不过比如今洗出来的橡子面粉可差远了,没那么细滑,吃了也不容易克化拉不出来屎。”

刘婶笑道:“瞧你老人家说的,咋不难吃?要是好吃的话,为啥大伙只要家里有吃的都不去捡来吃哩?也就饿得没主意的时候,才弄了来吃。如今当然不一样了——这东西成了宝了。”

说笑一会,刘奶奶见菊花飞快地包饺子,微笑听她们说话,也没太多言语,打量了她一番,对何氏道:“你这儿媳妇是个福气厚的。”

何氏听了嘴咧老大,谦虚道:“她小人儿哪能有啥福气?你老人家才是有福气的哩。”

刘奶奶不紧不慢地说道:“嗯我不能看错是个福气厚的。能吃得起苦,也享得起福!”

何氏更高兴了见菊花只是笑,并不当这话是真只怕还以为刘奶奶奉承她哩,便对她道:“刘奶奶这话可不是瞎说的。人都以为有钱富贵了就算有福,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甭管你是穷是富,都得经历些事—人一辈子哪能没个坎儿哩,不是能吃苦的人,就不容易过去这坎儿;不是那能享福的人,压不住富贵,傲娇起来,再大的家业也让能他败了。刘奶奶夸你耐得贫受得富哩。”

菊花听了一愣,遂笑道:“刘奶奶真是抬举我了,我哪有那么出息,遇事也是慌张的很。”

刘奶奶笑道:“少奶奶性子淡,也不少刚硬,这样人甭管穷富,都能随高就低,遇事也不容易钻牛角尖,最是心宽。”

菊花这才诧异,这刘奶奶到底一把年纪了,经历太多的世情,眼睛倒是毒。自己除了本性不好强外,前世最喜欢读庄子,遇事更是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来处理,确实不喜钻牛角。老人家句句话普通,却很有些意思。

她并不计较自己有福没福的问题——-人们对福气各有看法,端看你如何去想。

在有些人眼里,她穿越的遭遇怕是惨到家了,可是她确实如刘奶奶说的,觉得自己是有福的,而且很满意目前的日子,觉得比前世过得还好。

何氏满心欢喜,菊花可是她看中的,甚至比槐子还早看中,她当然高兴了。她最得意的就是跟菊花之间的相处根本不像婆媳,就像母女。刘云岚也敬重杨氏,但她们还是像婆媳。

她笑嘻嘻地对刘奶奶道:“你老人家说的话我听了最是窝心了。

槐子抱着板栗,也凑过来看她们包饺子,听刘奶奶这么说菊花,瞅着她微微一笑,他将儿子掂了掂,道:“刘奶奶,你瞧瞧,咱是不是也有福气?肯定有。是吧?”

这么自问自答的,惹得何氏白了他一眼道:“你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

刘奶奶看着他意味深长地笑道:“你娶了少奶奶,自然是个有福气的。不过要惜福,不惜福的人败起来也快的很。”

槐子听了一愣,然后笑道:“放心好了,我这人小气的很,只会聚福,不会败家消福的。”他觉得这老婆婆怕是听见了外面的闲话,所以特特地拿话点他,因而心下颇为感激。

说话间,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