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贼:南域蛇宫-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臣修建的地宫,这个大臣在建文帝被朱棣赶下皇位之后,仍追随建文帝,并派人在中缅边境地区修建了一座地宫,发誓要为建文帝重新夺回皇位,并且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这大臣据说是在此为自己修建墓穴时,挖出了地下一个可疑的东西,便是深洞里一只硕大可怖的眼睛,大臣问了周边的方士们,俱曰:“邪恶之物也,魔力无限,可助人达其所望!”意思是这是很邪恶的东西,有恐怖的力量能让人达到任何目的。

但当这个大臣将这其中的玄机向建文帝报告时,建文帝却一口拒绝,大声道“万万不可,宁我游历四方了此一生,绝不做这等荼毒百姓之事”。

大臣苦苦劝了数天,建文帝仍不为所动,大臣感慨至极,哀叹:吾方知陛下何以失高台也,妇人之仁耳!

朱由楛得知此事兴奋异常,召集手下的军士们四处寻找当地知情人,终于得知了这里的玄机。此后,他按照某种方法,训练了一支奇特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军士都是人面蛇身,凶悍异常,每个都是可挡万夫之勇。

之后,朱由楛在一次与吴三桂的作战中,三十名勇士大败吴军,斩杀对方一千多名将士,令对方大为震惊,惊叹神兵下凡,很长一段时间不敢来侵犯他们。

朱由楛在屡屡得胜后,踌躇满志地自称为帝,为明复宗,意为恢复大明的江山。此人史料上几乎没有记载,甚至很多都怀疑这个人是否存在过,朱由楛的来历也搞不清楚,按名字的辈分应该是和永历帝同一辈的明朝皇室成员,但也有可能是自己自立的名,此人根本不姓朱也有可能。

但是这种恐怖的杀人恶魔战士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寿命很短,这种恐怖的力量让他们燃烧自己的未来,虽然短期内无比的强大,但很快就会枯竭,进而走向死亡。而朱由楛为了重新获得这样的兵源,只有源源不断地从外抓捕山民或者游历至此的人。

最终,他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公愤,他的手下有一位更能征善战的将军发动了一场政变,将他赶下了皇位,朱由楛不知道也是受了那眼睛的毒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加之壮志难酬心情抑郁起来,很快便郁郁而终。

这个将军在夺得皇位后,随即斩杀了所有的蛇形战士,并从某处得到了上天玺,用它封住了巨洞内的人眼。之后的某一天,他突然遣散了所有的人,这个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

其实之前朱由楛也在苦苦寻找着上天玺,希望能借助它的力量,让自己更加如虎添翼。但他万万没想到上天玺是能克制他所依赖的这种恐怖力量的,也许他寻找上天玺是其他目的,难道他也想摆脱这种力量的纠缠,借助上天玺所谓的正义的力量?

黑子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我们将信将疑,不太相信但又不敢完全不信,感觉就像是听了个长篇故事,但这故事中又夹杂着很多真实的人物,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真是假。

“黑子!”我试探地问道,“难道你真的姓朱,和那个朱由楛还有某种关系?”我当下已经知道黑子很可能是此人的后人,但一听他对此人的描述,总感觉是个劣迹斑斑的人,我不好直接把黑子和他联系到一起。

黑子点了点头道:“没错!我正是这朱由楛的后人,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如果你们不来这里,他们会尘封上百年,上千年,也许永远不会被人知道,但既然能被你们知道,一切也应该是有安排的!”

我明白黑子之前对蛇皇的大肆渲染,一来恐怕是想让我们知道它的恐怖性,好知难而退,再者黑子作为这个所谓的蛇皇后人,说到这些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产生敬畏。

“五月初五端午,蛇皇的仪式又是怎么回事?那些恐怖的毒疮又是怎么回事?”我的问题接踵而来,直接朝着黑子就盖了过去。

黑子凄然一笑:“如果说到我国最早的爱国教育,屈原恐怕是最好的形象吧!蛇皇的仪式你们没有看到那是万幸,正好这也是你们不该看到的,我很高兴幸运总是跟着你们!”

我知道了所谓的五月初五不过是这里也在学习屈原,来场爱国主义教育。只是这蛇皇的诡异仪式我还是理解不了,但听黑子方才所说,似乎不愿透露这点,这里怎么也是人家的地方,我们已经知道了太多了,总不能让人家一点隐私也没有吧。

二虾抓了抓脑袋问道:“黑子!你说了这么多,底下这个眼睛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辐射,你看这些人可都是穿着这些衣服来的啊。”说着指了指倒在地上的假冒刘十三,“还有那些毒疮之类的?会不会是什么病毒?”

黑子淡然回道:“是辐射!说实话,没有上天玺坐镇的话,你们恐怕早已经被……这眼睛的力量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这也是我之前尽力阻止你们进来的原因,在九曲盘蛇宫那儿,我假导演了一场失踪戏,开启了冥镜障,但还是被你们给破了!我真的没办法再去阻止你们了!”

黑子这么一说,立即引导我又想起了那种恐怖力量,我不知道这种力量究竟还会不会起作用,如果人的欲望真的都能得到满足的话,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人最没办法控制的恰恰就是自己的欲望,无休止的欲望!

卯金刀还想问什么,黑子一伸手,示意他止住,举着手中的宝函道:“你们不是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上天玺的庐山真面目你们不想见识一下吗?”

第五十章 传国玉玺

我们一怔,接着不自觉地向黑子那块靠拢起来,盯着手中的宝函,怀着无比急切的心情等着他下一步的动作。黑子摇了摇头,默念了几声,轻轻按下上面的几个字符密码,当然我知道那就是:己丑己。

宝函的盖子一松,随即被黑子用手轻轻掀开,一块金黄色的绸布显现在我们眼前,再掀去绸布,赫然看见一个玲珑剔透的玉玺。

“这就是上天玺?”我惊叹着它的绚丽,同时又很想抚摸接触一下,拿到眼前仔细地瞧上几眼,于是试探着对黑子道,“我可以拿着细细看一下吗?难得见识一下这千古流传下来的宝物!”

黑子没有回答,既没有表示答应,也没有表示不答应,看来我是没法去征求他的同意了,但我隐约觉得他不会拒绝我这个并不算过分的要求,于是试探着伸出手,想捧过宝函里的宝物观看。

黑子突然一伸手,将宝函递到我面前:“只看一眼就可以,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东西,大多数人也只是听听传说罢了!”

他越这么说,我越是焦急,干脆毫不含蓄地拿了过来,就差没抢了。

我小心地取出那块玉玺,凑到眼前,一眼便看见了上面刻的八个篆字,颇有一番气势,这些字我倒是能认得出来,默默地念出了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什么!我的心猛地一跳,惊骇程度不亚于看到外星球人类。这?!这难道是……

其他人只是一个劲地盯着玉玺看,光在那对着它的光泽度啊什么的啧喷赞叹,只有阿妍注意到了我的表情,小心地从我手中拿过玉玺,仔细研究寻找着能令我如此惊愕的原因。

“阿妍!”我没等她细细研究,立即又要回了玉玺,捧在手中指着一处用黄金补过的角道,“这原本是完整的上好玉,但被摔破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补上的!”

阿妍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朝底下一看,失口也念出声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说完满脸激动,一向沉着冷静的她此刻也控制不住心情,对着我们惊喜地道,“这!这难道是失踪多年的传国玉玺?天哪!无数人找了多少年也找不到,竟然是在这里!”

我之前看到那几个篆字,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当真是那宝物,阿妍现在再一证实,我更加确信无疑了,天哪!这就是传说中的上天玺?能把人变成龙?能阻止血奴鬼眼的睁开?

卯金刀先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二虾忽地上前抱着他一个劲地晃着,就差被跟他打个啵了,兴奋地大叫道:“哎!看来我们真的和这行有缘啊,什么好东西都被我们发现,先是什么金缕玉衣,沈万三的金库,现在把中国最值钱的宝贝都放到我们眼前了,欢子!卯金刀!这回弟兄几个够风光了!”

二虾只顾着自己的兴奋,完全没注意别人的感受,我轻声地提醒他不要乐过头了。其实此刻我又何尝不是极度兴奋呢,只是我在努力压制着自己,不然我的兴奋爆发出来,真的能把所有人都吓一跳。

原来,之前我们发现戴在铜像脸上的面具上那几个字,居然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完璧归赵讲的正是和氏璧的故事,而打造传国玉玺的正是和氏璧啊,某个有心人真是用心良苦,用这样的方式来向我们讲述这其中的故事。

眼前紧贴我的肌肤的这块绝世珍宝,正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我们深切地感受着这光芒,不仅是眼睛感受,更是用心在感受。我们千想万想想不到会是它,千想万想想不到这竟然就是上天玺,上天玺竟然就是传国玉玺。它历尽沧桑仍不失它的尊贵华丽,饱受颠沛流离却仍旧光彩夺目,为世人所痴迷,它的故事总是那样的勾人魂魄。

和氏璧在秦灭赵后,落到了秦始皇手中,始皇遂雕其成玺,为国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秦末农民起义,刘邦攻破咸阳,子婴献玺,故这块玺又成了汉室的传国玺,西汉末年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这块完美无缺的宝物落得了一丝瑕疵。当“中国第一伪君子”王莽篡汉立新,自立为帝的时候,遣其弟王舜向长乐宫太后索要传国玺,太后怒而破口大骂,举起宝玺奋力摔到地上,王舜慌乱地捡起,但已经晚了,宝物还是被摔掉了一个角,王莽后命人以黄金修补,从此这块宝玺便带上了这块烙印,开始了更加颠沛流离的境遇。

再至东汉末年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人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谬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后魏国司马氏统一天下,改国号为晋,传国玺又成了晋王朝的传国玺。再后来又经历了前赵的刘聪,后赵的石勒、石鉴,冉闵。梁武帝萧衍时期,降将候景反叛夺得传国玺,但不久兵败,在南京栖霞寺携玺跳井自杀,宝玺后来被几名僧人捞出献给了后来的陈武帝陈霸先。

隋灭陈一统天下后,视其为国宝,没过多少年,叛将字文化即在江都杀隋炀帝,夺得宝玺,建立大浒政权,不久便败亡,宝玺又落到了隋末起义军中最后的胜利者李渊手中,之后一直就被唐朝视为无上的宝物。唐末藩镇割据,宝玺落人后唐帝李存勖手中,后来,后晋帝石敬瑭(就是那位有名的儿皇帝)攻破后唐国都洛阳,后唐帝李从珂怀揣宝玺葬身火海。

从此后传国玺便没了音讯,断了正史的记载,只有零星的野史记载,但大多带着传奇的色彩,可信度有限。相传南宋灭亡时,陆秀夫正是怀揣玉玺抱着小皇帝在崖山跳海自杀的。元朝的文史记载保密程度极高,就像元朝王侯将相的陵寝一样,历代的王朝贵人的墓穴都避免不了被盗掘的厄运,但唯独元朝的特殊,竟然避过了这样的结局,所以有人怀疑玉玺曾被元朝军队捞了上来,并秘密地作为自己的传国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