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拥抱安徒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48至1865年,安徒生住在能晒到太阳的一侧的新港67号。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他的房东有一条狗,平日里很温顺,有一次却突然冲安徒生咆哮起来。吓得他没命似的跑上二楼,然后一连好几遍地问楼下的房东:“狗咬着我了吗?”  安徒生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从1873至1875年又一次住到了新港,这一次,他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人物,他住在与夏洛特堡宫位于同一侧的18号。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皇家剧院得到扩展(图)

  在夏洛特堡宫南面,我们终于看到了富丽堂皇的丹麦皇家剧院(Royal Theatre)。想象一下一百多年前,小安徒生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孤单地仰望它的情境。它始建于1870年左右,是一座在那个年代颇为流行的歌剧院式建筑。1930年,皇家剧院得到扩展,新增加了其塔式结构。  正门入口处有两座雕塑,左侧是浪漫派诗人亚当·欧兰施拉尔(Adam Oehlenschlager;1779-1850),他以民族主义诗作著称,也创作浪漫派悲剧作品。右侧则为剧作家路维·霍尔堡(Ludvig Holberg;1684-1754)——还记得吗,安徒生在很小的时候就爱读他的作品——其喜剧和讽刺剧演出今天依然深受观众的喜爱。丹麦最为著名的皇家歌剧,皇家芭蕾舞剧都在这里演出过。  近年来丹麦修建了一个新的国家剧院。它位于霍尔姆运河的对岸,是一幢黑色的建筑。自2005年1月起,皇家歌剧和芭蕾舞剧也将在这里演出。  再往前走,国王新广场上具有分界线意义的建筑,是丹麦最大的一家银行的总部,艾瑞森大厦(Erichsen Pal?)。这座立面有几个柱子作为装饰的大厦,是18世纪末的一个商人修建的。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一所安徒生故居又将开放(图)

  下一座建筑极具巴黎风格,热爱购物的女士们一定要注意,在急着冲进去之前,停下来看看它美丽的外形。它叫玛格森(Magasin du Nord),早在100多年前,它就已经在这里了。建筑古朴庄重,带着深沉浓郁的文化味道,而醒目的“Magasin”又狡黠地散发着商业气息。里头就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商场,偶尔也会有在哥本哈根其他地方少见的人头攒动。价位并不是想象中的天价,尤其是许多小件工艺品,往往能以优惠的价钱淘到。绝对不能错过的是地下一层的巧克力。那里的手工制巧克力绝对称得上是极品,且不说其香浓的巧克力味,润润滑滑的口感,单是那琳琅满目的品种,新意考究的造型就让人仿佛进了一座巧克力的宫殿,既泛着古典的浓情,又有着现代的新奇。  玛格森也和安徒生有关。2005年11月起,一所安徒生故居又将开放,并且作为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唯一的故居,入口处就在玛格森。虽然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居住过许多地方,但只有这一处保存得最完好,仿佛主人刚刚关上门出去一样。那年安徒生22岁,他在这里住了一年,准备哥本哈根的入学考试,直到1828年。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一座很有趣的房子(图)

  玛格森对面是2002年建好的哥本哈根新的地铁站。你能看到醒目的“M”牌子——不是麦当劳,而是地铁,Metro。窗明几净的地铁也是哥本哈根的骄傲。  玛格森南边的街道叫做“酒窖街”(Ving?rdsstr?de),这条街上的6号是一座很有趣的房子。房子的主体是中世纪建成的“汉斯国王的酒窖”,这是丹麦皇家的财产。1827年,安徒生曾经租住过这里。这座房子的地下室,今天依然是“汉斯国王饭店”所在地。该饭店是丹麦最值得一提的也或许是丹麦最好的饭店之一。在酒窖街6号租住的日子里,他养成了一个后来延续他一生的习惯:他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晚餐常客。最初,人们招待他是出于对一个贫穷学生的同情,但后来,因为他的博学,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焦点和贵宾。邀请他来家里晚餐变成了一种荣耀。最初他的晚餐是这样安排的:周一在翻译家伍尔夫家里,周二在柯林家,周三在地方州议员兼剧院导演奥尔森家,周四在寡妇穆夫曼家,周五在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奥斯特家,周六在约拿坦家。安徒生特地把周日空了出来,因为周日他常常受邀外出。奥登赛的安徒生博物馆的第11展厅的8幅壁画中,就有一幅是描述这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一个摄影师(图)

  1837年到1848年安徒生还在位于酒窖街上当时的“北方旅馆”(Hotel Du Nord)长期租用了几个房间,他用“北方”命名了那时的百货商店。再后来,安徒生又与一个摄影师一起在17号租了两个房间。安徒生对那段与一个医生和一个摄影师共同度过的的时光感到很开心,他认为正是他们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生活素材。    在小国王路(Lille Kongensgade)和东街(?stergade)之间有几座开有商店的老房子。在东街的另一边是新潮的德安勒特(d'Angleterre)旅馆,它的名字源于18世纪末,是一个餐馆老板起的。这也许是丹麦最新潮而又富有传统风格的旅馆。很多名人在这里住过之后,旅馆的套间便以这些名人的名字来命名,比如英国摇滚歌星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  新国王广场附近还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巴荣·伯顿小区(Baron Bolten's Court)。它在戈德斯大街(Gothersgade)和大国王路(Store Kongensgade)两条街的中间,因为聚集了众多的咖啡馆、餐厅和俱乐部而成为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些卖衣服的精致小店。这块小区以一个富有的酒商巴荣·伯顿(Baron Heinrich von Bolten)命名,他在1767年购买了这片地方,然后建造了这些面向Gothersgade的美丽房子。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离开奥登赛(图)

  最后,在布莱德街(Bredgade)的角落,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托特宫(Thotts)。它始建于1685年,由一位海军英雄建造,现在是法国大使馆。此时我们在新港旁边巨大的船锚旁边止步,就已经完成了在新国王广场的旅行。这个船锚,是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丹麦水兵们的。    安徒生最终没有因为表演而著称于世,是因为他的声音在1820年进入了变声期,由于保养不当而受了伤。西博尼坦率地对小安徒生说:你已经没有成为一名优秀歌手的任何希望了。没有了西博尼的供养,小安徒生又一次陷入生命的低谷。在哥本哈根的头两年,小安徒生花光了所有别人帮他募捐来的钱,但他离成功,仿佛不是近了,而是越来越远了。  第三年春天,他又一次来到腓特烈斯堡——记得我们在上一章里曾经去过的那座“水晶宫”吗?在离开奥登赛,马上就要进入哥本哈根的时候,他曾经站在那里的高地上眺望哥本哈根城。现在,他静静地站在最大的一棵正在发芽的山毛榉下面,阳光照得树叶透明,散发着一股清新的芳香,鸟儿在歌唱。安徒生被这景色迷住了,不禁大声欢呼起来,抱住这棵树亲吻。  “他疯了吗?”花园的勤杂工在他背后说。安徒生被吓了一条,然后跑开了,平静地回到城里。  是的,他疯了吗?就像《丑小鸭》里其他动物对丑小鸭的嘲讽一样,安徒生在成名之前,生活中的大部分是不解、嘲讽和打击。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安徒生的挚友(图)

  但他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感激他得到的每一份帮助。例如当时的国会议员柯林。他将安徒生引见给了国王腓特烈四世,并且说服中学的董事们允许安徒生在斯拉格尔的初中免费受教育。在这一阵,安徒生结识了莎士比亚著作的翻译者伍尔夫(Captain P。F。 Wulff)。在斯拉格尔的日子安徒生也认识一些对他后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朋友。周末他常去旁边的索勒城(Sor?)。在那里,他和诗人英格曼(B。S。 Ingermann)结下了友情,还认识了诗人卡尔·巴格尔(Cark Bagger)和弗瑞斯·佩蒂特(Fritz Petit),弗瑞斯后来成为安徒生童话的翻译者,还为安徒生写过一部传记。这三个人,日后成了安徒生的挚友。    结束了在斯拉格尔学校的学习回到哥本哈根以后,安徒生开始在报上发表作品。他在《哥本哈根飞报》(飞报?)上发表了几首小诗,而在《哥本哈根报》上发表的《死孩子》,则成为他最为著名的一首诗。1828年,安徒生经过千辛万苦,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那时他已经23岁,但就性格和说话的态度而言,他还是个孩子。  今天许多东方游客抱着固有的观念想在繁华的城市中找到哥本哈根大学的校园,或者校门来合影,但往往要失望而归的。和东方封闭的大学不同,欧洲的大学多半没有校园和围墙,哥本哈根大学也就是这样散落在这繁华都市的中心。  哥本哈根大学创办于147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最初是由天主教会创办,用于培养专职的神职人员。五个多世纪以来,这所老校为世界贡献出了许多精英,比如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克郭尔(S?ren Kierkegaard,1813~1855),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当然还包括这位童话巨匠安徒生。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安徒生的幸运年(图)

  1829年《从霍尔姆运河到阿玛格最东边的徒步旅行》使安徒生真正一夜成名。这是一首幽默诗,是一个幻想之旅,却充分显示了他嘲弄一切和流着眼泪自嘲的风格。最初,没人看中这本幼稚的作品,所以安徒生鼓起勇气自己干了。第一版500本很快销售一空,出版商赖策买了第二版版权,又出了第三版。“哥本哈根所有的人都读了我的书。”安徒生自豪地说,“我是个大学生和诗人了。”  1829年显然是安徒生的幸运年。这一年的四月,他的剧作《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剧院公演,听着观众的喝彩,年轻的剧作家热泪盈眶——十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戏院中,他曾受到过那样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终于成功了。


第三部分:为了心中的神灯:安徒生的城市履痕找着自己的神灯(图)

  《一千零一夜》里,贫苦少年阿拉丁寻找着自己的神灯。安徒生就像这个孩子一样,在经过多少的泪水与坎坷后,点亮了属于自己的神灯。在他的自传《我的一生的童话》里,他就把自己比喻成那个寻找阿拉丁神灯的孩子。  在经历了人生的悲喜颠簸后,安徒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生命里会有积雪的时刻,也有绿草如茵的时节;有欢笑的脸庞,也有哭泣的容颜;有幸运的项圈,也有残酷的魔掌……”  从1835年第一本安徒生童话集问世开始,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整整写了43年,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