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向世界说明中国-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大家!    
    (演讲后回答问题)    
    内地开始出现跨媒体经营    
    问:我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李海容,我想了解目前中国内地跨媒体合作经营,也就是电台、电视台也能经营报纸、杂志等的发展趋势,能否请您谈谈对这方面发展的看法和政府的政策取向?    
    赵启正(以下简称赵):中国以往的媒体机构都不是跨媒体的。国际上看,有NHKNHK:日本放送协会的简称。和BBC,电视广播和声音广播是一个机构,但在中国,电视台和电台是完全分开的,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是两个机构,这有其历史原因,显然有改革的余地。跨媒体的集团,在中国是必然会出现的,如现在有很多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他们都开始办杂志、办网站,这些都是跨媒体的初步表现。(掌声)    
    我们需要懂经济的记者和懂经济的主编    
    问:你好,赵主任。我是国际工商联会的左丹红。西方媒体已经报道了您很多次,您在美国的演讲展示了一个自信的微笑,同时您把中国的真实情况,不管是科技、经济及文化方面的事情向美国人作了全面的说明。在《大公报》庆祝100周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有幸参加这次论坛。刚才你提到了入世后大量的经济数字,亦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现在很多省市来到香港招商……而中国在加入WTO以后,每个企业当务之急则是如何与国际接轨,以及如何提高国际的竞争力。你怎样看媒体和他们的多元化经营,以及在中国加入WTO后,媒体在中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赵:你表扬我的部分我听得很清楚,问题部分则听得不太清楚。(笑声)你是问香港、内地的合作方面有什么潜力?    
    问:我的意思是说现在内地很多企业来香港招商,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质,但这恰恰是内地缺乏的。我觉得在企业招商方面,传媒可以起更大作用。例如,国家提出西部开发,《大公报》做了很多工作,作了很多报道,让我们这些商人了解西部,就有助于西部的招商。企业不能天天到国际招商,到美国、加拿大宣传,传媒在帮助企业招商方面可起什么作用?    
    赵: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起了积极的作用。世界资本进入中国,很多经过了香港。因为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中国内地很多年,也许是20年吧。那个时候我们对于世界经济运作的经验是不够的,香港率先把西方很多运作经济的方法和中国的哲学与文化结合起来了,由香港来理解世界是方便的,所以,对香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是必须充分肯定的,这种作用在今后还将继续发挥。    
    我很同意你刚才所指出的,关于招商的问题,可以通过媒体来进行。虽然面对面招商是必要的,但是往往上百人的大队伍来香港招商,也可能发挥不了大效用。来香港最重要的是与最上层的企业家或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任何投资者都不会在一种非常渲染的气氛下作出重大投资决定的,没有那样的投资者。    
    中国的西部开发正是有困难,才需要媒体更多帮忙。正如一位很重要的日本报纸的主编问我,他说,知道中国政府很重视西部开发,但日本的投资者还是不明白到西部开发投资比在沿海投资对日本人有什么好处。我想,正如浦东开发刚开始的1990年及最初的几年时间一样,要给投资者一个认识过程,也有一个向投资者解释的过程。如果开发者自己认识不深刻,解释也不会清楚。我对日本人回答,不能以对沿海投资的模式考虑西部问题,因为二者的条件差异太大了,也许在西部更需要的是对原材料的开发,对于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的开发利用。有人说,西部的天然气运到东部不就完事了吗?我说,有了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原来那些烧煤和烧石油的发电厂都有机会改成烧气的,显然这又推动了电厂的改造,又需要大量新的电力设备,也许电力丰富了又可以发展玻璃工业、冶金工业。    
    西部开发前途很广泛,但需要我们思考、认识和解释。这时媒体的作用尤显重要。我们需要懂经济的记者和懂经济的主编,这是我们对内地和香港媒体的期望。(掌声)    
    香港报业和内地报业的交往需要更深刻,更经常    
    问:我是《经济日报》记者,想谈一谈内地和香港媒体之间的合作。《经济日报》和香港经导集团合作了20多年,在这期间我们有过艰苦,也取得了一定成功。对于香港媒体和内地媒体的合作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或者说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政策?    
    赵:在中国,国家的政策不是政府官员在办公室想出来的,而是根据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和呼声,归纳提炼后制定的。我们有个说法很有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可以说,从社会中来,再回到社会,这样才能体现民意。你本身是《经济日报》的报人,又和香港的报业有20年的联系,当中经历过许多酸甜苦辣,你可能有很多建议,只是没有说出来,在这个场合特意来问我,给我一个难题。(笑声)    
    我想讲的是,在经济报道方面,香港许多报纸,报道要比我们的好,好的地方表现在:一、它的信息快,如涉及到日元升值或贬值,美元如何如何,大概比我们的快一两天,一两天在金融上可是不得了,时间就是金钱。二、香港报纸经济评论的水准会高一些。这不是我们妄自菲薄,我们也在进步。当然,有关评论中国经济的文章,那是反过来,内地报纸的眼界可能更高。    
    对于你刚才问的合作问题,比如说经济研讨会什么的,就不能像《大公报》的论坛,庆祝100周年华诞才开一次。应该有热线联系,应该是每周、每天的热线联系,甚至必要时是每小时的热线联系,互相交流信息和看法。两方媒体的不同看法,都可以供读者作参考。我认为,香港报业和内地报业的交往需要更深刻,更经常,才能更好地互补。(掌声)    
    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带头鼓掌    
    一位长者问:长话短说。刚才我听方女士演讲中讲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我听了非常激动,所以我想加入这个话题,我希望能看到海峡两岸统一。上个月,前蒋介石政府的秘书长跟我聚会,他也说希望能看到两岸统一。我今年74岁了,怕看不到了。我的问题是,请你谈一下你对方女士关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演说有什么看法。    
    赵:方女士刚才谈到她致力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我是带头鼓掌的,不是第一个就是第二个(鼓掌)。您也代表了我的态度,您74岁,不算老,现在医疗条件好,您好好地吃人参、吃灵芝,综合保养一下,就可以看到了。(掌声)    
    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问:我是来自伊朗的英文报纸记者,请您谈一下中国加入WTO后,如何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赵:这些文化冲击并不是在加入WTO以后才开始的。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我们和国际的经济合作开始了,那么,外国的生活方式,很自然地跟着外国人、跟着外国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进入了中国。我们对外国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西方的高科技、高管理、高效率,以及文化艺术的优秀方面都是可以吸收的。也有我们不喜欢的部分,就不吸收,我觉得完全可以很从容地对待。我也听过口味全球化的说法,中国人还是以喝茶为主。只是作为父母,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还是需要像方女士一样,要求孩子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要努力继承。说个复杂一点的例子:一般来说,外国的宗教都只相信自己的神,对别的宗教都强烈排斥。但中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并不强烈排他,如中国信众最多的佛教,并没有排斥其他宗教的强烈表达。中国的文化发展这么悠久,也吸收了不同文化,如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天主教、基督教教徒也很多,但在中国各教教徒能友好相处。    
    中国是海纳百川的国家,其他国家文化进入中国,我们的态度是:欢迎、鉴别,吸收我们喜欢的,拒绝我们不喜欢的。把13亿人完全西化恐怕是不可能的。(掌声)    
    让我们都为中印友好作出努力    
    问:我是印度的英文报纸记者,我今天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进步得这么快,因为中国的官员在这里讲全球化及WTO。在印度,有些人并不认为全球化有好处,您是否能给一些建议?    
    赵:印度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人很喜欢印度,很喜欢印度人,也很钦佩印度人。印度的软件做得这么好,说明印度人多么聪明。印度不会落后,不仅软件已在中国前面,人口也会赶上中国。(笑声、掌声)如果这么两个国家友好相处,那力量会有多大,让我们都为中印友好作出努力。


第一部分 演讲录第23节 改革文风是新闻改革的基础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李希光    
    早在10年前,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曾尖锐地批评媒体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净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文并不很多。”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时,也批评媒体说:“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对新闻报道提出了“三贴近”原则,更是具体要求媒体简化领导人活动,特别是简化领导人讲话报道。其实这也把在会议场合改进讲话风格包括在内了。    
    赵启正2002年6月13日在香港“世界报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入世后中国媒体的发展》,如果按照“常规”,应该写上万言,方显水平不凡。而赵启正就这样一个命题,仅发表了1600字的演讲。文章虽短,但却是一篇演讲佳作。    
    赵启正作为一个部长,在发表公共演讲时,他的立场毫无疑问是政府的,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的语言却是新闻记者的。政府高官的公共演讲是引导和影响境内外主流媒体报道的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方式。政府官员应该学会利用公共演讲的机会,让公众分享和理解政府的观点、立场和政策,从而支持政府的工作。如果一个政府领导人不善于在公开场合演讲,就很难取得媒体的信任和认同,就无法把自己想发布的信息推销给媒体。特别是在境外演讲中,赵启正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公开演讲和作报告的机会变成抓住记者的注意力、为媒体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导向的大好时机。    
    被日本媒体称为“中国屈指论客”的赵启正在海外公开演讲时,心中总是装着记者的需求,总是设法帮助记者做好报道工作。比如利用一场公开演讲把某条新闻在第一时间发布出去,在演讲中,不让繁杂的信息淹没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而是让演讲内容成为可被记者加工成新闻报道的信息。在《入世后中国媒体的发展》这篇短短的演讲中,有这样一些引起记者关注的关键性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